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介村位于
灵石县城东十三公里,东邻绵山旅游风景区3公里,距华夏名宅王家大院2.5公里,距
大运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108国道横贯村西。全村710户、人口2200人。耕地面积4400亩。旌介村文化历史悠久,其村名因旌表春秋五霸重臣
介子推而名。
介子推庙遗址距我村2公里,村东为商代古墓群,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区。旌介村是灵石县唯一的平川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水资源丰富。中日合资山西天石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环保煤矸石发电厂)征用旌介村土地,投资1亿元的宏源国际五星级大酒店位于旌介村。天星煤气、电厂供热管道途径旌介村。
过去有“全村古槐13株,枝叶茂盛壮村威”的描述,村内只有古槐1株。据申钰先生记载: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常在村内驻扎,少时几百,多则千余。为解决生火做饭问题,不得不拆庙伐树。老百姓的私产一概不动,只有砍伐村内公树,于是古槐先后被伐。现有古槐一株,在村西王世富门前。树高约10米,树径1米多,中空。树冠凋零,枝损叶疏。树龄267年。因此槐年深日久,人们便把这株古槐附近的院落叫成“槐树院”。二00八年
晋中市人民政府,将此树列为“保护古树”。
“介子推者,姓王名光”。(《灵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版——引西汉·
刘向《
列仙传》)。“
春秋时
晋国大夫介之推(亦称介山之推,又作介山之然)隐于介山,以地名为氏,后简为姓介”。(《中国姓氏大全》、
北京出版社)“讳之推。子推,其字也”。(张腾芳《增修介庙碑记》)
灵石县旌介村人。介子推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36年(
周襄王十六年,
晋文公元年)。子推自幼聪明勤奋,拜在名师伯子常门下习文练武。没几年便博通经典,熟练武艺,成为德才双馨闻名遐迩的贤人。
晋献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
介子推被封为晋大夫,跟从公子重耳。献公宠幸
骊姬,因骊姬欲立其子
姬奚齐为太子,于是进谗言于献公,欲杀公子重耳。重耳携数十人从蒲子(今
交口县蒲依村)出逃,“经曹过卫,之楚之秦”。在
曹国地界,重耳衣食无着,饥渴难忍,子推割股奉君,一直跟随重耳十九年,周旋艰难,不避其身。公元前636年,重耳复国即位,是为
晋文公。文公赏从亡者,子犯之辈,贪冒大功,“唯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为不与子犯之辈同流,子推偕母归隐于故里——今
灵石县旌介村。晋文公多次寻找,
介子推与母、妹复入林深之处藏身。
秦文公亲往,使人四处喊叫,不得其应。又听信谗言,举火焚林,以冀其出。竟不听,与母、妹俱抱木而死。相传,晋文公焚山是在旌介村举火,着火点距村庄只有1里之遥,后人便把这片田地称作“烧荒地”。大火焚烧,三日方熄。介子推母子身栖巨石,臂抱古柳,脚蹬
欧黄栌,口衔芦子草,对周边呼喊缄口不应。后来,人们便把介子栖身的大石头称作“忌板”。柳枯生柏,一大一小,双株并列,恰似子推母子的化身,称为“子母柏”。黄栌长在“烧荒地”,至今半枯半荣,是大火焚烧所致。芦子草叶片上有牙痕,乃痛极撕咬所致。
介子推母子遇难,
晋文公痛悔不已,但大错已成。于是在其故里——今
灵石县旌介村对介子推进行旌表,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并“环绵上为之田”。由此“旌介里”得之村名,意为“旌表介子推在其故里”。“旌介里村”一直延用二千余年,直至清末民初,人们为了使用方便才逐渐去掉“里”字,简称为“旌介村”。介子推在国家危难之时,毅然选择跟随重耳出亡;在重耳饥饿至绝的关键时刻,“割股奉君”舍身救主;在重耳返国为君之际,悄然离去。不居功,不邀宠。这种直面艰难困苦的胆气,勇于牺牲的精神,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品节,实属千古罕见,人们怀念
介子推,于是旌介、
马君武等十八村公议,在介子推遇难的地方立庙祀之。当地人称之推为“介神爷”,其庙叫“介庙”,俗称“神林庙”。所焚森林称“神林”。神林复苏后,较前更加郁葱,“介庙神花”、“介庙松涛”为
灵石县八景之一。介庙、介墓香火日盛,经历代修渐成规模。文人墨客过往凭吊,题句感怀,地方十八村纠首在这里办公。七月十三为介神爷生日,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举办庙会——公祭介神爷、赶集、唱大戏。
中华民国,石廷祯等创建介灵高校。介庙逐渐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传介神爷相当灵验,人们在介庙求神问卦,灾祷雨均有所应。“其生也,有辞禄去乱之洁;其死也,有泽民润物之惠”。宋
元丰元年(1078年)天大旱,
赵顼皇帝设坛祭天祈雨,
介子推显灵,中原大地普降甘霖。宋神宗为之感动,下旨追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南
屈原北介子,忠孝楷模,千古并称。介子推生于旌介,隐于旌介,死后旌表亦在旌介,是旌介人的骄傲。
清明节前二日为
