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印芳(1832年-1901年),字茆山,又字麟篆,号五塘山人,出生于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他是云南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1832年)出生。许印芳早年师从黄琮,学习诗学。
同治九年(1870年),受
长沙市王先谦的赏识,参加
举人考试,获得第二名的成绩。
光绪初年,他先后担任
晋宁区、
永善县儒学教谕和大理府儒学教授。晚年,许印芳主讲于昆明经正书院,成为首任山长。他还撰写了《律髓辑要》作为教材。许印芳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去世。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滇诗学重光集》《诗学法萃编》和《五塘杂》等。
许印芳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学习十分勤奋,少年时代就能写出较好的诗文,受到乡里的称赞。十六岁参加府试,名列第一。后来许印芳到昆明五华书院学习,由于他言谈文雅,举止大方,且有许多独到见解,得到了五华书院掌教的赏识,称他为“当今国士”。清同治九年(1870年),许应乡试。此次乡试的试帖诗,考得有些古怪,几乎所有的考生看了题目都目瞪口呆,不知典出何处。唯有许印芳胸有成竹,看过题目便一挥而就。阅卷时,考官们看着一篇篇文不对题的试卷,不免有些啼笑皆非。连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全国闻名的文学家
王先谦老先生也不住地摇头叹息。失望之中,王先谦突然发现了许印芳的试卷,阅览之后,不禁拍案叫好:“对了,对了,此题正是宋末大诗人
元好问的诗句。孺子可为,孺子可为!”。因此许印芳名列第二,中了
举人。
许中举之后曾到京城参加会试,因未考中便回
云南省从事教育。他先在
晋宁区任学正,以后又任
永善县教谕,
昭通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教授,五华书院监院,经正书院山长等职。他足迹遍云南各地,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如清末出自云南的唯一一名经济特科状元
袁嘉谷,就是他的学生。许印芳办教育主张“开卷有益”,什么书都可以读;儒、道、法、程朱、黄老,各家各派的文章都可以看;就是西方文化也可以学。在教学上他实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特性加以启发诱导,塑造了很多有用之材。
许印芳从小就爱诗,他不仅熟读历代名人诗章,而且一生中写了不少诗和诗论。他早年很爱
陶渊明的诗,曾根据
吴瞻泰汇注的陶诗重加校订,补缺正误,并附以诗话年谱编成《陶诗汇注》五卷。以后,他为指导门生掌握作诗要法,又编写了《增订发蒙三字经》和《诗谱详说》。
许印芳的《诗法萃编》是
云南省第一部诗评著作,它介绍了我国历代的诗论和从《诗序》、《诗品》等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以来的有关诗话,后人称其是一部对初学者发蒙启微、辟出“索引探迹门径”的重要著作。许印芳主张写诗要实,因而他的诗质朴真实,立场鲜明,读来脍炙人口。他的诗作汇编为《五塘诗草》六卷刊刻问世。后人评论《五塘诗草》是“以杜(甫)为实,而取奇于韩(愈),取幽于贾(岛),取练于
王安石(王安石),取意于苏(轼)陆(游)”。
许印芳不仅作诗论诗,而且还嵬集诗作,选编诗集。特别是他继云南保山人袁文(苏亭)编选校订《滇南诗略》、五华书院掌教黄琮编选《滇诗嗣音集》之后选编了《滇诗重光集》。从《滇诗嗣音集》到许印芳所处的
光绪年代已相隔五十余年,这期间
云南省文坛非常活跃,诗歌创作风起云涌。许印芳时已年近古稀,仍不辞辛劳,苦心收集了六七十位诗人的作品。可惜他刚评选出二十余位诗人的作品就与世长辞了。后由
赵藩将他编选的诗作十八卷以《滇诗重光集》出版。《滇诗重光集》与《滇南诗略》、《滇南嗣音集》成为后人研究云南
清代以前诗歌发展史和诗坛情况的主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