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文庙
位于河南省南乐县的明代寺庙
南乐文庙即孔子庙,位于南乐县城东南隅“一山”旁。俗称“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元明以后简称“文庙”。南乐文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 年),距今已有645年的历史,是濮阳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文庙,2000 年被河南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南乐文庙即孔子庙,位于南乐县城东南隅“一篑山”旁。现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南乐县主薄叶伯瑾始建,当时规模不大。永乐五年(1407年)知县吴文质、正统四年(1439年)典史周郁相继扩建学基,使之形成一规模宠大的建筑群,东南两边至城墙脚下,西至大道,北至净土寺。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寝殿、戟门、星门、月新斋、时习斋。嗣后比试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都做过增修扩建,增添了东西两庑,凿泮池,环以石栏,扩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牌坊等,使孔子庙初具规模。清代康熙帝乾隆爱新觉罗·旻宁光绪年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翻修。清未整个建筑群尚且完好。民国以后,毁日甚,至建国初,仅存大成殿和寝殿,俗称“大殿”和“小殿”。
大成殿,俗称大殿,,以北赵煦孔子为“大成至圣”而得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踩斗拱,构架为五架梁前后出双步梁,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整体建筑是一座官式建筑与民式建筑相结合的实物。
崇圣祠俗称寝殿,位于大成殿后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踩斗拱,建筑形式为尖山式歇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形式。
文物保护
1980年,文庙建筑被南乐县公布为第一批文保单位,2000年又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乐文庙大成殿于2006年进行维修。对大殿顶部进行大修,更换损坏严重的、、梁,修补部分梁檩,安上了门扇。
2014年,南乐县政府响应群众呼声,多方筹措资金,对孔子庙的大成殿、崇圣祠进行全面维修,并雕塑孔子及弟子颜回仲由端木赐等圣像,翻刻匾牌楹联,重筑“一篑为山”,并进行绿化,使文庙重新焕发了生机
2014年1月14日,濮阳市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古代文庙——南乐文庙正式开馆免费迎客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
文物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