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华(1930年5月26日-2024年11月18日),男,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
纽约,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生前为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物理系主任。
赵凯华出生后的第二年,便随父母回到了中国。1946年,赵凯华考入
北京大学物理学系,1950年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54年被公派到
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师从弗拉索夫教授学习
等离子体理论。1958年,赵凯华获得数理博士学位。自苏联回国后,赵凯华开始在北京大学从事基础物理教学工作。1983年,赵凯华开始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94年,赵凯华主持了由
中国物理学会承办的第25届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2005年,其主持完成的项目“《电磁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2024年11月18日0时20分,赵凯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赵凯华为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建设、中国物理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8年,赵凯华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联合授予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2022年,赵凯华获颁首批
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0年5月26日,赵凯华出生于
纽约。出生后的第二年,赵凯华随父母回到了中国。赵凯华5岁半入小学,11岁入中学,1946年读完
高中二年级后以同等学历考入
北京大学物理系,1950年毕业,时年20岁。
工作经历
大学毕业留校工作3年后,赵凯华于1954年被公派到
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先攻读物理学史专业研究生,后师从弗拉索夫教授学习
等离子体理论。1958年,赵凯华获得数理博士学位。自苏联回国后,赵凯华被安排在普通物理教研室,主讲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普通物理”。1979年3月至1983年11月,赵凯华任北京大学物理学系副系主任。1983年,赵凯华继
虞福春教授之后开始担任
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86年,赵凯华发起创建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开展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格点
玻尔兹曼方程方法等研究。同年开始至1988年,赵凯华连续三年带队参加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1994年,赵凯华主持了由
中国物理学会承办的第2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1998年,赵凯华与
罗蔚茵等合作编撰的《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卷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2005年,其主持完成的项目“《电磁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赵凯华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授予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2016年7月,赵凯华被授予国际物理教育奖章,这是
亚洲学者个人首次获得此项奖励。2020年5月26日下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小型座谈会,庆祝赵凯华九十寿辰暨从教七十周年。
2024年11月18日0时20分,赵凯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赵凯华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
人物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80年代,赵凯华带领研究生从事
等离子体理论研究,后转向非线性物理研究。1986年,赵凯华发起创建
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开展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格点
玻尔兹曼方程方法等研究。他主持审定了《物理学名词》(1988、1996版),主编了《英汉物理学词汇》,为中国物理学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教育成就
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赵凯华与时任
南京大学副校长的
冯致光教授一同领导并开展了中国基础物理学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他们对国内外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与研究,在中国基础物理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从1988年起,赵凯华先后在《大学物理》上连续发表了27篇阐述“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的文章。1991年,他对这些文章进一步提炼后出版了《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
高教社1991年)。这27篇文章的发表以及该书的出版,在中国物理教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体会到物理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深刻内涵,领悟到物理学教学现代化的广阔前景,看到物理学教材体系改革与内容更新的巨大潜力。人们开始关注物理教学改革,围绕物理教学是否需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展开了讨论。
国家教委相关部门领导以及物理学和
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对赵凯华赞誉道:赵凯华于1988年在《
大学物理》连载,1991年出版《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率先在物理学前沿与基础物理教学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而开启了面向21世纪物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序幕,在中国物理教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199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普通物理教材建设组会议上,众人一致认为,应当总结多年来中国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汲取中国基础物理教学的优秀经验,编写一套新型基础物理教材,努力反映物理学当代成就,使基础物理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物理学发展需求。
教材编写
20世纪70年代末,赵凯华系统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着手编著物理专业基础课程教材。1987年,赵凯华与陈熙谋编著的《
电磁学》及与钟锡华编著的《
光学》获得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一等奖。1988~1990年,基于赵凯华的同名选修课程讲义编写的《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在《
大学物理》连载,1991年结集出版,并于1995年获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起,赵凯华与
罗蔚茵等合作编撰《
新概念物理教程》(全五卷),旨在“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为物理学前沿打开窗口和安装接口,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科学素质和能力”;这套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编写的单一模式,内容丰富且与物理学前沿衔接紧密,一经出版即被多所学校用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其中《力学》卷及以其为基础的教学改革项目“新概念力学”作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成果,先后获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5年,赵凯华主持完成的项目“《电磁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于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表彰赵凯
华为中国大学基础物理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于2008年授予其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
人才培养
赵凯华提倡素质教育和科学与人文在教学中的融通,提倡开设面向文科大学生的物理课程和加强面向工科大学生的物理课程,提倡物理教育现代化。他重视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作为首倡者之一在1986~1988年带队让中国首次参加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1994年,他作为组织委员会秘书长主持了首次来到
亚洲的第2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赛事。
学术交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赵凯华参与
中国物理学会及其所属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委员会主任和名词委员会主任。他积极参与国际物理学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活动,前后三届担任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下属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委员。在连续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期间,赵凯华积极推动物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倡导物理教学现代化,支持物理教学数字化建设,关注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他领导教学委员会有针对性地选择物理教学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展开专题研究、讨论。第一次于1992年11月在重庆,主题是基础物理教学的现代化问题;第二次于1995年4月在
合肥市,主题是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第三次于1997年11月在无锡,主题是面对高科技支撑和现代化要求的基础物理教学改革再研究;第四次于1999年在
广州市,主题是物理教学2000;第五次于2001年在
湖州市,主题是物理教学创新体系与数字物理教学资源展望。
社会任职
主要论著
学术论文
出版书籍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赵凯华的父亲
赵乃抟和母亲
骆涵素都是官费留美学生。1931年至1949年,赵迺抟任
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骆涵素是中国第一代营养学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赵凯华是中国物理学教育界的杰出代表。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地活跃在物理教育战线,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推动物理学教育改革,为中国物理学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评)
赵凯华教授的逝世,是中国物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他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他对物理学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无私关怀,都将化作星光,指引着后辈继续前行。(大皖新闻 评)
赵凯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者和卓越的教育家。他从教七十四年来,以饱满的热情、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
高洁的情操为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和骨干教师照亮物理世界,为
北京大学基础学科的建设与进步及中国物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开拓者。(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