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琏,男,1946年8月生于武汉市,现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教学专业是理学生物科学类,主要课程包括《分子生物学与遗传改良》《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和《遗传学理论与实践》。郑用琏的学术生涯始于1964年至1970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的本科学习,1978年至1981年在
华中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64-1970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1978-1981华中农业大学年获硕士学位1986-1989年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赴泰国Kasetsart 大学,
加拿大Manitoba 大学,
斯里兰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院,
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和美国Wisconsin大学,A\u0026M大学,Oregon州立大学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合作研究, 并作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生物技术顾问赴
朝鲜进行讲学和培训科学家。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理论攀登计划,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引进国际先进科学技术计划(948),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等研究课题30项。科研积累主要体现在:(1)分析了玉米CMS线粒体DNA的遗传多型性、建立了胞质分类的生物技术体系;成功地构建了高质量的mtDNA的BAC文库,
克隆到由atp9三个区段嵌合重组形成的S胞质育性候选基因orf77,并证实了orf77在不同核背景下的表达差异和
转录起点,提出了orf77所在的DNA区段双向转录对
雄性不育表达调控的分子模式;发现了orf77胞质育性候选基因mRNA的高频率编辑现象与育性表达的相关性,为最终阐明玉米S组CMS的育性机理提供了证据。(2)在绘制高密度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基础上,定位了CMS恢复基因Rf3、品质基因Du和与
杂种优势相关的QTLs,并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完成了Rf3/rf3的近等基因系选育,和基于MAS技术的优良杂交种改良版的选育。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完成了我国
中国西南地区玉蜀黍属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型性评价;建立了云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基于MAS技术构建了156个衔接式单片段
导入系的群体,为玉米的功能
基因组研究搭建了重要的材料平台。(3)利用Mu转座子构建了近7000个插入突变体库,从中获得一个高Lys隐性突变基因o16, 并将其定位在8.09bin的
位点上,与o2基因聚合后使籽粒Lys含量较普通玉米提高了3倍,研究了o2基因内的不对称交换导致了玉米的异雄核
受精卵现象。(4)采用cDNA芯片和SSH技术开展了
玉蜀黍属S-CMS,抗丝黑穗病,耐盐,耐铝毒,耐渍,玉米千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揭示了相关性状的基因表达谱,发现并验证了部分重要的功能候选基因。采用与
禾本科模式植物水稻的比较
基因组研究策略,探索了定位与
克隆重要玉米功能基因的新途径。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含在读)共48人。发表学术论文6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3年被评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1项。
代表性论文: H. Lu, Zheng Yonglian .1994.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ocal varieties of maiz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II.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18 isozyme loci within and among local varieties and exotic populations of maize.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crop Improvement .IFS. Sweden.P33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