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二级学院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是于1994年并校后筹建的第一个学院,在先后经历了文化艺术学院、艺术学院(1996年)、哲学与艺术学院(1998年)等建制形式后,于2001年6月恢复艺术学院建制。四川大学艺术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学校便设置有美术、音乐等艺术类专业,招收4年制本科生,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艺术专门人才。川大艺术学院是全国综合性大学中专业设置较齐全的艺术学院之一。
四川省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1960年,原四川大学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的成都市,有望江、华西和江安县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
2020年5月,获得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专业设置
美术学系
美术学系是中西部地区综合性重点大学成立最早的专业系,1999年筹备成立,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美术学专业本科生。美术学系现有教师11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7人,讲师4人。拥有美术学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含美术理论、中原地区美术史、中国现代美术史、古代美术作品鉴赏、西南民族民间美术、艺术思潮与流域、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向)。所设专业通过艺术史、美术批评、美术考古、艺术哲学、美术文物鉴赏、美术史研究方法论、艺术创意学等课程的教学,为美术史论研究和美术教育领域及文博、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部门培养教学科研和艺术策划专门人才。
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最早招生的专业系,1995年筹备成立,1996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学专业本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艺术设计系现有教师24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7人,讲师15人。设计系教师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设计比赛中获大奖。设计系硕士、本科学生也多次在国内专业设计竞赛中获奖。
拥有艺术设计学(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动画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影视动画等研究方向)。所设专业通过艺术史、美术史、艺术设计史、艺术哲学、表现技法与材料研究、室内装饰研究、景观研究等课程的教学,为艺术设计史论研究、艺术设计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培养教学科研和艺术设计、动画专门人才。
绘画系
绘画系创建于1998年。本科设油画、国画两个方向。已培养本科毕业学生300余人。现在读本科生230余人,研究生60余人。硕士研究方向设有:油画、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版画、书法、水彩画等七个方向。本系师资力量雄厚,创作成果丰富,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家、画家、书画家在校任教,其中86%以上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
舞蹈系
舞蹈系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集表演,教学,编导与科研为一体。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芭蕾舞基本功、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蹈身韵、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表演、教学剧目等课程,使学生在多领域,多学科综合发展,也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舞蹈人才。本专业师资配备合理,拥有一批专业强、影响大、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人才,其中教授三人,副教授一人,讲师一人,助教四人,并聘有众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本系现有学生164人,从1999年招生至今,已毕业三届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本系自建立以来,已在教学工作和社会实践演出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并多次被邀请参加文化部及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如:2000年度的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颁奖晚会;2004年自创自编大型藏族舞蹈诗《扎西德杰》;2005年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及中央电视台“全国主持人大联欢”文艺晚会,上海东方电视台《F1国际汽车大赛》开幕式;2003年创作舞蹈《飞跃天穹》,获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五月的鲜花”表演一等奖;2005年5月创作舞蹈《雪山之灵》,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表演一等奖。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部分节目,201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月圆江油市”中秋晚会等。
广播电视编导系成立于2001年,以本科教学为主,另有硕士、本科两个办学层次。
广播电影电视编导专业最早于2000年作为四川大学表演系的一个专业方向开始本科试招生,2001年向教育部申请正式设立本科专业并获批准。近年来引进不同年代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毕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大部分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进行合理配置,逐步完善教学体系。2004年进一步对课程结构进行整合,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强化“实践与教学并重”、“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在学院的支持下,专业教学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摄影棚、录音棚、非编室、音像实验室等一批专业设施建成或正在建设。从建系以来,本系学生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大中华地区大学生影视作品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等十数项高级别奖项。
表演系
表演系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目前设有戏剧影视表演本科专业和艺术学(表演艺术方向)硕士授予点。
表演系强调戏剧影视教育的规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现代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多元综合的训练。同时,也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努力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表演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热爱艺术教育事业、责任心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其中,教授一名、副教授三名、讲师一名、助教两名、外聘专家四名。
声乐系
音乐系始建于1998年,2001年面向全国招生,现已招收音乐表演音乐学方向本科生五届,艺术学专业(音乐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两届,已有本科毕业生一届。音乐系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助教5人;教师学位结构为博士2人,硕士4人,本科12人。
