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于2015年7月成立,由原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2004年6月16日-2015年7月17日)的中文系、传播学系和音乐系,及新调入的哲学、历史学科组建而成。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
山海关区北洋铁路官学堂”、“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
成都市,(
峨眉山市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
竺可桢、
茅以升、
林同炎等43位院士,
姚桐斌、
吴自良、
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优秀人才。
学院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新闻传播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史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
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电影)、艺术(音乐)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
汉语言文学、传播学、
广告学、
音乐表演4个本科专业。
学院在编教职工90余人,教授20余名,副教授4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或副理事长3名,省级学会副会长或副理事长6名,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名。同时,学院还聘请了5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和客座教授。
学院含中文系、
传播学系、音乐系、哲学与历史研究所4个教学科研单位。设有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
比较文学与当代
文化研究中心、影视文化研究中心、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德奥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汉语诗歌研究中心、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泰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中心(基地),并有语言学实验室、传播与影视实验中心、音乐教学实践中心等3个实验室。
传播学系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