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成的英美租界公共花园(今
黄浦公园),是
上海市的第一个公园。租界公园纯粹是为外国人服务的,拒华人于园门外长达半个多世纪。直至民国17年(1928年)6月1日才向中国人开放。至民国32年汪伪政府“接管”两处租界时止,租界当局先后共辟建过公园22个,其中极司非而(今中山)、顾家宅(今复兴)、
虹口区(今
鲁迅)等各具特色的大型公园至今尚存。
宣统三年(1911年),
青浦区将曲水园改为公园,宝山县在此前后亦将原有几座相邻的小宅园改为城西公园,是为中国地方政府所建的首批公园。至民国25年,
上海市及各县政府先后辟建过市区公园6个,郊区及郊县公园8个。八一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华界大部分公园被毁,幸存者亦面目皆非。
上海战役时,市区共有公园14个,面积为65.88万平方米。当时公园分布不均、园容不整、类型单一,劳动人民聚居地区少有公园。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提出“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城市建设方针,修复、改建、新建一批公园,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跑马厅北半部改建的人民公园,原
高尔夫球场改建成
上海动物园(今上海动物园),还利用低洼地、废弃的军事用地等兴建长风、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和平等综合性大型公园。至1958年底,公园已增至50个。
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政府对园林绿化拨款骤减,公园建设停顿。“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园横遭破坏,大量园地被占、被毁,亭廊破损,花木凋零,在建中的
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园被迫撤销。
1978年后公园建设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1981~1985年,在整修原有公园的基础上,市区新建东安、彭浦、
内江市等公园,郊县新建古钟、
崇明岛、
川沙镇等公园,使一些没有公园的地区有了绿色的游憩场所。从1986年起,公园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速度加快,特别是居住区配套公园数量激增。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大园林”的思路,公园建设由市区向郊县扩展,辟建了仿古园林
上海大观园、具有自然景观的
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体现田园风光的浏河岛游览村等。
90年代,按照《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开发浦东的要求,适应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市政府与国家林业部联合建设规模较大的
上海野生动物园,同时进一步开发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至1995年,全市开放各类公园105个,面积为1457.32万平方米。公园类型增多,规模扩大,功能多样,社会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