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
山西省(今
运城市)人,
河南省(今
洛阳市)人两种历史记载。生于
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年),卒年已不祥,大概是在
后梁初年。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
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
华阴市尉。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代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出身贫寒,备尝艰辛。
咸通十二年(871)中
进士。由于时局动乱,他在
长安滞留很久,才补得
华阴市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聂夷中的诗作,风格平易而内容深刻,在
晚唐靡丽的诗风中独树一帜。如《公子行二首》、《公子家》讽刺贵族公子的骄奢淫逸,《田家》、《咏田家》谴责封建赋役对劳动人民的惨重剥削,《杂怨二首》表现连年战乱造成人们家庭离散的痛苦,写来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唐才子传》谓其“伤俗闵时”、“警省之辞,裨补政治”。诗人喜欢采用短篇五言古诗和
乐府的形式,以质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将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暴露在人们眼前,冷峭有力。像“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这样的诗句,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
君看
秦岭,万古青峨峨。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
(夷中)性俭、盖奋身草泽,备尝辛楚,率多伤俗闵时之作,哀稼穑之艰难。适值险阻,进退维谷,才足而命屯,有志卒爽,含蓄讽刺,亦有谓马。古乐府尤得体,皆警省之辞,裨补政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国风》之义也。
晚季以五言古诗鸣者,
曹邺、
刘驾、聂夷中、
于濆、
邵谒、
苏拯数家。其源似并出
孟郊,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初看殊难入,细玩亦各有意在。就中邺才颖较胜,夷中语尤关教化,驾、濆、三字亦多有惬心句堪击节,唯拯平平为似学究耳。李于鳞云:“唐无五言
古体诗,而有其古诗。”为初、盛言则过,以施此数子恰可。
聂夷中诗,有古直悲凉之气,但皆窃美于人。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诗也,但改一“田”字,上加以“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又如“生在绮罗下”、“君泪濡罗巾”,本
东野姓《征妇怨》,移其次篇后四语于前,前篇则删前四句,第改“绿罗”为“绮罗”,“千里”为“万里”,“罗巾常在手”为“今在手”,“今得随妾身”为“日得随路尘”,“如得风”为“如烟飞”。至“欲别牵郎衣”,则直用无所更定。
其源出于王无功、储太祝。结思沉漉,但未苦吟。田野诸诗,托情讽喻,亦有古谣谚之风。取在
晚唐,犹称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