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泰(?—1892年),字竹珊,卓特氏,蒙古正黄旗人,
大学士富俊之孙。升泰颇有政声,曾出任过山西汾州
知府,河东道道员,
浙江省按察使,
云南省布政使等职。
1890年(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3月17日,驻藏大臣升泰被迫与英军签订了屈辱的《中英藏印条约》八款,因“失信藏蕃,见好
英国”而成为全国人民眼中的卖国贼。
1881年(光绪七年),清廷与
俄罗斯帝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按条约规定,中国虽然收回了伊犁,但仍然割让了大片领土,因此该条约仍然存在不平等的因素,并且还成为沙俄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的借口,在这关键时刻,担任云南布政使的升泰因为熟悉洋人情况而被派往新疆办理勘界事宜。到任后,升泰一面派员分别分勘西北、西南边界,一面安抚百姓,兴筑城池等,为分勘事宜做了很多事。
后来,由于升泰与新疆当地的军务大臣
金顺总是发生意见分歧,而升泰为了避免争执,遂借口生病起程返京。清廷遂以“擅自回京,玩忽职守”罪欲严办升泰与金顺二人,后念及边疆紧要,正是用人之际,才从轻发落,将二人革职留任。升泰后来接任乌鲁木齐都统,在新疆的勘界问题上,尽其所能地维护了祖国的领土主权。
1884年(
光绪十年),英侵略者又将魔爪伸向了我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
青藏高原。两年后,英军派军队集结西藏亚东地区以示威胁。
清朝驻藏大臣文硕被
西藏自治区军民誓死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的
爱国主义行为所感动,他不顾清廷的多次谕诏,也立场坚定地对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坚决予以抵制,然而,文硕的爱国行为却遭到了卖国投降的清朝廷严厉斥责。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升泰受命任驻藏帮办大臣,经过查阅历史资料,升泰也认为日纳宗历来属于西藏境内。但一味消极退让的清朝却一再下谕令文硕、升泰等撤去土隆关卡,升泰无奈照办。这无疑助长了英侵略军的嚣张气焰,紧接着便导致了1888年3月英军的第一次武装入侵
西藏自治区的战争,西藏军民因寡不敌众退守春丕谷,而腐败的
清朝却在这紧要关头将文硕革职。升泰则接任了文硕的职位,奉谕对西藏军民的反抗活动加以约束。
同年11月,升泰由
拉萨市起程前往边界地区与英政务司保尔举行会晤,在会晤期间对英方提出的赔偿军费,开放
江孜县、
帕里镇等地区的无理要求给予了严正的拒绝,谈判由此破裂。但升泰的努力并没有最终保住藏哲边界,1890年(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3月17日,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侵略者的双重压制下,升泰终于被迫与英军签订了屈辱的《中英藏印条约》八款,按照
英国侵略者的要求划分了藏哲(西藏—锡金)边界。这一条约的签订立刻在全国特别是
藏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升泰也因“失信藏蕃,见好英国”而成为全国人民眼中的卖国贼,遭到了
西藏自治区人民群众的唾骂和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