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甫,名兆清,以字行,1883年7月11日生于北京,河北永年人,1936年3月3日逝于
上海市,祖父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父亲杨健侯,杨澄甫是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其拳法开展大方,身法中正,结构严谨、动作和顺等特点,成为杨氏太极拳定型者,著有《
太极拳体用全书》《太极拳练习谈》《太极拳说十要》等。
民国 3 年(1914 年),杨澄甫赴京以武会友,阐扬拳宗。1918 年,与武汇川第一次南下到上海。次年,应邀再赴上海,担任第二次国术比赛裁判工作。1930 年定居上海。次年一月采用杭州拳照,由弟子黄英杰等协助整理,著《
太极拳使用法》。1932 年应
陈济棠、
李宗仁之邀曾赴
广州市授拳 。1934 年2 月,仍用杭州拳照由弟子
郑曼青执笔,修订《太极拳使用方法》,定名为《太极拳用全书》。1936 年,澄甫患病北返
上海市就医,3月3日病逝。其灵柩先运至南京,与
杨少侯灵柩一同运至祖籍永年阁门寨附近杨氏祖基安葬。
人物生平
习武之路
杨澄甫,幼年家境颇为殷实,其父杨建侯是太极宗师杨露禅的长子,所以,杨澄甫自幼就随父亲学习杨式太极拳其父性情温和,加之自己也深知练武的艰辛,所以对于杨澄甫管束十分宽松。每天杨澄甫按时到武馆练习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等功法虽然日复一日,从未停歌,但是也没有真正痛下苦功,所以杨澄甫的太极拳功力也只是泛泛之流,远没有达到前辈高手的水平。
1912年,杨澄甫已经29岁了,在北京
中山公园设立拳场,公开传授杨式太极拳剑刀枪。但是,杨澄甫只教架式,如果想学大捋散手、粘剑粘杆,必须到杨府拳场,由其父
杨健侯在家中亲自坐镇传授。
1917 年,杨健侯临终之前,老泪纵横,痛责杨澄甫说:你大哥随
伯父练拳,刻苦异常,早已功成名就。你开门授徒,我在后面撑着。现在我要走了,如有高手前来比试,你万一失手,杨家威名扫地。你不用功,杨家功夫失传,真是不孝之极。我死不瞑目!杨澄甫惊闻此言,痛彻心肺,垂泪叩首,发誓用功。杨健侯逝世之后,年已34岁的杨澄甫闭门谢客,日夜苦练。一根白腊杆、一个人桩,陪伴杨澄甫苦练6年,他反复领悟父亲所授的内功心法,终于内劲通灵,可以随手将人桩发放至两丈之外。
京城比武,声名大噪
杨澄甫为验证自己的功夫,找
吴鉴泉推手试手。杨澄甫手背贴在吴鉴泉腹部,往上提了三下,吴鉴泉顺势跳了三跳。杨吴本系同门,杨澄甫点到为止。此次杨澄甫能将吴鉴泉粘住,自知功夫长进,于是放心开门授徒。此时杨澄甫已经 40 岁了,北京城练武行家极多,听说杨澄甫重开山门,上门讨教者络绎不绝。杨澄甫是来者不拒,对方无不随手跌出一丈开外,甚至有人被杨澄甫腾空击出二三丈远,跌至杨府门外。围观者无不啧啧称奇,杨澄甫名声大噪。登门比武者中,只有两个人与杨澄甫未分高下。其中之一是人称“臂圣”的通臂拳名家河北香河县人张策,字秀林,外号“张大辫子”。杨澄甫在比武之后,与张秀林、孙禄堂结义,成为换帖兄弟,是当时北京武术界的魁首。
国术馆任教与武学贡献
1928 年,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
张之江聘请杨澄甫为太极门门长,并请他带几位高足担任教授之职。但杨澄甫因北京拳场门徒众多,未能成行。
1928年秋,
浙江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政局统一,奖励实业,振兴文化,决定筹办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此次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武术擂台赛。当时,国内的武术名家云集
杭州市,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等26人担任了擂台赛的评判委员。第一届
西博会结束后,苏景由、杨澄甫、
刘百川、萧聘三等武术名师,以及在擂台赛上崭露头角的多名武林高手聚集
西湖,担任起
浙江省国术馆的教师。后经
中央国术馆馆长
张之江推荐,应浙江省省长兼浙江国术馆馆长
张静江之邀,杨澄甫任浙江国术馆教务长。
1931 年,南拳名师萧聘三在国术馆内教打黑虎拳时,吵醒了教务长杨澄甫。杨澄甫质疑黑虎拳的实用性,并让萧聘三在他的肚皮上打三拳。萧聘三打出三拳后,杨澄甫回击一掌,将萧聘三打倒在地。杨萧之争导致两位名师受伤,均不能再教学生,不久,杨澄甫便离开了浙江国术馆,到上海去治病,由
刘百川先生继任教务长一职。
在上海养病期间,杨澄甫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开始整理太极拳教学书籍。1934年2月,上海
大东书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该书是以1931年1月经杨澄甫弟子董英杰协助整理出版的《
太极拳使用法》为基础,由郑曼青校注。书中有许多当时
国民政府要员的题词,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病逝
不久,杨澄甫便离开了浙江国术馆,到上海去治病,由刘百川先生继任教务长一职。1936年,杨澄甫也在上海福照路安东村5号病逝,终年53岁。杨澄甫灵柩由其家人及
傅钟文、傅宗元、郭子荣等护送,先运至南京,与
杨少侯灵柩一起,再运回河北永年闫门寨杨氏祖墓安葬。
主要作品
学术主张
中国拳术派别繁多,其中太极拳是一种柔中带刚、绵里藏针的艺术,其在技术、生理和力学上都蕴含着相当的哲理。要想研究太极拳,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相当的时间,同时还需要良师指导、好友切磋,更重要的是要坚持逐日锻炼,不可一日懈怠。但如今很多人学习太极拳都只求速成,未能掌握其中的精髓,以致误传误人,这是太极拳技术前途的忧虑所在。学习太极拳应该先练拳架,一招一式都要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等习练纯熟后再学下一式,这样就不必再改正,也不会日久而变要领了。
