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河
桑园河
桑园河为金沙江一级支流,河流发源于宾川县鸡足山镇茅草坪,发源地高程2450m,集水面积为1888km2,河长102.4km,落差1286m,平均比降6.7‰,多年平均流量为4.85m3/s。桑园河从源头由西向东,折转北流市,经宾川坝子,于永胜县片角乡花坪汇入金沙江,汇口处高程1164m,桑园河在宾川县内河长79.8km,永胜县内22.6km。其主要支流有铁城河、瓦溪河、大营河、炼洞河。是宾川县农田用水的总干渠,沿河两岸是宾川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县城金牛镇位于流域的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由于桑园河所处的区域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属云南省有名的干坝子。涉及区域、部门的利益,人为干预较大。
桑园河
桑园河中游的宾川坝,土地肥沃,日照期长,物产丰富,素以“天然温室”、“热区宝地”著称。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冷湖效应和冷空气影响程度较重,气候炎热,生态失调,十年九旱,水资源天然配置不合理。为解决宾川县的缺水干旱问题,流域内先后建有花桥、海稍、大银甸三座中型水库。1994年3月引洱入宾工程通水,设计年引水量5000万m3,可灌溉宾川坝区耕地3867hm2。
流域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加之流域地处西南暖湿气流背风坡谷底,地形闭塞,西南、东南暖湿气流到达此地已成强努之末,气流沿山坡下滑产生焚风效应,水汽量减小,只有在较强的降水天气系统影响时才会产生较大降水,使境内降雨量较同纬度其它地区稀少。并具时空、地区、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1.9mm,为全省降水量最少的县份之一。
径流的变化特征
大惠庄水文站以上的集水面积占桑园河宾川境内总面积的94.7%,是桑园河的主要径流区。由于降水是桑园河径流的主要补给源,河流来水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桑园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4.1%,其中6~9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62.4%,径流过程与雨量过程基本对应,大惠庄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51亿m3,径流模数1.425L/(s.km2)。
1.1 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
大惠庄水文站径流较集中,8~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55.7%。连续最大4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6.7%,出现在7~10月。连续最小4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的6.4%。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0.2909亿m3,最小月径流量0.0103亿m3,汛期与非汛期径流总量的比值为7.5,大于同样补给来源的落漏河(5.9)。充分说明桑园河径流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28倍。
1.2径流的多年变化特征
大惠庄水文站最大年径流量为4.453亿m3,最小年径流量为0.0016亿m3,极值比为2824倍。变差系数Cv是水文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说明水文变量长期变化的稳定程度。Cv值大则说明变量变化剧烈,小则平缓稳定。桑园河径流年际变化较大,Cv值计算结果为0.76,径流的年际变化极不稳定,对合理开发水资源极为不利。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如此剧烈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有蓄水工程、调水工程、电站建设等诸多人类活动影响。
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是反映年径流丰、平、枯变化规律,差积曲线上升段为丰水期,下降段为枯水期,水平段为平水期,由图可知,桑园河1979~1989、1991~1993年为枯水期,1989~1991年、1998~2002年为丰水期,1993~1998年为平水期。呈现出连丰、连枯的变化规律。一次连枯持续时间长达11年,连丰持续时间达4年,平水年持续时间达5年,2004年后有进入下一个枯水期的趋势。
人类活动对于径流的影响
由于大惠庄水文站位于桑园河的中下游,其上游有海稍、大银甸、花桥三件中型水库、宜民海等9件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及坝塘107座,大小水库星罗棋布;其次还有引洱入宾跨流域调水工程;大小电站6个,装机容量为1.34万kw。
2.1蓄水工程
