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重庆市
北碚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 ;邮编:400715 1977年西南
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现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重庆市遗传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在
番薯上有系统、深入研究,主持成立研究成36项成果通过省市级以上鉴定,发表研究论文75篇,出版著作5部,译文24篇,主持育
成渝铁路苏1号、渝薯34、渝薯20、
渝苏303、渝苏297、渝苏76、渝苏30、渝苏183、渝苏151等甘薯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为社会新增产值15亿元。为“遗传学”硕士点负责人,讲授“现代值物育种论”等课程。有11项成项分别获部委、省市科技进二、
三等奖,并获
四川省首届青年科技奖和“八五”立功奖章。
国际植物有性生殖研究会会员、
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甘薯品种鉴评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遗传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重庆市农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作物学会理事兼薯类专委会主任、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委员。
1.
番薯遗传育种;2.甘薯新品种推广;3. 甘薯加工与开发; 4. 研究生招生专业:遗传学
完成科研的项目30余项; 在研项目 7项;通过鉴定成果 23项;获奖 20多项;育成品种 甘薯高淀粉新品种“
渝苏303”等 8个发表论文20多篇
一种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褐化甘薯的方法,排名第五.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5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