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殷本纪》云:“帝沃丁之时,
伊尹卒,即葬伊尹于。”此地为古亳之方域。 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代、
周代、汉代时期的陶片。
2006年,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莘村新续《行氏族谱》中十九世,行方先生所撰序中“
百良镇莘村东南一公里处旧秦庄,伊尹墓即在此。”依据此文,“伊尹墓”被收录入《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
合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曾出版了《千秋贤相伊尹》,在合阳县莘村中的马家祠堂就存放有伊尹神道的断碑。莘村和秦庄都是
伊尹故里,关于伊尹的记载,在
合阳县县志原来就有过,因为合阳史称‘古有莘国’,
夏朝有莘国在
杞县一带。合阳县在商代后期称有莘国。西周时,有莘国改属内地。公元前770年,
姬宜臼迁都
洛邑后,废有莘国,并入
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
合阳
百良镇有尹庄,伊尹的墓就在尹庄和莘村之间,过去墓很大,占地一亩多。莘村
有姓吕的人,就是当年给伊尹看墓的人。“那里一连串村庄的名字都和伊尹有关。其中一个叫三汲村,传说是因为
伊尹每天都从这里去
黄河提三次水。还有村庄叫阿场,分为南阿场村和北阿场村,据说就是当年伊尹把麦子收回后打场的地方。”
据《同州府志·元圣 墓》(清)。汉赵注:在同州合阳邑之莘村、秦庄各有一座伊尹墓……合阳人
康乃心请学使陆德元树柏数十株,立商元圣故里碑于莘村之孔道。同时还有一通“商元圣伊尹神道”碑。莘村北城门洞上书“古有莘国”、街中有“乐道处”、东有“东乐池”、“
伊尹庙”(圣贤庙)、东北角有“望君楼”(转角楼)、东门洞上书“阿衡遗址”、北则巷口今社中对巷口“汤三聘处”,村东南有“商元圣阿衡墓”、陵内有“君臣相望处”、这一切古建筑,经过抗战(1937)拆除修河防工事,文革(1966)年拆除建百良拖拉机站,建百良公社中学等。全部破坏不再存在。这些纪念
伊尹贤相宏伟的古建群,现在只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