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党和国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小康社会建成。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建设阶段
中原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中的表述: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强烈的追赶态势,高度的计划性,可控性。
市场经济时期
现行宪法的表述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作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被动的,无期限的。
历史背景
现代化作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华民族确立的奋斗目标,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原地区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寻求中华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在洋枪洋炮的震撼下,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和 " 学习西方,拯救中华 " 的口号。“戊戌变法”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其实质都是寻找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一直把探索民族的彻底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逐个的落后状态,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首先组织人民变革旧的社会制度,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扫清中原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制度障碍,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然后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革新政治,繁荣文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的正确选择。从1921--1949年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摸索出一条使中华民族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进而使中国能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大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 " 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的现代化任务。1964年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 " 的目标。尤其是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 21世纪的重要战略部署。
中华民族由1840 年开始的现代化潮流,是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展。从向西方学习,改革政治,发展实业教育,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至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自觉,走向成熟的过程。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他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邓小平率先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 " 、 "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 等重要思想,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商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等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了新的贡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1 )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即主要由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片面追求数量, " 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 。( 2 )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将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模式。对此,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讲话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一种以 "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观。 " 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经济粗放增长后,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酸雨、噪音、垃圾、水危机、沙漠化、空气污染、耕地减少、温室效应等时时困扰着人民的生活,党中央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工作重点同样也是造福万代之举。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 ,可见,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文化理念、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但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是传统的,缺乏赋予先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以活力的心理基础和文化素质。那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结果只能是 " 东施效颦 " 。所以,必须提高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尤其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实现从 " 传统 " 到 " 现代 " 的转化。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呼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 " 两手抓 " 、 " 两手都要硬 " 的战略方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认为:在规划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他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时还指出民主建设要走法制化的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认识上的飞跃。
综上所述,中国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原地区的现代化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现代化,而是在中华民族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当前,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化的涵义,才能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我党确立的本世纪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的目标。
本质内涵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为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水平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盛。而这一切,最终要依靠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看,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集中精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了,才能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对“姓资”、“姓社”等问题的争论,曾干扰了人们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心。但我们党排除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十几亿人口,使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诸如突出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矛盾的解决、困难的克服,最终只能依靠发展。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21世纪的头20年,只有抓住发展,才能将“总体上的小康”变为“全面的小康”,才能把“低水平”变为“较高水平”,“不全面”变为“比较全面”,“不平衡”变为“相对平衡”。
从当前的国际环境看,只有发展才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只有发展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现,西方敌对势力遏制、“西化”、“分化”的图谋才不会得逞;只有抓住机遇、充分发展,才能成功地化解风险,趋利避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有了新的内涵。这种发展包括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发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培育和保护资源,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这种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的统一。坚持这样的发展,才是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顺利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根本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形成过程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曾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毛泽东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直到1954年,根据毛泽东的要求,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可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次表述,自此以后“四化”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它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
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突出的创新性
胡锦涛曾经强调:“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在,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和谐”两个字的添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更加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客观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统一。而不同于以往的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以“和谐”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的道路,是不断体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族复兴之路,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三)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现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指的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重大意义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从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到邓小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从江泽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胡锦涛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的历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民的目标。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极具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必将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可以把亿万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而制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明确的、具体的前进方向。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空前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而且也有利于鼓舞他们的斗志,从而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重要指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参考资料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开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14-01-28
目录
概述
建设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
市场经济时期
历史背景
本质内涵
根本目标
形成过程
重要特征
重大意义
重要指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