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指出,在
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政府的角色在于调整个体之间的初始资源分配,其他问题则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这一
定理强调了市场对于实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性,即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都能够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得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阐述了一种观点,即在特定条件下,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达到平衡。这一定理表明,分配与效率可以独立考虑,任何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都能够获得市场的支持。此外,第二定理还提出,我们期望的社会资源配置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并借助市场力量来达成。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反映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另一方面决定不同参与者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
当所有参与者的偏好呈凸性时,总能发现一组价格,在这些价格下,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对应于适当的商品禀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位于契约曲线上。契约曲线是两条效用曲线的公切线,因此其上的配置是稳定的——市场均衡。若存在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并非市场均衡,则该点必然不在契约曲线上。由于帕累托最优的定义,契约曲线外的点均为不稳定状态,即非均衡状态,这就产生了矛盾。由此可知,帕累托最优的配置必定存在于契约曲线上,因此任何帕累托最优状态都是市场均衡。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由
英国经济学家
托马斯·霍布斯和
阿瑟·庇古在20世纪20年代创建。庇古在其著作《
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概念,并倡导国民收入平等化,同时发展了效用基数论等相关理论。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指出,无论初始资源配置如何,分散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
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这种均衡必然是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即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