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培,原名李玉声,著名
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由于李伯培受到过
奚啸伯先生的真传,艺术上传承奚派的风格:委婉细腻、清新雅致。唱功有“洞箫之美”的比喻,声音虽不宽不亮,但是传得很远。就像听从洞中传出的优雅箫声,清远悠扬。代表曲目有《
失空斩》《
白帝城》《杨家将》《
范进中举》等等。李伯培也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改进曲目《汉献帝》。
李伯培拜张为师荣培先生,而
张荣培是奚啸伯的徒弟,他分别取师父和师爷的名字各一个字,文化大革命后正式改名李伯培。拜师前,张荣培先生回家养病,有人介绍说窦王庄有个小孩唱得不错,张先生到村里看了他的演出,觉得这孩子有天分,决定带他出去。李玉声算是有了正式的师傅,当时的沈阳日报还专门写了篇报道名叫《他实现了爷爷的愿望》,从小李玉声和爷爷学戏,爷爷也希望孙子有出息,小玉声也没有让爷爷失望。后来又经师爷
奚啸伯亲手调教,成绩突飞猛进。
20世纪50年代末的时候,李伯培跟随师父、师爷来到
石家庄市京剧团,师爷对徒孙也是喜爱有加,常常给李伯培开小灶。唱戏的人有个规矩:早上练嗓子的时候是不让人听的,最亲近的人也不行,可是李伯培就可以听,而且他还有机会和师爷同台演出,唱二路活,这可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舞台上表演的机会并不是师爷的独家关照而这和李伯培的勤奋密不可分一次团里开会,奚啸伯先生无意间看到了李伯培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奚先生表演
宋江这个角色的全部动作,一个步法,一个手指头都不错。奚老先生非常高兴,拉着李伯培到当时的中国照相馆照了师徒像。而且奚先生还给了他外出演出的机会,把调到了
孝感市京剧团,这令那些资历老的演员艳羡不已。
李伯培受到两位老先生的厚爱,改名以记之。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奚先生被打为
右派。李伯培也成了被批斗的重点对象。有人曾劝他改名为“国培”,意为“国家培养”,但李伯培始终没有改,上千人的批斗会他曾经经历过好几回。
当年
奚啸伯先生在
沈阳市演出,19岁的
金啸虹自己拎着个包找到奚先生,要搭班唱戏,恰巧当时戏班里少个青衣,金啸虹唱得真不错。而且这姑娘认准了要跟奚先生搭班唱戏,奚先生就把她带进了关。当时她所在的
齐齐哈尔市京剧团派人来要把金啸虹抓回去,多亏了
河北省的领导出面才把事情平息。与李伯培同在一个团,两个年轻人相处的机会就多了,日久生情,后经奚先生撮合遂成夫妻。老人不光管结婚,小两口闹个矛盾了,奚先生还给从中调解。
代表曲目有《
失空斩》《
白帝城》《杨家将》《
范进中举》等。李伯培也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改进曲目《汉献帝》。在
张建国等人成名之前对奚派艺术的传承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艺术上的成就也使得很多剧团都争抢这对夫妻,1977年,四人帮垮台不久,保定地区开放老戏,正缺少一个老生饰演
林冲,当时的市委书记
王凯亲自打电话到
孝感市,硬是把两口子给调了过来。他们走后不久,孝感的京剧团就垮掉了。后来
保定市的京剧团散了。李伯培到了
哈尔滨京剧院,1990年的时候到上海演出,第一出戏《汉献帝》反响热烈,观众为了看到第二天的《
白帝城》,夜里都披着被子排队等票。这也让李伯培深受感动。以后的几年里,李伯培的演出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
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北京电台、
石家庄市地区京剧团等五单位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办奚派艺术专场演出。剧目:《
范进中举》《白帝城》《宝莲灯》《上天台》等。参加演出主演有
欧阳中石、
耿其昌、孙宝成、
奚中路、
孟筱伯、
张建国、李伯培等。
首届北戴河千品之夏奚派程派京剧票友节在北戴河文化宫开幕。本次票友节由大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张玫的企业“千品餐饮文化公司”赞助。开幕式上,张玫与特邀的
京剧名家
李鸣岩、张建国、李伯培同台献艺,演唱了《
打龙袍》《
甘露寺》《
范进中举》等精彩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