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水河百合是安徽省
霍山县漫水河镇的特产,也是中国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种百合以其白色、鲜嫩、个大的特点而闻名,且不含任何
化学添加剂。它富含
蛋白质、淀粉、
果胶、
维生素和微量生物碱,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的功效。2005年,漫水河百合被批准为绿色食品,2011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形态特征
漫水河百合色白、肉嫩、个大、纯天然、无污染。其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果胶、维生素和微量生物碱,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之功效、对咳嗽咯血、
慢性支气管炎、
神经衰弱、睡眠不宁等症有辅助疗效,食用为清补保健之佳品。此外,漫水河百合还含有蛋白质21.29%、脂肪12.43%、还原糖11.47%、淀粉1.61%,以及钙、磷、铁、
维生素B、
维生素c等营养素,同时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
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霍山县地处北纬31°03′—31°33′,东经115°52′—116°32′之间,属于
大别山脉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约为500米。该县地形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类型,其中中山占总面积的800平方公里,低山占814平方公里,丘陵占400平方公里,山间盆地占41平方公里。漫水河百合主要种植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中山、低山和盆地地带,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非常适合百合的生长。
气候条件
漫水河百合偏好温暖而不喜欢高温,喜好阴凉而不喜欢过度遮蔽,喜好潮湿而不喜欢积水,能耐寒冷而不喜欢冰冻。
百合的生长期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出苗时日平均气温应稳定在10.0℃以上;生长期则要求月平均气温在10℃至28℃之间;16℃至24℃的温度有利于
竹秆的快速生长;24℃至29℃是最适合鳞茎膨大的温度;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速度会显著减缓;超过35℃会产生高温危害,导致叶尖或整个叶片发黄甚至枯萎。
霍山县属于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没有酷暑,气候温和,降水量充足,全年湿润,这为漫水河百合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气候条件。
历史沿革
漫水河百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神农本草经》,并在历代《本草》中有详细的描述。在霍山县,漫水河百合的栽培历史已经超过了百年,这一传统自
清代以来就有记录。《六安地区志》和《
霍山县志》均提到了霍山的百合栽培,并将其列为“地道药材名录”。漫水河百合传入霍山后,当地的农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种植百合为主要产业,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种植和管理的经验,这些知识代代相传。
生产状况
漫水河镇拥有5万多亩的漫水河百合种植面积,2011年的产量达到了约5万吨,创造了10亿元的产值。随着漫水河百合产业的发展,当地农村居民的存款也在逐年增加,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农户数量已超过100户。
主要荣誉
漫水河百合在2005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在2011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标准规范
保护范围
漫水河百合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定在安徽省
霍山县的行政区域内。
技术标准
种源
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棕壤土,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土壤pH值介于5.7至6.3之间。
栽培管理
种球
鳞茎重量至少为50克。
栽种时间
最佳栽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种植密度
每公顷种植密度不超过15万株,栽植深度应在8厘米至10厘米之间。
基肥
及时摘蕾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蕾形成初期应及时摘除花蕾,以抑制生殖生长,促进鳞茎迅速膨大。
环境、安全要求
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确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采收
生长期应控制在300天以内,在6月中旬至8月底,当
百合地上部分正常枯萎时进行采收。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鳞茎圆整,鳞片肥厚,抱合紧密,色泽洁白,单个鳞茎重量不低于50克;口感苦涩浓郁,香糯爽口,肉质脆嫩。
理化指标
水分含量不超过11%,可溶性糖含量不超过7%,淀粉含量不低于10%,粗纤维含量不超过0.60%。
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安全标准。
使用规则
漫水河百合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者可以在安徽省
霍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漫水河百合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