音乐系本科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完备,有系统的科研、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构,教师所授课程多次荣获校教学优秀成果奖。音乐系规划为三个教研室即,声乐教研室、钢琴教研室、理论教研室。音乐系学术氛围浓厚,艺术实践丰富,对外交流频繁。近年来,教师有多本专业教学、科研专著面世,3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公开发表,本方向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莅临我处讲学,并且教师与学生的演出经常活跃于校内外舞台,引人注目。近年来,音乐系的办学模式体现为一个重心、三个结合。一个重心是指以本科声乐表演与教学为办学重心;三个结合是指:第一,音乐表演实践与音乐学理论相结合;第二,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第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音乐系的发展规划是力争在今后三至五年内形成一个专业结构相对合理、办学水平较高、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实体,能有一至二个学科品牌在全国同类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中产生较大影响力。
艺术学院下设美术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视觉艺术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专业设置
学科体系
博士点
艺术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并与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和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建“文物学与艺术史”与“广播电视文艺学”博士点。
硕士点
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现拥有美术学(7个专业方向)、设计艺术学(5个专业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3个专业方向)、艺术学(4个专业方向)共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硕士
拥有全国艺术硕士MFA授权单位之一
师资队伍
学院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以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为补充,以深化师资管理制度改革为动力,坚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方针,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队完备、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建一流艺术学院和一流艺术学科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学院共有136人在岗教职工,其中行政教辅20人,外聘员工6人,退休教职工35人,专业教师110人。专任教师中,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科带头人1人,聘任外籍全职教师1人。学院不仅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并聘有一批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主,以兼职教师为辅的艺术学科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美术学专业
以中外美术史为基干课程,为美术史论及美术教育领域培养后备教学和科研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评论、文博艺术、传媒、创意设计、新闻出版等方面发展。主干学科为艺术学、美术学,主干课程有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史原著导读、美术考古。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培养具有艺术设计与创作、研究和教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主干学科为艺术学、文学,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动画专业
培养具有动画专业基础知识和高级技能,能够从事动画设计、创作、研究和教学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毕业生能在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设计、教育和创作研究等工作。主干学科为设计艺术学、文学,主干课程有艺术概论、设计艺术史、素描、色彩、速写、动画艺术理论、动画技术方法,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表演专业
培养具有现代审美意识、演艺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艺术技巧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文化艺术院、团、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厂、学校及相关的艺术部门从事表演、节目主持、教学、研究、管理等实际工作。主干学科为表演学,主干课程有台词、表演、声乐、形体、戏剧史,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培养具备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能在科研机关、高等学校从事影视艺术、影视技术的研究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学科为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学,主干课程有影视编导、视频技术、影视赏析、摄影与摄像,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音乐学专业
培养具有现代审美意识、演艺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艺术技巧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文化艺术院、团、电视台、广播电台、学校及相关的艺术部门从事的相关的表演、教学、研究、管理等实际工作。主干学科为音乐学,主干课程有声乐钢琴乐理、视唱、和声、曲式、形体、中外音乐史,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舞蹈学专业
培养具有综合型能力的舞蹈高等专门人才(舞蹈理论研究、舞蹈教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以及编辑等),毕业生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学校、科研单位、文化(艺术)馆、青少年宫、演艺机构等从事舞蹈理论研究、舞蹈教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以及编辑等实际工作。主干学科为舞蹈学,主干课程有舞蹈史、舞蹈表演、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绘画专业
培养具有绘画艺术创作及艺术学基本素养、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等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工作。主干学科为艺术学、美术学,主干课程有素描、色彩、透视解剖、山水、花鸟、人物、风景技法研究、肖像技法研究。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学院一直坚持教学、科研、艺术创作并重的原则,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近五年来,学院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境外合作研究项目5项;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近40部,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及CISS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2007年5月,学院创办了《艺术》学术刊物。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将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成果合理运用于教学中,针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学院推行了“专业拓展计划”,由学院教师或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导师,以项目制为基础展开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取得良好效果。
发展前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正在积极筹备申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文化产业基地,力争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早日建设成为国内艺术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艺术学院。
参考资料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官网.2021-06-27
师资概况-.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1-12-16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