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峰镇地处
杭州市临安区西部,西接安徽省歙县,南接
淳安县,距
黄山仅70公里,02省道贯穿全镇,交通十分便捷。总面积288.6平方千米(2017年),林地面积为248562亩,占总面积的82%,森林覆盖率达83%。辖17个行政村,206个村民小组。是个山区大镇,收入主要来自
野核桃产业,山核桃是清凉峰镇传统的土特产品。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清凉峰镇常住人口为19724人。
地理环境
清凉峰镇
浙川村地处马啸西面,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永来村交界。东临大石门,北靠浪广,南临龙塘山自然保护区,浙吉线从村内穿过。浙川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由四个自然村(浙基田、大地、黄头、银龙坞)组成。全村由13个村民小组,294户农户,人口969人。境内生态公益林近14000余亩,耕地390.8亩。浙川村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林地32893亩,村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是集“山、水、田、村”为一体的生态居住区域,是典型的山水秀美的生态村。
2020年12月4日,
浙川村入选2020年
浙江省卫生村名单。
浙川村附近有孝子祠、清凉峰山庄、清凉峰、清凉峰抗日阵亡将士墓、
浙江天目山等旅游景点,有
天目笋干、
昌化山核桃、於术、天目雷笋、天目山铁皮石等特产。
清凉峰镇地处杭州临安的最西端,西接安徽省歙县,南接
淳安县,距
黄山仅70公里,02省道贯穿全镇,交通十分便捷。全镇总面积为203平方公里;全镇辖有10个行政村,总人口为27521人(2017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有被称作浙西第一高峰的——清凉峰,海拔高度在1748米;清凉峰镇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9℃2007年。耕地面积10227亩,其中水田9052亩。
人口民族
人口
全镇总户数7452户,其中农业户6673户;总人口27521人(2017年),其中农业人口189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5‰。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清凉峰镇常住人口为19724人。
经济
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工农业总产值79432万元,增长7.7%,其中工业总产值67835万元。财政总收入1094万元,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70万元,财政支出1384万元,上缴国税、地税111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56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80元,增长10%。
清凉峰镇有着十分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省级著名风景区——大明山风景区。清凉峰镇是个山区大镇,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的收入,而农产品主要来自
山核桃产业的收入,山核桃是清凉峰镇传统的土特产品,在传统的加工工艺及丰富基地的基础上,镇内涌现出
万向集团、人长久食品有限公司、吉利绿色食品公司、桃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清凉峰已成为
临安区山核桃主要加工销售的集散地。
清凉峰镇是一个人多田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山区集镇。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主题,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工作,探索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新途径,为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农业发展
地处杭州临安西部边远山区的清凉峰镇,长期以来因交通不便,人流、物流、信息流不畅,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自
徽杭高速昌昱段建成通车以来,清凉峰镇的发展明显提速。杭徽高速公路昌昱段总长36.68公里,清凉峰镇辖区内就有22.6公里,占总里程的61%。这条公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
江苏省、
上海市、
杭州市等地主要客源到
大明山、清凉峰景区的距离,增强了外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吸引力。高速公路的建成还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清凉峰镇先后成功引进杭州大明箱包有限公司、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两家规模企业。该镇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8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销售产值3431万元,同比增长24%,地税总入库221万元,同比增长42.6%。依托这条高速公路,城镇化建设已启动并加快实施。
山核桃基地位于“
昌化山核桃”的核心产区——
临安区清凉峰镇,集山核桃基地开发、产品加工及销售于一体,是省市两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公司还被列为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山核桃基地以发展山核桃特色经济为切入点,以开发2万多亩山核桃基地为基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万元。与此同时,山核桃基地也在健康发展,市场在逐步扩大,企业实力日益壮大。
镇农技站从外地引进
金瓜的开发种植,通过试验示范基地的种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到2004年止全镇已发展吊瓜面积650亩,2004年总收入可达200万元。种植村从2001年的沙干、洲头二个村发展到现有前坑、桥西、邵家、义干、夏林、乾山等12个村。通过生产销售情况反映,市场前景较好,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2003年生产情况:总面积380亩,总收入115万元,最高亩产值达4660元。2001年种植吊瓜的农户年收入人均增收720元,2006年全镇吊瓜面积可发展到1500亩,实现全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清凉峰镇投资75万元在竹溪村建立一个
