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筝
中国传统弓弦乐器
轧筝,别名轧筝琴、轧琴、亚筝,俗名“滚琴”,是中原地区弓弦乐器的始祖,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弓弦乐器。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音色甜美,近似人声,可独奏、合奏亦可伴奏,技巧简单,具有群众性。
轧筝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唐宋时期宫廷。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后,随着宋代市民音乐文化的兴起,轧筝又重新出现在历史视野之中。宋之后,轧筝除了本身不断演变的形制外貌,也散播到多个地区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审美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当地的传统乐器。现代轧筝流行于邯郸市以及豫北上党郡等地区,是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轧筝的发展轨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仅影响了中国各地区,轧筝发展轨迹还向东流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琉球群岛等地区,向西、向南又辐射了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
轧筝有一个长方形共鸣箱,一般用桐木作成,背面开两个放音孔,一个持琴孔,面板上绷着数根丝弦。轧筝面板上弦的数量多少不定。现代流行于河北邯郸以及豫北晋东南的轧筝,其定弦为bB调的Sol、la、do、do、re、mi、Sol、Sol、la、do。音域十度。唐朝轧筝的出现是中原地区传统弓弦乐器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产物。轧筝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弓弦乐器的发展轨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范围拉弦乐器的形式改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发展
中国发展
轧筝是中原地区弓弦乐器的始祖,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唐宋时期宫廷,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拉弦乐器。轧筝最早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后有《旧唐书·卷三十三》(945年)与《太平御览·乐部》沿用了此记录。
北宋音乐理论家陈旸,在赵煦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撰写成《乐书》一作,让人直观了解许多失传的古代乐器,保存了古代音乐资料,也保留了宋代轧筝最可靠的参考图像。唐灭亡以后,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文献史料中,除了后晋刘昫等人编纂的《旧唐书》,难寻轧筝踪影。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定都于开封市。随着宋代市民音乐文化的兴起,民间俗乐得到空前发展,轧筝又重新出现在历史视野之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演变形式活跃在民俗音乐的长河里。
宋之后,轧筝在一直都有流传,经过元、明、清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轧筝以不断演变的形式始终存留在音乐史长河中。明朝黄一正《事物绀珠·乐器》中记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形如小瑟,两头俱方,七弦七柱,如筝,以竹轧之。”由此可见,明代轧筝与同时存在,实为一物,在宫廷中运用广泛,最多可十人同奏。到了清代爱新觉罗·胤禄蒋溥等所编撰的《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燕飨兼用番部合乐轧筝,刳桐为之,似筝而小,十弦,通长二尺二寸二分四厘七毫五丝,前阔四寸四分二厘二毫,足髙七分一毫,后阔三寸四分五厘一毫,足高一寸二厘四毫。轧筝从清代乾隆开始,在河北省南部的地方戏——武安平调中为伴奏乐器,是武安平调特有乐器,有七、八条弦,用秫秸杆拉奏,轧琴音量较小,音色柔细,演奏武安平调剧种曾发挥出独具特色的韵律。山西省河津市流传的十二弦轧筝,当地称“拂琴”、“水琴”;河北省易县东韩村十番会中使用轧琴;广西壮族民间乐器“里拉琴”,即瓦琴;莆田市地区乐种“文十音”中的文枕琴等都是类似轧筝的乐器。
根据史料记载,除了轧筝本身不断演变的形制外貌,轧筝也因为各种历史事件,散播到多个地区沿用,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审美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当地的传统乐器。如轧琴、琤尼、滚琴、文枕琴、挫琴、拂琴等都与中原地区唐宋轧筝关系密切,由此形成了庞大的“轧筝体系”。
海外发展
