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导报
香港经导企业集团主办报刊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导报1947年1月1日创刊于香港,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香港经济导报是中央政府唯一准许在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香港经济类刊物,同时,亦被特许在台湾落地发行。香港经济导报已经发展成为一份在香港出版,面向港澳台和中国大陆以及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的财经杂志,是一份有助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高层人士分析获取全球经济资讯、热点新闻、掌握世界经济脉搏的权威性刊物。
历史沿革
香港经济导报最初是一份由香港一批经济记者私人入股,以及由他们联系的一些工商业者集资创办的同人刊物。1946年,在爱国进步报刊《华商报》主编经济版的赵元浩为首的几位经济记者发起,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在香港上环租用了仅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半层旧楼,于1947年元旦出版了香港经济导报的创刊号。当时,每股股金港元100元,创刊前后共收到109位股东的股金3.94万元。
改革开放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导报参与主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最大规模的沿海城市投资洽谈会,相继出版十多种经济定期刊物,在香港和内地组建多家附属公司和办事处,在内地投资经营多项合营企业,同多个国家级新闻单位和经贸机构合作出版多种经济专业书刊。
香港经济导报发行网络在香港、澳门、台湾、内地皆有发行,是唯一已经进入台湾地区的特殊重要媒体。
栏目介绍
封面专题、热点追踪、高端访谈、观察时评、香港财经、台湾观澜、北京观察、国际瞭望、博雅论道、改革研究、产经透视、区域聚焦、历史钩沉、清风茶苑等。
读者对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导报读者定位面向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政、商、学、科技界精英人群,为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地区英才提供高端财经视角。
人员编制
专家顾问
香港经济导报扎根香港,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较之大陆刊物,它更富有世界眼光,更熟悉国际通行的各种“游戏规则”,更便于运用香港资本雄厚、资讯汇集等长处为自己的发展服务;较之香港刊物,它同大陆的联系更密切,更了解大陆经济、社会与人文文化,更易于全面掌握中国经济、社会的真实、准确资讯,也更多拥有大陆的读者群和高水平的撰稿队伍。
香港经济导报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王战、李子彬、李德成、李京文、宋晓梧、林凌、高尚全、高放、许善达、张卓元、叶小文、龙永图、刘国光等。
香港经济导报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王一鸣、王建、王志乐、石小敏李罗力姜明安、孙尧、韦森郭万达陈全生陈文鸿、陈有西、冯苏宝、张千帆杨建文唐杰、夏斌、华生、贾宝兰、蔡、迟福林、龙隆、钟伟、谢家瑾等。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办刊方针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导报的办刊方针立足一个“导”字,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向外推介中国,向内介绍世界,在其69年的历史中,见证了香港的辉煌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在新的历史时期,香港经济导报立志为两岸和平稳定及经济文化交流有所作为;立志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立志为内地新一轮改革开放再立新功。
香港经济导报是双周刊,每期72页,全彩印刷。经济导报秉承汇聚高端人才、服务高端人群的宗旨,广邀海内外顶级专家学者、致力于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趋势、大热点、大事件、大举措”进行深入观察剖析,打造专家学者、决策者、管理者、企业家等高端人群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
发行区域
1947年开始在本港及海外发行。
1970年代进入中国内地发行。
1993年特许在中国内地扩大公开发行。
2002年获台湾当局批准在台湾公开发。通过金石堂书店及诚品书店旗下102家书店上架,岛内发行遍布15个县市。
权威传媒
香港经济导报由香港经导企业集团主办,一直以来受到香港、内地、台湾、澳门等地有关社会机构和社会名流的大力支持,是香港爱国爱港阵营重要舆论阵地。
1991年12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还在中南海单独会见香港经济导报社代表团,并在创刊五十周年前夕,亲笔为导报题词。
目标定位
根植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系四地;继往开来,服务祖国。香港经济导报将继续打好“香港牌”、“台湾牌”、“深圳牌”、“服务牌”,通过高端财经视角,成为向内地、港、澳、台传递合作融合新思路的扬声器;通过财经分析探讨,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的经济参谋部;通过报道、交流及举办各种活动,成为台湾与大陆两岸文化经济融合的民间推手。
服务平台
依托独特的优势,香港经济导报为内地各省区市与台湾、香港文化经贸交流提供了支持;为内地中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港、澳、台及珠三角地区的科研、教学活动提供了服务;为内地政府、企业在港招商邀请客人,举办了会议论坛;为内地企业在港上市融资提供了资讯及引导服务。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栏目介绍
读者对象
人员编制
专家顾问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发行区域
权威传媒
目标定位
服务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