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超,中国电影译制片导演,1925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她的职业生涯始于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第一批配音演员之一,参与了多部著名影片的配音工作。后来转型为译制片导演,执导了众多外国影片的中文版制作。李景超的作品多次获得奖项认可,包括两次
小百花奖最佳翻译片导演奖。晚年的她经历了长期的健康挑战,最终于2008年逝世。
李景超自幼随家人迁居
武汉市,后因战争动荡移居
河南省。15岁时,家庭变故迫使她开始独立谋生。16岁考入河北中学,17岁加入洛阳第一战区抗日工作宣传队,开启了她的舞台生涯。在此期间,她参演了多部话剧,如《北京人》和《蜕变》等。之后,她前往
西安市、
兰州市等地继续从事表演艺术,加入了
西北师范大学先修班并参与了多个剧团的演出。
1946年,李景超返回北京,并于1949年1月进入
华北大学三部(戏剧部)深造。同年9月,她被选拔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的译制片演员,前往
长春市,成为中国首批专业配音演员之一。在五十年代初期,她在多部
苏联影片中担纲重要角色,其中包括《俄罗斯问题》《阴谋》《
政府委员》和《蔚蓝色的道路》,并在后者中凭借出色表现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铜质奖章。
1954年起,李景超转职为长影译制片导演,负责指导多部外国影片的中文版本制作,如《难忘的1919》《复活》《静静的顿河》《三海旅行记》《我们要活下去》《橄榄树下无和平》《谢辽莎》和《缩影》等。此外,她还在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故事影片《复试》和《
新的一课》中有过精彩的表演。六十年代初,她还导演了话剧《
全家福》《
李双双》和《
钗头凤》等。1964年,她转向科教片领域,执导了《苹果树大小年剪枝》《人工培育天然牛黄》《婴儿喂养》以及《科技新闻》等多部作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景超遭受了政治迫害,1969年被迫下乡劳动。1972年重返
东北电影制片厂后,她先是担任科教片导演,不久又恢复了译制片导演的工作。这一时期,她完成了《蝴蝶梦》《
阿西们的街》《摩竭星一号》《永恒的爱情》等影片的译制工作,并获得了《永恒的爱情》的文化部优秀译制影片奖,以及《蝴蝶梦》的
小百花奖。
1979年,李景超因其卓越贡献被授予首届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也曾是
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分会的理事,以及
吉林省工会委员会的一员。1982年,不幸的是,她被诊断出患有脑瘤,经过手术治疗后于1983年退休。在接下来的26年间,她一直在与疾病作斗争。2008年5月6日,李景超在家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