轧筝的发展轨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仅影响了中国各地区,甚至还辐射了周边国家,世界范围的弓弦乐器的形式改造。得益于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轧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遍布中国境域内多个省份地区,在海外一些国家也能看到轧筝的“类型化乐器”。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轧筝发展轨迹向东流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琉球群岛等地区,向西、向南又辐射了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甚至影响了世界范围拉弦乐器的发展。
构造与种类
轧筝和瑟差不多,有一个长方形共鸣箱,一般用桐木作成,背面开两个放音孔,一个持琴孔,面板上绷着数根丝弦。轧筝面板上弦的数量多少不定,宋元的时候是七根,到明清增加为十四根。
现代轧筝流行于邯郸市以及豫北上党郡等地区,其形制与筝相似而小。长方形音箱,面板和底板均用桐木制,面板中间拱起,略有弧度,近两端处有“梁”,即弦枕。底板平直,中央开有直径约5厘米的音孔。
山西省河津市流传的轧筝类乐器有十二弦轧筝,当地称“拂琴”、“水琴”。其全长57.5厘米,音箱长49、首宽15.2、尾宽13.4厘米。面板上置十一个码,张二十二条弦。
河南省舞钢轧筝,流行于舞钢市,常作为当地大调曲子的伴奏乐器。舞钢轧琴通身长60.5厘米,琴头宽13.5厘米,琴尾宽9.5厘米,有音箱、面板、岳山、琴码、琴弦、琴弓、音轴组成。琴码9个,张蚕丝弦9根,定弦由内向外工尺谱排列为合、四、上、尺、工、六、五、仩、伬,即5、6、1、2、3、5、6、1、2。琴弓以高粱杆加白马尾制成,长40厘米,涂上脂松香与弦摩擦演奏。琴头有亮窗1个,琴尾面板上有琴轴9个。
流行于河北省的轧筝,其面板和底板均用桐木制作,张弦10根,弦下设柱,柱用枣木制,按五声音阶定弦。
莆田市地区流行的轧筝名为文枕琴,通体长90厘米,宽18厘米,由琴箱、琴轴、琴码、琴弦、琴弓等部件构成。面板用梧桐木制作,底板是杉木,边板是桂元木。共鸣箱长65厘米。侧板高6厘米,厚度1.5厘米、面板弧高5厘米,面板上张贴纱布,上涂黑漆。底板及四围涂黑红色漆。文枕琴共九柱九弦,以芦苇杆为弓,涂上脂松香后与弦摩擦演奏。有坐奏、行奏两种,坐奏时将琴身平置,左手按弦,右手持弓;行奏则将琴扛于左肩,左手扶之、右手持弓。
音域
现代流行于邯郸市以及豫北晋东南的轧筝,其定弦为bB调的Sol、la、do、do、re、mi、Sol、Sol、la、do。音域十度。其中Sol和do都设两个相邻的同度音。
演奏
演奏技巧
轧筝演奏技法是马尾弓和琴身协调滚动和翻动,演奏弓法有平弓子、击弓子、擞弓子等。
轧筝作为具有历时性特征的弓弦乐器,宋代确立了轧筝两头俱方、弯曲张弦、有码、擦弦的基础,之后的元、明、清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形制、演奏姿势等多个方面的变化。演奏时,左手拇指插入持琴孔,食指勾住一个放音孔,其余三指自然弯曲,将轧筝托起,右手拿着细长的竹片在弦上擦轧,奏出各种音响。
演奏曲目
轧筝的主要曲目有古曲、民间器乐曲和河南省地方的戏曲、曲牌,如大调曲子和小调曲子等。
音色特点
轧筝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它音色甜美,近似人声,可独奏、合奏亦可伴奏,技巧简单,具有群众性。
代表人物
张淳
张淳,大约出生于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末年,父亲张德禄,是一名专业乐师。张淳从小学习轧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王公大臣们集会饮酒,经常请张淳即席演奏最新的乐曲。他先是掌管乐工协调音律的安和署长官,后来得到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赏识,调到玉宸乐院,授与他奉训大夫、玉宸判官的职位。赵祯设宴听曲,张淳必在,每次得到赏赐,他总是推辞掉贵重的,领取相对轻微的。元代大文学家元明善在其《清河集》中这样评赞张淳:“淳也质直厚和,无他缘饰,进其绝艺,赐之一顾。知音者,谓唐创轧筝以来,未必有淳之手,自足名世矣。”
郭九洲
郭九洲,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轧筝的第七代传承人,入选第二批河南省乡村工匠名师名单。
价值影响
唐朝轧筝的出现是中原地区传统弓弦乐器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古代传统弓弦乐器发展历程上有一条由“筑”这种击弦乐器至“轧筝”这种轧弦(拉弦)乐器的漫长发展过程,而宋代以后随着市民音乐的兴起,轧筝又以各种不同的演变形式存留在民俗音乐的长河中,如河南“轧琴”、福建“文枕琴”、山东“挫琴”、山西“水琴”“抚琴”,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壮族“瓦琴”、朝鲜族“牙筝”等,由此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弓弦乐器的发展轨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弓弦乐器的形式改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资料
轧 琴.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12-23
轧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4-12-23
轧琴2.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12-23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中国发展
海外发展
构造与种类
音域
演奏
演奏技巧
演奏曲目
音色特点
代表人物
张淳
郭九洲
价值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