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摞摞山遗址位于
陕西省佳县朱官寨乡公家洼村东约3公里处的石摞摞山上,五女河自西北绕遗址向东流过,西北、东北隔五女河与
桥山、牛会塌相望,东南跨奶头山沟与奶头山相对,南接石圪土达 土焉与寨山相连。
石摞摞山古城,为距今45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丰富,各类遗迹众多。已发掘的8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房址近20座、灰坑80多个、陶窑数座,出土了可复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200余件。据专家考证,该城址不仅是
陕西省地区时代最早的古城,而且其建筑结构之复杂、完善,形制之清楚,远远超过了中国
北方地区现存的其它同类古城。该遗址的发掘在研究我国古城建筑和古代北方地区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石摞摞山遗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6',北纬38。07。遗址东、北、西三面边缘
基岩裸露,有
柠条锦鸡儿、杂草等植被,遗址内为黄土覆盖,原植有槐树等林木,现被砍伐一空。遗址四周2公里外有王家峁、冯家圪崂、张家洼、公家洼等村落,住居民320户约1200人。
石摞摞山遗址为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坐落在石摞摞山山峁上,山峁一周依山以未经任何雕凿的石块、石片砌成不规则的城垣,长约1000米。现存残断、颓的城垣七段,残高0.5~2.6米。在城垣断处及墙体两侧,散见大量因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从墙体塌下来的石块,城垣内外地势平缓处有大小不一的石堆25处,直径2~5米,高0.8~4米。城垣南段见有平行并存的两段墙体,间距2.3米,内墙长2.1,厚1.1米,外墙对应内墙处开1.42米宽的豁口,两端墙体砌筑齐整,应为该城之南门。在遗址内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普遍存在的白灰居住面三处,均位于平缓向阳的遗址南部,呈一字排开,其中一处位于南部城垣内侧,另两处处于城垣外侧。
遗址地表分布大量陶片,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主,黑陶、红陶、褐陶比例较小,纹饰以绳纹、蓝纹为主,另有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鬲、、钵、瓮、罐等。另见有少量石器如单孔石刀、石斧等。由于自然及人为的破坏,遗址山体水土流失严重,城垣墙体坍塌、风化,遗迹或为
山洪冲刷,或为农民耕植时破坏。目前当地文管部门采取了有偿退耕措施,以减轻耕种及水土流失对遗址的进一步破坏。
石摞摞山遗址为
陕西省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的一处
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堡遗址(见《文博》97年第三期),保存相对完整,对研究史前城市的形成,城垣的建筑方法,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形态等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