这部影片描写的是
苏德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战士
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英勇顽强,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从堡里射出的子弹,最后壮烈献身的故事。根据
苏联作家帕·茹尔巴的传记小说《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改编。
剧情简介
影片从1941年的秋天开始。
德国侵入了苏联的国土。当时,马特洛索夫是某
技工学校的学生,战争爆发后,他一直心系前线,他的满腔热忱终于得到上级的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卫国战士。
到了前线后,马特洛索夫在参加第一次战斗后负伤,他耐着性子养好伤后,又赶回部队。上级要他和几个同志去执行一项侦查任务。正当他们在敌人阵地前爬行时,敌人打了一棵
照明弹,缺乏作战经验的
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有些慌乱。衣服不慎被铁丝网挂住,他一挣扎起身时把警戒铃震响,敌人的
机关枪立即扫射过来,其他的侦察员均爬过了,只剩下被铁丝网罩住的马特洛索夫,他立即恢复了镇静,挣脱铁丝网,接连投出三棵
手榴弹,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旁,掩护了其他同志。
任务完成后,他们还捉到一名俘虏。马特洛索夫受到了表彰,但他想这次行动几乎因为自己当时惊慌而失败,他怎么能被当成模范来表彰?他找到上尉要求更正,上尉说到:“挂上铁丝网时你是错了,但是,后来你又镇静的立功,这一点没错”。
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在火线上就是在上级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锻炼成为一名坚强的战士。影片的结尾反映了在整个战线反攻时,敌人的地堡阻挡了部队前进,炮兵因地形原因打不着它。这时,马特洛索夫爬行到地堡边,连续向地堡里投掷了几棵
手榴弹,但敌人的火力并没有减弱。这时,部队已命令冲锋了,马特洛索夫一跃上前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地堡的
机关枪射孔,部队冲过了敌人的阵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马特洛索夫却光荣地牺牲了。
幕后制作
首部译制片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把外国电影翻译成本国语言,再借助配音演员的声音把电影中人物的对白变成本国语言,就称为译制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译制片。例如美国对外国影片就一律采取打英文字幕的方法,并不进行语言的转换。
外国电影传入中国后,语言的障碍不久就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声片的问世,给中国观众观看外国电影带来很大的麻烦。当时观众看外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幻灯字幕、说明书或是现场解说员的解说来大致了解影片的内容;同时也有个别影院安装了“译意风”,可以进行同步翻译。这是解放前城市影院放映外国电影的普遍方式。1945年以后,东北解放区开始放映
苏联电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解决的。
1948年,为了消除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经
东北电影制片厂(后
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普通一兵》是一部表现苏联士兵在卫国战争中英勇献身精神的影片。而承担将其译制成汉语任务的则是一群完全没有经验的门外汉。他们来自东北解放区的各个文艺团体。其中部队文工团员出身的话剧演员
袁乃晨担当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导演的重任。剧本翻译是
孟广钧、徐立群,主要配音演员为群众演员
张玉昆和吴静。著名演员
凌元担任剧务工作。这些译制片的开拓者们反复尝试,甚至想出了很多土方法,终于在8个月后完成了译制工作。同时,他们也为译制片积累了最初的经验。例如影片中
苏联红军冲锋时高呼“乌拉”(
皇帝),但中文的“万岁”却无法与人物的口型吻合。最终,他们想出了用“冲啊”来替代。
《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推动了译制片的迅速发展,继东影译制片成功之后,
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了译制片的工作。从1950年到1953年,4年间中国共引进和译制了180余部外国电影(基本为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片),不少著名的故事片导演和演员也参加了外国电影的译制工作。它们为当时由于
抗美援朝战争等原因,在市场上清除美英影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花絮
影片在全国上映时,
朝鲜战争激战正酣,这部影片被送往前线上映,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传记小说
《普通一兵——从流浪儿到英雄》(原著书名为《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一书是苏联作家帕·茹尔巴以真人真事为基本素材撰写的传记性小说,描述了马特洛索夫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展示了成长的过程。
这是一部纪实的传记小说。失去父母的流浪儿
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被儿童教养院收养。在辅导员老师的教导帮助下,他生活幸福,健康成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积极要求
参军,后入军校学习,在艰苦环境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上前线之后他屡立战功。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火力点久攻不下,马特洛索夫奋不顾身地上前突击,最后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火力点的枪眼,为胜利的到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马特洛索夫牺牲之后被追赠为“苏联英雄”的称号,他的故事曾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广泛流传,小说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