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龟
分布于太平洋的龟类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简介
1、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 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绿龟四肢粗壮,有坚硬的龟壳,头、尾和四肢都有鳞,头、尾和四肢都能缩进壳内。
龟鳖目主要特征为身体的重要器官藏在一保护壳内。无齿,大部分品种的龟行动缓慢,无攻击性,体长从不到10公分(4)至2公尺(6.5呎)以上都有。四肢粗壮、适于爬行,脚短或有桨状鳍肢(绿海龟),具有保护性骨壳,覆以角质甲片。壳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即背甲,下半部即胸甲,背甲与胸甲两侧相连。
形态特征
绿龟属龟鳖目,体长1~1.3米,体重大于100千克,体型较大,四肢呈桨状,适于划水。龟头背面有前额鳞1对,背甲盾片相间排列。颈盾板短而宽,椎盾5枚,助盾4对。前肢较后肢短小。背面棕色或橄榄色,腹面黄色。
食物
以鱼类、海藻、甲壳亚门头足纲软体动物门为食。
生殖情况
绿龟之卵(Sedum hernandezii),景天科景天属,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耐半阴,喜欢亮光和通风,无明显休眠期。
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图2)。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壳钻出,爬入大海。保护区工作人员帮助幼龟回归大海(图3),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重点保护动物。
(四)经济价值
海龟的经济价值很高,龟肉鲜美、营养丰富,龟板、血及胆汁均可入药,目前被列为抗癌食品之一,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2 、南平市延平区市民对延城的士的昵称。
品种介绍
1、青龙戏水:龟的头部、四足、背甲、腹甲、尾部都长有绿毛。
2、五子夺魁:龟的头部、四足、背甲、腹甲长有绿毛,虽比青龙戏水略差一筹,但仍属罕见,活的珍宝,极为名贵。
3、牡丹头:仅龟的头顶部长有绿毛,为名贵品种。
4、天地缨:龟的背甲、腹甲长有绿毛,在水中,似一团绿绒球。
5、天缨:龟的背甲上长有绿毛。
6、双缨:龟的两只前足或后足长有绿毛。
7、三点缨:龟的三只足上长有绿毛。
8、器缨:四只足上长有绿毛。
9、吕缨:龟的头、尾长有绿毛。
10、品缨:龟的头部和两只前足长有绿毛。
11、胡子缨:脸颊或上下颌长有绿毛,一般不多见。
12、长毛缨:毛长超过35厘米,称长毛绿毛龟。
如何选择
1、金寿绿毛龟:外贸出口品种。
2、麒麟龙尾绿毛龟:孔雀斑绿毛龟、金线绿毛龟为龟中极品。
世界现存绿海龟共7种,在中国海域栖息的有绿海龟、螺龟、太平洋丽龟棱皮龟玳瑁五种,以绿海龟最多,其余已很稀少。
头顶有两对前额鳞,上颌钩曲。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随着年龄增长而渐趋平铺状,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较大,有两爪,后肢短小,仅具一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性强暴,以鱼、海藻为食。卵可食;角质板可制纽扣、眼镜框或装饰品;中医学上以甲片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定惊,主治热病发狂、小儿惊厥、肿疮毒等症。
棱皮龟
棱皮龟,也称“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2米多,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棱间微凹如沟;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很长,后肢短,尾短。体背漆黑色或暗褐色,微带黄斑,腹面色浅。善于游泳,以虾、蟹、软体动物门、鱼类、海藻等为食。肉粗,多脂肪,无食用价值,可制油,卵可食;甲可制装饰品。
Chelonia mydas 卡尔?冯?林奈
别名绿海龟,英文名 Green 软甲龟
绿海龟:Lù Hǎi Guī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可炼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的1种。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色龟。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省、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绿海龟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亚门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在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70天。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态特征
食物
生殖情况
品种介绍
如何选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