寒食节。谚云“先寒节后清明,一百五日在当中”。寒食节乃介子推忌日,从寒节到清明,介庙周边之民连续三日不举火,以祭介子推母子蹈火焚身之壮举。灵石东乡——介子推故里祭祀祖宗上新坟(族中上年有人去世,谓之新坟)也在这一天,这是介子推故里特有之俗。缘自人们对这位乡贤的崇敬和怀念,由祭奠
介子推推而广之,相沿成俗。包括
介休市在内全国均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独灵石东乡人扫墓是在清明前两天(新坟寒节上,旧坟一百五日上,同族的坟合族人只能去一次)。扫墓之日,合族男丁聚齐到坟地对祖宗烧香膜拜,焚烧冥币、插旗幡(也叫翻身旗)、添土、栽植松柏树。礼毕,在其坟茔
柏树折枝,插己大门,意为荫祖宗之恩德,趋邪扶正,人财两旺,常青不衰。相传,介母属兔,子推属蛇。因而,在寒食节,各家还必备面食“
蛇盘兔”。“蛇盘兔”蒸制大小不一,多寡不定,居家所属成员每人至少一个。对远走他乡之人,也设法给捎去,还作为一种珍贵的礼物馈赠他人。谚曰“蛇盘兔,必定富,要想富,敬祖父”。
魁星楼位于龙天庙东南侧,外弯道中部。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占地50平米。三层洞式楼阁,高达20余米,为本村标志性建筑。底层为砖砌十字形瓮门,是早年本村出入四方的通行大道。瓮门上方东西南北各嵌石质匾额一个,东书“集翠”,西书“波”,南书“秀”,北书“壮观”。意为斯楼集绵峰之翠,潆泉池之波,毓天地之秀,壮余村之观。不仅与周边环境相谐,且隐喻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顺石阶登临瓮门顶,四周建有造型简朴的砖砌花栏。与花栏相隔1米的走廊里,由粗壮的圆形木柱,宽厚的横梁,可开启的隔扇门窗,构建成壮丽的方形殿堂。殿堂内塑魁星,赤发蓝面,跃身翘腿,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严肃的面孔,庄重的姿态,标点着状元的中试者。再从二层攀登木制楼梯登临三层。四角的通天木柱和雕刻精致的木围栏,构成了整洁的瞭望平台。伫立平台格外凉爽,远眺四周,全村风光一览无余。矗立在楼顶的宝鼎祥光辉映,分外引人注目。楼角的飞檐挂铃在微风吹拂下晃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响。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间人为损坏,
魁星楼毁坏惨重。2005年7月村委投资16万余元重修。重修以后的
魁星楼“四门洞启,八窗玲珑,栋宇如鸟革之峻起,檐阿似翚飞之轩翔”,宝鼎高耸,祥光四射,瓦作琉璃,金碧辉煌,风采更胜往昔。
1976年,村人杨熙如在村东沟沟道挖掘土窑洞时发现古墓葬一座,考古发掘把这一古墓编为3号墓,出土了十余件青铜器,经鉴定为商代墓葬。1985年元月,省考古研究所对周围500米范围进行了科学钻探发掘。发掘墓穴2处,分一号、二号墓。一号墓室一三棺,一男二女,并有殉葬一人、一狗,狗颈上系有铜铃,骨架保存完好。发掘铜器、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共51件,有、、爵、鼎、卤、等不同物品。二号墓一椁两棺,分男女主人,并有殉葬奴隶骨架1具。发掘随葬器物有
青铜礼器、青铜兵器、玉器、骨器和陶器87件,还有炊具数件。其中
铜爵23件都有铭文,铭文分别为“丙”19件,“亚羌”2件,“天”2件。经专家考证,认为这里应为与
商朝王朝有较为密切联系的“亚羌”族“丙”方国所在地。墓主为其统治者。86年,又发现从商代到汉代的墓葬54座,并发现规模较大的粮仓和车马坑。六座粮仓可储粮50万斤,足可供5000人食用100余天。专家由此推定旌介附近存在着大量定居生活的人群。
秦汉界休县城即在这一范围。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
旌介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属于殷商文化的一个分支,墓葬和出土器物大部分表现了较强的殷商文化传统。大约为
文丁时期。从出土青铜器看,没有较高的技术工艺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说丙国已经掌握了较高的铸造工艺,那么技术的先进必然是依靠强大的国力,而当时国力的强盛必然依靠发达的农业水平,所以从青铜器工艺水平推断,这里的社会生产水平一定与
商朝王朝接近。这个小国家拥有相当充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旌介地处两山之间,位置险峻,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军事据点。可见旌介青铜器的一大部分应当是在
殷墟定做的。1986年站探发现的从商代到汉代墓葬54座,有规模较大的粮仓6座,说明旌介及其附近地区食物资源的供给在时空范围内有一定的不平衡和非连续性。这种储备型的生存方式以及一些有烟青铜器的多次补铸行为,可以推定晚商至
西周早期,旌介村附近一定存在着相对稳定的过着定居生活的人群。从六座粮仓的距离看,无疑是为了满足军事屯粮。以每人每天食粮1公斤计,可以推出屯军有4000-5000人。粮仓以及车马坑的发掘,说明在墓地周围一定存在着一个文化积淀丰富的晚商遗存,有望通过今后细仔的考古工作来揭示这个部族的更多内容,也为研究晚商政治构架、军事布局及民族融合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数量较多且类型丰富的出土青铜器,为研究旌介一带商代晚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