山核桃丰产园区,完成林道路拓宽2公里:投资50万元,在北坞、夏林等村建立山地蔬菜示范基地,建成3000M3蓄水池一座,浇筑三面光水渠10000米:投资200万元建立洲头
金瓜生产基地,完成厂房、设备改造,推进立体效益农业的开发建设,三个项目都已完工并通过验收。
工业发展
清凉峰镇以
水泥厂、砖瓦厂、五金加工等原建筑行业的骨干企业为基础,鼓励帮助各企业主加强技改,保持发展后劲。以桃源、吉利、人长久、好运来等企业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积极引导申报和实施原产地保护,扩大品牌优势。鼓励积极探索
野核桃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积极尝试打开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挖掘特色
农业企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致富的“强龙”作用。大力扶持、发展多形式的个私企业。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大明山、清凉峰两块金字招牌作为招商引资的无形广告;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悠久的浙西文化底蕴作为招商引资的资源优势。清凉峰镇引进了浙江
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独立核算的
园艺用系列有机覆盖材料分公司项目。该项目将有效解决
胡桃鲜果蒲壳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可消化该镇和周边大部分乡镇的山核桃鲜果蒲壳。公司计划注册资本80万元,新增投入300万元,预计投产第一年实现销售300万元,利税6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5个。
来料加工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三低两大”(就业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就业自由度大、就业拉动力大)的产业特点。清凉峰镇把来料加工作为一个产业进行引导、推动和规范,产业发展取得较快增长。顺溪村来料加工点,主要是制作工艺品半成品,制作流程相对简单易学,顺溪村和煜岭关村的村民除了每年9月到山上收打
山核桃,其余时间都到加工点领取原料,在家中加工半成品,既兼顾了家务又赚取了工资。
城镇发展
该镇大力建设标准化农田,云溪坞水库水库水库保安工程全部完成,通过验收。全面启动
大明山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并挂牌国家4A级景区,积极申报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600余万元,周边18家“农家乐”及52家农副产品销售点全年创收3000万元。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示范店”工程,新设连锁超市7家,创建放心示范店23家。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完成率占农业总人口的93.1%。
义干村依托孝子祠、
韩世忠墓、郎家祠堂、五圣桥亭等历史古迹,打造浙江忠孝文化第一村,2006年该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
东海文化明珠”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清凉峰镇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早规划、广筹资、快动手,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该镇各村共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50余个,其中投资740余万元的杨溪小流域治理项目,惠及12个行政村,修建防洪堤7.5公里,引水坝18处,共计800米,灌、排水渠道2公里,疏浚河道5.6公里,整个项目治理面积达4000余亩,近20平方公里。
清凉峰镇桥东村冷坑坞的城镇生活垃圾生态填埋场于2006年9月下旬动工建设,采用标准规范化设计建设,共征用土地19亩,一期工程占地8亩,可填埋垃圾容量1.8万立方米,总投资220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0年以上,可解决清凉峰镇及境内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垃圾填埋和
马啸乡部分村的垃圾填埋使用。全部工程已完工,该工程是
临安区“八八工程”项目之一。
旅游
以大明山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是清凉峰镇对外开放的一大优势,镇政府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强镇”建设,着力推进旅游活镇,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不断增强开放活力。抓住大
杭州市“旅游西进”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大力实施旅游产业提升工程。大明山将迎来国家4A级景区的复评,并申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创建。同时,镇政府还将全力配合好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好旅游综合保护开发,使其成为“科考基地和高山探险体验游”的旅游目的地。依托大明山景区的人气,大明山脚的农家乐也逐渐红火起来。大明山脚下的白果村共有
农家乐20余家,从业人员80余人,拥有床位500余张,成为全市“农家乐”发展的重点乡镇之一,来大明山体验农家乐的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长假期间,农家乐接待空前火暴,“农家乐”收入达到了150余万元。“大明春天”是大明山脚众多农家乐中的佼佼者。
旅游的发展一方面给当地带来了人气,另一方面又给当地商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清凉峰镇依靠旅游的外向度和吸引力,加快建设集镇和
白果仁“二大区块”商贸服务功能区,集镇区块的溪滨路商业街区全面上马新建,一、二期溪滨路商业街区工程正在投入紧张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