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鳍蠕鳗(学名:Echelus uropterus),又称有鳍
蛇鳗科,是蛇鳗科蠕鳗属的一种鱼类,首次由C.J. Temminck和H. Schlegel于1846年描述。栖息深度为200-500米。小尾鳍蠕鳗是该地区唯一具有
胸鳍的蠕鳗,体长可达60厘米。其主要栖息于
礁石区,以骨鱼和底栖
甲壳亚门(如蟹、虾、
鰕虎科、双极虾和顶足虾)为食。
头与躯干合长为吻长的14.8倍,为尾长的0.6倍,为胸鳍长的11.8倍,为胸鳍基底宽的44.0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7倍。鳃孔处体高为体宽的0.7倍,为鳃孔宽2.1倍。肛门处体高为体宽的1.0倍。吻长为口裂长的0.7倍,为眼径的1.8倍,为眼间隔距的1.4倍。
体较粗短,躯干部横切面椭圆状,尾部侧扁。头较平扁,中等大;吻尖。眼较大,圆形;眼间隔较宽,平坦。前鼻孔短管状,位于上唇边缘,接近吻端;后鼻孔长裂缝状,具一皮瓣,位于眼前缘稍前方的上唇边缘外侧。口大,口裂向后达眼后缘下方。上颌长于下颌。上下唇无须,无皮突。鳃孔侧下位,中等大,裂缝状。
胸鳍基部约1/3位于鳃孔上方,约2/3位于鳃孔后方。舌附于口底。肛门显著位于身体中部之前。
头部粘液孔明显但数量少。眶下孔4个:两鼻孔间2个,后鼻孔后2个;眶上孔3个:前鼻孔的正前方1个,吻背部2个;下颌骨孔7个;前鳃盖骨孔3个,缺少第4前鳃盖骨孔;头部侧线孔7个;缺乏上骨孔、眶后孔和额骨孔。
两颌骨齿分为两类:较大的为颗粒状,较小的为细棒状。上颌骨齿群呈带状,内侧齿较大,中部和外侧齿较小;犁骨齿较大,前方为2行齿,后方齿群带状,与上颌骨齿不相连;前上颌骨齿为不太规则的3行,与犁骨齿相连;下颌骨齿群亦带状。
背鳍起点在
胸鳍中部的稍后方,臀鳍起点位于肛门略后方。背鳍和臀鳍低长,与
尾鳍相连。胸鳍中等发达,较长,未端稍尖。尾鳍较短且柔软。
小尾鳍蠕鳗主要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社会群岛和
日本南部。在日本南部、
琉球王国海域皆有产。中国台湾则主要产于
宜兰县海域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