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条约是继1890、1893年《中英藏印条约》及续约之后,
英国强迫清西藏地方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签订背景
概述
1903年11月(光绪二十九年九月)英国发动第二次侵略
西藏地方的战争。1903年,英军
上校荣赫鹏率领的近万人的武装使团从
印度、经
锡金王国由
亚东县进入
西藏自治区,一路进攻。1904年4月11日到达
江孜县。达赖13世下令西藏军民抵抗,江孜境内16岁至60岁的男丁被紧急征召抗英。
藏军以劣势武器在宗山城堡与围攻的英军激战,损失惨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卫宗山城堡的最后的藏军不愿被俘,全部跳崖。8月占领
拉萨市。今天,江孜宗山抗英遗址已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次侵藏战争
为了打开西藏对
英国关闭的大门,1904年,英军
荣赫鹏上校带领一支远征军翻过乃堆拉山口开始了对西藏的入侵。在江孜,英勇的藏民与侵略者打响了一场江孜保卫战,激战过后,江孜失守。
1902年6月,英国驻哲孟雄的政治专员怀特率英军百余人侵入西藏甲冈地区,强行驱逐该地
藏族居民,拉开了英 军第二次侵藏战争的序幕。1903年10月,
女王陛下政府正式批准
英国军队进占西藏江孜和
拉萨市的行动计划;10日,英军万 余兵力集结完毕。12月11日,英军司令官麦克唐纳
少将亲自率领1150名英军精锐部队,携带野战火炮和马克沁机关枪 等先进武器装备,由则里拉山口进占仁青岗,于14日一举占领春丕村(由一名游方僧人发现并命名,
藏语里的意思是“暖和的地方”。)一带的边寨要地;并在此进行休整,准备对
江孜县发动进攻。在此期间,装备简陋的
藏军死御强敌,毙伤英军官兵多人。但
驻藏大臣裕钢却下达了“沿途地方文武官,只能理阻,不准与 英兵生事”的阻战命令,使藏军失去了一些有利的歼敌战机。
1904年3月,驻占春丕的
英国侵略军完成了进攻江孜的准备。4月初,麦克唐纳
少将亲自率英军4个工兵连、3 个半步兵连及野战救护队等,开始进攻江孜。在接近曲眉仙角藏军阵地时,英军包围了1500名藏军防御部队,限令藏军在 15分钟内缴械投降。藏军前线指挥官莱丁严辞拒绝投降,率领官兵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下,用手中的大刀、
长矛、铁叉等简陋 武器与侵略军进行殊死的白刃格斗,终因寡不敌众,伤亡千余人之后向江孜方向撤退。但在此次战斗中,
藏军浴血御敌,“没 有一个向敌人屈膝投降”,充分显示了
藏族人民誓死保卫祖国领土的坚强决心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4月5日,英军继续向
江孜县方向进犯。藏军组织多支小分队,沿途袭扰英军;当地的藏族群众也纷纷拿起武器,参加 抗英战斗。他们有时穿上翻面的羊皮袄,混在羊群中引诱敌人来抢羊,然后突然对敌袭击。4月13日,
英国侵略军终于攻占
西藏自治区战略重镇江孜,并对该处的
寺院和村镇大肆劫掠。江孜失守后,达赖立即动员各地藏民组织武装民团,向江孜一带集结,以图阻止英军向
拉萨市方向进犯。5月7日上午,英军集中兵力向由
藏军设卡驻守的战略要冲卡若拉(今天
卡若拉冰川一带)发动进攻;藏军和民团依靠 有利地形,顽强抵御,激战4小时,毙敌18名,战至下午因力量不支而被迫后撤。
当英军主力进攻卡若拉而
江孜县兵力空虚之时,西藏民军组织了1500人,进行了江孜反击战。5月5日拂晓前,藏 军出其不意地向英军营地发起突然袭击,给英军以一定的杀伤。天亮后,英军以优势兵力进行顽抗,藏军被迫后撤。江孜的反击战,使
女王陛下政府感到恐慌。6月中旬,英军向江孜派遣连运输人员在内共计11500人的增援部队,于23日抵达江孜。在江孜附近的西藏民军继续与获得增援的江孜英军进行顽强的攻守战斗,于7月上旬被迫后撤。
英军完全占领整个
江孜县地区后,即于7月中旬组织发起对
拉萨市的进攻,于8月3日侵入拉萨,随即对包括
布达拉宫在 内的拉萨全城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抢劫,无数的珍宝、文物和宗教文献等几乎被劫掠一空。
第一次侵藏战争
早从1624年开始,西方的传教士就从
印度偷偷越境进入
西藏自治区地区,以传播宗教为幌子收集各种情报,为侵略西藏 做准备。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
女王陛下政府着手策划侵略西藏的阴谋。1884年,一支
英国军队从
锡金王国偷偷侵入西藏;1886年,
英国又出动军队在西藏亚东以南的边境地区,对西藏地区进行武装骚扰。1888年2月,在经过周密 军事准备的情况下,集结在藏印边境地区的2000名英军,在
