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丛书名: 现代中国文学史论丛书
平装: 26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9063318
条形码: 9787309063318
商品尺寸: 22.4 x 15.2 x 1.6 cm
商品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张新颖,男,1967年生,山东招远人。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2002年任釜山广域市大学交换教授,2006年任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等多种奖项。
内容简介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是2001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的一种。今蒙复旦大学出版社厚意,印行修订版,我想借此机会感谢贺圣遂先生、孙晶女士和社中其他诸位朋友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其情其谊,并不只在于《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的出版和包括《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在内的这套“现代中国文学史论丛书”的出版。我这本书的所谓修订,其实只是少数地方补充一些论述、改动几个字句而已,原来的面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媒体评论
张新颖这部著作在理论上的创新与个案研究上的突出个性,无疑是对当前比较文学领域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疲软状态的一次整体性提高。著作消解传统以西方为中心的所谓“影口向研究”的方法,创立出“中原地区现代意识”这一概念,并整合了其与世界格局下各种现代意识的平等对话的历史,使中国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创作思潮不再被看成是西方文化的接受体或派生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思路。其行文流畅而达意,资料丰富而扎实,论述新颖而不饰,均略而不述。
——陈思和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极少数优秀博士论文中的一部。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站在对“全球化”问题的较为透彻的分析立场上,弃通常所使用的“冲击一反应”模式,从文学的角度,描绘出近代以来“外来”与“本土”因素交相作用而产生的现代中国的“现代意识”的复杂状况。这样相当深入的描述,是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原地区新文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向前又推进了一步。它的学术价值,也由此得到确立。这部著作充分显示了作者清晰的思辨能力和敏锐细致的文学分析才能。在今天的年轻一代学人中,能这样把两方面的才能结合在一起的,并不多见。
——王晓明
目录
导论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基本状况
第一章 中国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原有文化资源的考掘和重造——章太炎的极端性思想实验
第二章 现代意识与个体性承担——王国维寻求“慰藉”的精神简历
第三章 主体的确立、主体位置的降落和主体内部的分裂——鲁迅现代思想意识的心灵线索
第四章 中国新诗对于自身问题的现代焦虑——从20年代到抗战前夕
第五章 都市的感官和现代意识的“病之花”——20年代后半期到30年代前半期上海市的都市文学
第六章 日常生活的“不对”和“乱世”文明的毁坏——张爱玲创作中的现代“恐怖”和“虚无”
第七章 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
第八章 学院空间、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现代主义诗群
第九章 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40年代
附录 论台湾《文学杂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
主要参考书(篇)目
原版后记
新版后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媒体评论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