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琴
轧琴
轧琴是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大约在唐朝出现,后流行于民间,近代少有应用。轧琴,又名轧筝琴。流行于邯郸市以及豫北上党郡等地区。是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
历史
唐初(公元七世纪)我国民间就出现了轧筝,宋代陈暘《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轧筝,以竹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它是在弹弦乐器筝的基础上,经过改制而逐步形成的。最早的轧筝,构造基本和筝相同,七弦,用竹棒擦弦发音,轧筝可说是中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
皎然是首先记录轧筝的唐代诗人,他在《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中曾描绘了轧筝的演奏形式和边弹边唱的生动情景,甚至把演奏轧筝所用的竹棒和丝弦的产地也都实录下来。这充分说明轧筝唐朝民间已经流行,只是尚未在宫廷乐队中使用。
到了南宋(1127~1279),轧筝在民间普遍使用。在南宋的宫廷宴乐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在宋、元的绘画里也有生动的描绘。到了清代,轧筝发展到十弦,已与今日的轧琴相同了。
轧琴从清代乾隆开始,就是河北省南部的地方戏——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轧琴音量较小,音色柔细,现已发展为十一或十二弦,用马尾琴弓拉奏。广西壮族民间乐器“七弦琴”,即瓦琴,莆田市地区乐种“文十音”中的文枕琴等都是类似轧筝的乐器。
结构
形制与筝相似而小。共鸣箱呈长方形,由面板、底板、岳山、弦柱、琴弦、琴弓等部分构成。长方形音箱,面板和底板均用桐木制,面板中间拱起,略有弧度,近两端处有“梁”,即弦枕。底板平直,中央开有直径约5厘米的音孔。
琴长60 厘米,宽13.5 厘米。面、底板均用桐木制作。面板表面中间拱起,呈半弧形。底扳平直,中间开有圆孔。面、底板胶合而成共鸣箱。琴面两端设有岳山,张丝弦(用老弦)10 根,弦下施柱(用野生酸枣树杈)
。用高粱秆制成擦弦杆(取最上一节,去穗、去皮,涂松香末),作为琴弓拉奏。
定弦为bB调的Sol、la、do、do、re、mi、Sol、Sol、la、do。音域十度。其中Sol和do都设两个相邻的同度音。因为这两个音在武安平调的唱腔中是调式骨干音,同时拉奏两音,可协调音色、加大音量,强化伴奏的气势。
演奏方法
轧琴多坐势演奏。将琴竖立胸前,左手握琴,将拇指伸进底板圆孔中,其余四指扶琴的外侧,使琴身和身体平行。右手持擦弦杆,在距琴首岳山10 厘米处横向(与琴弦垂直)轧擦琴弦。演奏中,双手同时配合动作,通常一音一拉。双手同时快速震颤,可奏出颤音效果。
变革
《旧唐书·音乐志》:“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宋代陈旸乐书》绘有轧筝图,与此轧琴形制相近。相传武安平调在清代乾隆( 1736-1795)已有演出活动,据清代《律吕正义后编》(1745年编)载:“陈旸《乐书》曰:‘唐有轧琴,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固取名焉’。《元史·礼乐志》:‘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然则轧筝因唐制,而 亦轧筝之类也。乐书轧筝不言弦数,今十弦”。可知当时己有十弦轧筝,这种轧筝用于武安平调后,更名轧琴。
山西省河津市流传有十二弦轧琴,当地称“拂琴”、“水琴”。河北省易县东韩村十番会中使用轧琴。
全长57.5厘米,音箱长49、首宽15.2、尾宽13.4厘米。面板上置十一个码,张二十二条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
结构
演奏方法
变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