尤里西斯·格兰特将军的指挥下,向由
藏军驻守的西藏龙土(今天被印度占领)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面对英国侵略军先进的枪炮,西藏爱国军无所畏惧,依靠地形的条件,用火枪、刀矛以及石 块,连续打退英军的多次进攻,击毙击伤英军100多人,但终因装备低劣而不敌,接连败退。龙土、纳塘(那塘)、对邦等地先后落入英军之手。
腐败的清朝政府惧怕英军发起更大的攻势,下令撤除支持藏军抗英的清朝中央政府
驻藏大臣文硕的职务,命令藏军向 后撤兵。1890年3月17日,中国代表、驻藏帮办大臣
升泰与
英国代表、
印度总督兰士丹在印度的加尔各答签署了《中英 会议藏印条约》;1893年12月,双方又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款》。从此,英国的侵略势力开始伸进
中原地区的
西藏自治区地区,为其进一步侵略西藏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是,西藏群众强烈抵制这两个条约,坚决阻止划界,并坚持越过英印政府私自竖 立的
界碑,到原来的牧场放牧。
但是,侵略野心巨大的英国侵略者并不满足于上述两个条约中规定的在藏权利,而是在西藏边境地区不断制造事端,进行挑衅。为解决高原的运输以保证侵略西藏的大规模行动,
英国方面动用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抢修了
尼泊尔、
不丹、哲 孟雄与中国西藏接壤的多条战略通道。
签订过程
1903年,英印
总督第一代凯德尔斯顿的寇松侯爵乔治·寇松派政务司
上校荣赫鹏、
锡金王国政治专员怀特与
中原地区方面谈判中国西藏与锡金边界问题。谈判无法达成协议后,荣赫鹏借口:一、
西藏自治区代表拒绝和英国使者谈判,二、中国方面未派出有适当地位之代表,三、中国方面遇事迁延不决,四、藏方已从事战争准备,五、两英国人被藏方逮捕入狱,提出了向西藏进兵的计划。随后,
女王陛下政府批准了向西藏江孜派兵的计划。1903年12月,约3000名
英国军人在荣赫鹏的带领和
拉姆齐·麦克唐纳少将的指挥下,侵入中国西藏。
装备着精良现代化武器的
英国军队沿途受到装备
火绳枪、
弓箭、
腰刀的西藏军民的顽强抵抗。英军施展欺骗和杀戮手段,一路屠杀、抢掠,于1904年8月3日进入
拉萨市。
土登嘉措连夜出逃,去往中国内地,出走之前下令由甘丹赤巴洛桑坚赞
摄关政治。在
荣赫鹏和英军的威胁之下,在荣赫鹏提出的条约草稿八条的基础上,英方和西藏地方政府经过“谈判”拟定了《拉萨条约》稿。1904年9月7日在
布达拉宫,荣赫鹏等7人代表英方签字,甘丹赤巴洛桑坚赞、噶伦、三大寺代表、
西藏地方官员会议代表代表西藏签字。当时荣赫鹏要求
清代驻藏大臣有泰在该条约上签字,但有泰被秘书人员劝止未签。
清朝外务部见到该条约之后,认为有损
中原地区主权。首先将《拉萨条约》英方批准的250万
印度卢比由清朝中央代西藏地方偿还。1904年12月,清朝派
唐绍仪赴
印度和英方商谈改约事。1906年4月27日,中英签订《
北京条约》,承认《拉萨条约》作为《北京条约》的附约,规定“
英国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一切政治”。第九款第四节的各项权利“除中国独能享受外,不许他国国家及他国人民享受”。
荣赫鹏强迫西藏甘丹寺长罗桑坚赞签订《拉萨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为:
①除
亚东县外,增开
江孜县、噶大克为商埠,许英国分别派员监管商务。
②赔款250万
印度卢比,分75年缴清,赔款未缴清前,英军占领春丕。
③自
中原地区与哲孟雄(今
锡金王国)边界至
拉萨市的
防御工事一律拆除。
④除经
英国事先同意外,
西藏自治区土地不得让卖、租典与任何外国;西藏一切事务不准任何外国干涉;任何外国不准派员入藏;西藏的铁路、道路、电线、矿产或其他权利不得让与任何外国或其臣民;西藏各项进款,或货物或现金不许抵押或让与任何外国或其臣民。
历史影响
《拉萨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坚持不予批准,并要求修改条约。1906年4月27日,清外务部侍郎
唐绍仪与英国驻华公使萨道义签订《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正约6款,主要内容为:双方承认将《拉萨条约》附入本约,作为附约;
英国永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
西藏自治区一切政治,
中原地区应允不准其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