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原名
牤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牯岭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千米,是一座山城,也是
庐山的中心。
牯岭分为东西两谷,地势平坦,有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牯岭街是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岭西麓,依山而建。
牯岭街三面环山。一面峡谷,东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为牯牛岭,北临
剪刀峡豁口。站在
街心公园。可以眺望九江古城、
长江玉带,为休闲、消遣、娱乐的理想场所,也常是
庐山旅游者的首到之地。旅客可在此安排住宿,选择游览路线,选择导游团体等一系列活动,既为即将游览作准备,又解决了食宿的后顾之忧。
牯岭街商店鳞次栉比,有邮局、银行、电影院、大会堂等,有接待国际国内旅游者的
庐山大厦、云中宾馆、芦林饭店等,共有宾馆饭店、招待所、休养所30余处,还有西式别墅1400余栋,拥有接待旅客的床位13000多张,其中高档床位380张,仅1983年就接待了中外旅游者220万人次。
牯岭的街区经过严格的规划,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溪水潺潺,绿树成荫,遮天蔽日。上千栋欧美各种风格的别墅、教堂、宾馆、饭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叶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号称东方瑞士。
弧形的半面街道牯岭正街上,各种商店、酒楼、舞厅鳞次栉比,夜间灯火通明,霓红闪烁,游人如过江之鲫。宛如山下的繁华都市。中段的
街心公园,恰临剪刀峡豁口,是清晨看日出、白天凭栏远眺
长江或观赏云海,入夜欣赏牯岭、九江上下两城万家灯火的绝佳去处。
2,从
南昌市方向出发:沿京九高速,星子下高速经环庐山公路便可达;
九江三里街(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支队对面)或十里大楼(半小时可达,每15分钟一班,早6:00---下午18:00)
牯岭和芦林一带原是明代的禁山。1411年
朱棣敕封天池寺,这一代都在禁区之内,严禁采樵放牧。因此原本
森林覆盖率较高。
1886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
李德立(1864年-1939年)上庐山,看中了这里的凉爽气候,打算在牯牛岭长冲(东谷)租地建别墅,招徕外侨上山避暑。1895年,李德立从
中原地区官府得到租契,开始把这里逐步开发为避暑胜地。并根据英文cooling(清凉)的音译,把
牤牛岭简称为牯岭。这块避暑地由董事会和类似
租界工部局的牯岭公司房根据《牯岭约法》进行
行政管理。编号出售土地,征收捐税,派设警察,进行市政建设。在此配合地形和
水系规划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设立路灯,沿河滩种植了上万株树木,规定每号3.7亩的土地只准盖一幢别墅,保证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形成溪水潺潺,绿树成荫,一派田园城市风格的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1904年又签订了推广租地合约。此后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以及
中原地区各界人士,竞相到牯岭兴建避暑别墅,到1928年别墅总数达712栋。其中属于外国人的有518栋,属于中国人的有194栋。宛如
万国建筑博物馆。每年夏天,从长江流域各省来山上避暑的外国人越2000人,其中仅英美两国传教士就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也有约1000人。在同一时期均由西方传教士开发的中国几大避暑胜地中,以江西牯岭的规模最大。其次是河北
北戴河区、浙江莫干山和河南鸡公山。规模较小的还有福建鼓岭(英文:Kuliang)等。
1935年12月30日,中英就交收牯岭避暑地达成协议。1936年元旦,
中原地区政府正式接收这一避暑地。
用
胡适的话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1895年至1920年间,以李德立为首的基督教势力一时甚嚣尘上,泛滥起来,
庐山上仅教堂就有13座,教会派别16个。每年夏季,基督教传教士云集庐山,常达数百人。这些教会组织或举办讨论会,或开办培训班,或商议教会事宜,或传输宗教信义,或创立学校、医院和慈善机关,将宗教的
触角延伸到庐山的每一个角落。
东谷南面不远处的芦林避暑地由俄国东正教会开辟,规模较小。1919年租给
汉口俄租界。1924年连同汉口俄租界一起被
湖北省政府接收。1929年转归
江西省庐山管理局。1955年拦水形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水库(
芦林湖)。芦林一号是1961年建造的毛泽东别墅。而今是庐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