流域涉及宾川县乔甸镇宾居镇州城镇、大营镇、鸡足山镇力角镇和国营彩风华侨农场、国营太和华侨农场、国营宾居华侨农场三个农场。仅海稍、大银甸、花桥三个中型水库的流域面积为1149.4km2,占大惠庄水文站面积73.4 %。对次洪水而言,减少一定洪量。在中小洪水时,作用比较明显。在防洪标准内大洪水发生时,中型水库仍可起拦洪、滞洪的作用,总的趋势是通过水库调度,达到减少下游洪峰的目的;但当超标准洪水发生时,水库为了保坝安全,往往敞泄,很可能产生人造洪峰,使下游形成比天然情况更大的洪水;小型水库与塘坝,其防洪标准较低,除在一定量级洪水下能起削峰作用外,往往会为了水库自身安全而敞泄,也会加大下游洪水。总之,由于大小水库群拦截上游来水,使下游水量减少,同时也改变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现用三个中型水库的建库前后降水量相近年份进行对比分析。1963年海稍水库竣工,对海稍水库建设前后对比分析,1962年大惠庄站降水量为647.8mm,年径流量为1.564亿m3,1965年降水量为661.4mm,径流量为0.927亿m3,由此可知,径流量减少40.7%。1972年花桥水库竣工,1965年降水量为661.4mm,径流量0.927亿m3,1983年降水量为659.8mm,径流量为0.801亿m3,建库径流量减少13.3%。1986年大银甸水库竣工,1979年降水量为541.3mm,径流量为0.924亿m3,1992年降水量为532mm,径流量为0.387亿m3,径流减少58.1%。由此可知,仅上游三座中型及赵村水库的拦蓄,下游水量已减少37.4%。
2.2调水工程
1994年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大惠庄站年径流量有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引洱入宾工程实施前后系列多年平均实测径流对比分析,大惠庄水文站实测降水、径流均有增加的趋势。
由表可知,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大惠庄水文站的径流量比1994年以前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占1994年以前平均径流的176%。径流量增加的原因,除降水量有所增加外,主要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受水所致。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6465亿m3,大惠庄径流增加值却为1.116亿m3,远远大于受水区水量,由此可知,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大惠庄水文站径流系数有所增加。
⑴从大惠庄水文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分析可知,1994~2006年降水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其增加的幅度明显比径流量增加幅度小。大惠庄站1979年~1993年平均降水量570.7mm,1994年~2006年平均降水量为636.1mm,降水量增加了65mm,增加幅度达11.4%。因此为了分析1994年以后径流量增加的原因,需对流域降水径流趋势做进一步分析。
⑵选择人类活动影响前后降水量相似年份进行对比分析,在降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径流量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大惠庄水文站在1994前的1962年~1968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49.5mm, 与1994~2006年降水量636.1mm基本相同,前者平均径流量为1.725亿m3,径流系数为0.17,后者平均径流量为1.756亿m3,径流系数为0.18,由此可知,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大惠庄水文站的径流系数具有增加的趋势。
2.3电站建设
桑园河流域已建电站6个,装机容量为1.34万kw,虽然大惠庄水文站实测的径流已包含电站尾水及经水库调蓄和工农业用水后的回归水,在主要行洪河道上兴建电站蓄水,上游发生壅水现象,下游河道发生冲刷,一方面使河道内水面线发生改变,一方面缓慢地改变河道的形状,对水文规律产生影响。
3结论
⑴桑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8~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55.7%。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6.7%,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28倍。
⑵径流的年际变化不稳定,最大年径流量为4.453亿m3,最小年径流量为0.0016亿m3,极值比为2824倍;变差系数Cv值为0.76,水资源不稳定的年际变化对合理开发水资源不利;桑园河的年际变化呈现出连丰、连枯的变化特征,一次连枯持续时间长达11年,连丰时间4年,2004年后有进入下一个枯水期的趋势。
⑶上游的大小水库群拦蓄37.4%的上游来水,在降水量小的年份,除满足上游水库蓄水外,经常出现无水可用的现状。降水量较大的年份,除满足水库蓄水外,以电站用水、农灌回归水的形式下泄至下游河道,改变了径流的时空分布。
⑷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桑园河径流比多年平均值偏大34.2%,主要原因除降水量有所增加外,径流系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对解决宾川县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桑园河
径流的变化特征
人类活动对于径流的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