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村是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梅塘镇下辖村,位于梅塘镇北部,
榕江南岸,与
揭西县隔江相望。聚落呈块状分布,由30个自然村组成。溪南村由后巷、长沟、陈围、溪南大寨、竹巷口、和平市、大园、新寨、油、黄公堀、柑新园、鲤鱼埔、陂头、竹兴围、二房、潭景、东山桥、红头堆、新梅园、老梅园、圩埔、柿脚园、进上、新村等自然村组成。
宋元间,周氏一支从
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移至广东
长乐区,后分迁至此。因村落置建于
榕江县南岸,故名。另因初创村,房屋常遭火,谓此火地,遂以风水五行取榕江南岸用水镇火之义而称溪南,南
潮州话谐音即淋。现由20多个自然村组成,人口三万余。建于明清民国的古寨、古祠、古
庙宇众多,基本完好。有传统制砖瓦工艺。
春节有游神民俗,耍老爷独具特色。历史上有集市大埔圩、和平圩、堤畔圩等。是
普宁市西部第一村,现为中国古村落。
溪南在宋代已有人烟,元明时,周氏一族迁入,随后村落的人文、经济、规模等方面快速发展,明末至
清代,这里已是普宁西部第一大村,周氏成为一方望族,且为临近乃至相邻县市多个周氏村落的发源地。溪南村辖区从最北的后巷到最南的湖埔有3.7公里,从村西新村到村东潭境有3.5公里,全村面积超6平方公里。溪南号称有十里湖泊,村中水脉蜿蜒密布,而连通
榕江县。在这缘水的土地上,自元末历经明清民国,先民陆续创有四十三寨:新村、王厝寨、对臼涵、进上、象爷、宅后、顶寨、埕脚、口寨、东山桥、柿柑园、湖埔、大简庵、二房、红头堆、竹兴围、潭境内寨、潭境外寨、葫芦寨、园内、柑园埔、李厝后、老梅园、新梅园、鲤鱼埔、长堆、龙船、大埔圩、堤畔圩、和平市、大寨、油寮、大路顶、黄公窟、德安里、竹巷口顶寨、竹巷口下寨、陈厝围、长沟、望道、后巷、庵围、大园。这些寨随着现代发展,又拓建新寨、新厝局、新楼局,数量之多,已无法统计。溪南的村域之广宽,村寨分布规模之庞大,人文沉淀厚重之水乡风情。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民居,现代新建有多处钢筋水泥楼房局。
全村总人口23295人,总户数4536户。全村总耕地面积4500亩,下设6个分支部。村民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甘茨、蔬菜。有塑料制品厂、竹草加工等工业,有木雕木刻工艺,有零文寺等历史古迹。梅棉公路贯穿全境,民风淳朴、治安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由后巷、长沟、陈厝围、溪南大寨、竹巷口、和平市、大园、新寨、油寮、黄公堀、柑新园、鲤鱼埔、陂头、竹兴围、二房、潭景、东山桥、红头堆、新梅园、老梅园、圩埔、柿脚园、进上、新村等20几个自然村组成。
有罐头加工、竹帽、塑料等企业37家。村民利用
榕江县两岸盛产
绿竹,大力发展竹篾手工艺制品,单竹帽一项,年产量曾达250万个,畅销全国各地。有传统制砖瓦工艺,至今已近二百年历史。
曾建有溪南电影院,后拆建。有中学1所,小学8所。属革命老区。
村中
春节元宵节有游神民俗活动,其中耍老爷独具特色。有建于明清至民国时的古寨、古祠、古
庙宇众多,基本保存完好。历史上有集市大埔圩、和平圩、堤畔圩,现存最后者即溪南圩。
村西北是发源于
普宁市峨眉嶂山地的
潮汕地区第二大河流榕江南河,水路交通极其便利,
木船由此可直通出海。县道097线梅林-棉湖公路从村中南北贯穿,往南可接入国道238线安池公路。2014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