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宫,在
成都市洛带镇下街,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建。根据大殿石柱楹联所载,建于
乾隆,为湖广人入川修的
会馆,内供
大禹像,故名禹王宫(又名湖广馆)。现存大殿建筑基本完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带镇位于四川
成都市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距成都市区约17公里,于三国时期建镇,传说是因
蜀汉后主
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
洛带镇的出名是近年来的事,它的吸引人处是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以及浓郁的客家风情。
400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
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
广东省、
江西省、湖广、川北四大客家
会馆、
客家博物馆和
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
洛带镇俗名镇子场,是成都东山五场之一。位于成都东郊
龙泉驿区的浅丘地带。依山傍水,背靠
龙泉山脉,面临
成都平原,洛带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既成街,三国时
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因蜀汉后主
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名“落带”,“落”“洛”同音,后人取镇名为洛带。
还有一说洛带镇
黄家河自东向西绕镇而去,状如一带水流洛洛。洛带镇是成都东山客家人聚居之地。至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
清朝前朝“
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从一东
福建省迁移而来的客家人。客家人的勤劳,诚朴的性格在旷无人烟,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垦荒务农,世代创业。使得
洛带镇至今保留着客家人的乡音、乡貌、乡情、乡风。有人把洛带称为西蜀客家第一镇,一点也不为过。
湖广
会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广籍移民于清
乾隆11年(1746年)捐资修建,因供奉
大禹,又称"禹王宫"。会馆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排列,建筑面积277平方米。馆内现有大小不等、仪态各异的观音
塑像多尊,无不惟妙惟肖,其中尤以大殿一尊卧式巨型睡观音为罕见。殿廊彩绘观音故事壁画独具风格,引人入胜。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天井也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一大奇迹,传为大禹保佑之故。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制,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以及盔顶、顶、单坡、囤顶、平顶、圆顶、顶、穹隆顶、风火山墙式顶与扇面顶等多种。其风格隋唐时代的大屋顶厚重而舒展,大气磅礴。宋代大屋顶在优美中透露峻肃之气;元、明、清时代,大屋顶造型向峻严、耸起方向发展。大屋顶形制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沿袭了数千年,走过了一条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道路。
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具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是高耸而形成坡面。二是屋盖宽大,出檐深远。三是檐下斗拱成为力学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构件。四是屋顶上充满弧形曲线之美,檐角、檐口呈起翘之势。五是建筑环境中少雕塑之装饰。檐口呈起翘之势。五是建筑环境中少雕塑之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