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
短鲷是野生短中最美丽的一个品种,由Dr.Werner Lediges于1958年发现。拖曳的尾巴以及鱼体上棋盘状的格子是棋盘短鲷的最大特征。目前所知,根据原始产地分布的不同,棋盘短鲷有数种不同的品系:其中常见的一种是:雄鱼
尾鳍中部有一个呈三角形的斑纹,雌鱼腹部呈火红色;而另一种则是雄鱼尾部具有大块斑点区域,而雌鱼尾鳍则完全透明。
爱好者为了区分将这些地域不同种类冠以不同的名称,例如:
皇冠棋盘短鲷、喷点棋盘短鲷、雪花棋盘短鲷、红鳍雪花棋盘短鲷等等。棋盘短鲷必须生长到4cm以上才能明显地辨别出雌雄。雄鱼全长可达8cm,但扣除尾鳍长度,体长仅仅就只有5cm左右,雌鱼略小于雄鱼,可以生长到大约6cm左右,除此之外,它们的鱼体外形可以说一模一样。
根据个人经验,棋盘短鲷最好单独饲养在小一些的水族箱中,底砂必需选择颗粒较为微细的种类,水族箱中最好种植浓密的水草,莫丝、
铁皇冠以及
皇冠草属的水草是较为适宜的种类。当然,再放置一些沉木以及不含钙质的岩石作为躲避场所是最合适的了,但洞穴对于棋盘短鲷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水质条件是成功饲养棋盘短鲷的必要条件,列为第一影响因素。在过滤系统完善的情况下,每星期更换1/4的水还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棋盘短鲷对肠道寄生虫非常敏感,所以作定期防范处理也是必须注意的事情。在饵料选择方面,棋盘短鲷必须给予高精致、高营养的饵料,而且棋盘短鲷生长较为缓慢,对饵料转化的接受率也较低,所以,一旦不能良好进食,造成
营养不良就会马上瘦弱下来,这一点也是不得不注意的。
棋盘
短鲷的繁殖也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很少成功,但尝试繁殖是每一个短鲷爱好者愿意接受的挑战!以一尾雄鱼配合三尾雌鱼的搭配组合,大约安排3-4组在同一个栽种有极为茂密的水族箱中,再按照所要求的水质条件去努力,成功是一个可以期望的目标。每一次孵化最多约数百只仔鱼,值得一提的是,棋盘短鲷雄鱼是一个非常尽职的保姆!
棋盘短鲷在生物学分类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个名词最初是由
台湾省热带鱼玩家从英文“DwarfCichlid”翻译而来,“Dwarf”为
矮小症之意,而我们所称的短鲷一般用来特指
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河流中生长的体长小於10cm的
短鲷品种,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属:
1、Apistogramma(简称A属):大部分的
南美短鲷都归属於这个族群。
6、其他属(包含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少):像蓝袖Taeniacaracandidi、喷点棋盘Crenicarapunctulata、
T字短鲷Apistogrammoidespucallpaensis及绿宝石Biotoecusopercularis。如果让
短鲷的定义再广泛一些,也可以包括
西非雨林中所栖息的Pelvicachromis和Nanochromis两属的十馀个品种,一般统称为西非 短鲷或西非凤凰,其中P属的
红肚凤凰P.pulcher是
水族市场上最常见,价格也最便宜的品种,其他如P属的翡翠凤凰P.taeniatus(目前大陆市场偶尔进口的约有5~6种,依采集地点的不同,会在学名的后面被冠以相应的地域种名称)和N属的蓝肚
凤凰N.nudiceps和
虹彩短鲷N.transvestitus均属於水族市场上的高档品种,价格较高,对环境要求也比较苛刻,对饲养者的技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南美短鲷Apistogramma属绝大多数南美短鲷都归於Apistogramma属,为了便於识别,人们又依据各品种之间的相似性,将他们分为若干族群。
阿卡西家族AGASSIZIIGROUP此族群的鱼类通常是细长型,体侧有一条宽的侧带、一个明显的侧点及横条,品种有阿卡西A.agassizii、酋长A.bitaeniata、吉菲拉A.gephyra、
伊丽莎白A.elizabethae、泰菲A."RioTefe"、金宝A.mendezi。
阿卡西短鲷A.agassizii分布:
秘鲁北部到巴西西部的
亚马孙河河流域大小:雄鱼9cm雌鱼5cm水质:pH6左右温度:25~28℃繁殖方式:洞穴式阿卡西短鲷可称的上是
南美短鲷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野生种、人工培育种共有数十种之多。较普通的为普通阿卡西,
黄尾鲴,红尾,白尾等自然型,大多是没有经过人工筛选育种。价位再高一点的就是经过颜色体型的筛选,经人工育种配对而繁殖出颜色鲜艳的子代,例如前市上所见的超红尾
阿卡西,双红尾阿卡西等。
燕尾棋盘短鲷:体侧有两条黑色斑块组成的棋盘状条纹,一在鳍下,另一条在身体中侧,斑块为四方形。
皇冠棋盘短鲷:两纹斑块条纹,但斑块是椭圆形。尾和鳍的颜色非常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