人物关系
主要成就
杨澄甫作为杨式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他一生致力于杨式太极拳的研习和传承发展,对杨式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认真分析和研究杨潜甫的武学修为和个人影响。对于更好地振兴和发展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杨式太极拳的传习者们将署名杨澄甫著《
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展示的拳架动作照称为“杨澄甫定型架”。杨澄甫定型架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太极拳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学术意义,为拳架发展要走标准化的路、制定拳架标准必备的条件、规范拳架须融体用明理法、和而不同自立于世界体坛四点。
杨澄甫太极拳拳谱
太极拳说十要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八十五式太极拳
预备势,起势,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搂膝拗步,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肘底看捶,左右倒撵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转身撤身捶,进步搬拦捶,上步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左有搂膝拗步,进步栽捶,转身撤身捶,进步搬拦捶、右蹬脚,左打虎、右打虎,回身右蹬脚,双峰贯耳,左蹬脚,转身右蹬脚,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斜单鞭,野马分暴,揽雀尾,单鞭,玉女穿梭,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下势,金鸡独立,左右倒捧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转身白蛇吐信,进步搬拦捶,上步搬拦捶,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带穿掌,十宁腿,进步指裆捶.上步揽雀尾、单鞭,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三十七式太极拳
揽雀尾,单鞭,提手,白鹤亮翅,左搂膝步、左右搂膝拗步琵琶式,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肘底捶,倒撵猴斜飞,海底针,扇通背,撤身捶,云手,高探马、分脚、左转身蹬脚进步栽捶,翻身蹬脚,右转身蹬脚,双峰贯耳,左右打虎,野马分暴左玉女穿梭,右玉女穿梭,单下金鸡独立,有边金鸡独立,迎面掌搂膝指裆捶,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
太极长拳
揽雀尾,云手,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弯弓射雁,进步搬拦垂、簸箕式,十字手,抱虎归山,斜单鞭,提手上势,肘底看捶.倒撵猴、搂膝打捶,转身蹬脚,进步栽捶,野马分鬓、揽雀尾,单鞭翻身撤身捶,玉女穿梭,揽雀尾,单鞭,野马分鬃,下势,金鸡独立、倒捧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搂膝返回步,海底珍珠扇通背、翻身白蛇吐信,进步搬拦捶,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左蹬脚,左右搂膝拗步,双叉手,转身蹬脚,左打虎双峰贯耳,左蹬脚,转身右蹬脚、进步搬拦捶,上步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十字腿,进步指裆捶,上步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
太极散手
上手
上步捶,上步拦捶,上步左靠,打左肘,左劈身捶,撤步左打虎,提手上势,折叠劈身捶,横手,右打虎,上步左靠,双分跨脚上步采捌,左拥右劈,左靠,转身按,双按,单推,顺势按、化推采捌,右打虎,上步左靠,双分靠,打右肘,退步化,转身上步靠转身右分脚,转身左分脚、换手右靠,上步左揽雀尾,上步右揽雀尾右开,上步高探马,转身摆莲,刁手蛇身下势,左打虎,倒撵猴一倒撵猴二,倒撵猴=,海底针,手挥琵琶,转身单鞭,十字手。
下手
提手上势,搬捶,右打虎、右推,右靠,右劈身捶、转身按、搬捶左野马分察,转身撤步撅,转身按,指裆捶,换步右穿梭,白鹤亮翅,撤步撅臀,双峰贯耳,下势搬捶,右搓臂、化打右掌,化打右肘换步撅,转身撤步援,回挤,转身左靠,转身金鸡独立、蹬脚,撅左臀双分右搂膝,双分左搂膝,回右靠,右云手,左云手,侧身撤身捶白鹤亮翅,左斜飞势,右斜飞势,转身撇身捶,左闪,右闪,上步七星,扇通背、弯弓射虎,肘底捶、抱虎归山。
太极剑
起势,三环套月,魁星势,燕子抄水,左右拦扫,小魁星,燕子人巢,灵猫捕鼠,
不死鸟抬头,黄蜂入洞,凤凰右展翅,小魁星.凤凰左展翅,等鱼势,左右龙行势,怀中抱月,宿鸟投林,乌龙摆尾.青龙出水,风卷荷叶,左右狮子摇头,虎抱头,野马跳涧,勒马式,指南针,左右迎风摔尘,顺水推舟,流星赶月,天马飞瀑,挑帘式.左右车轮,燕子衔泥,大鹏展翅,海底捞月,怀中抱月,哪吒探海犀牛望月,射雁式,
青龙现爪,凤凰双展翅,左右跨栏,射雁式白猿献果,左右落花,玉女穿梭,
白虎搅尾,鱼跳龙门,左右乌龙绞柱、仙人指路,朝天一炸香,风扫梅花,牙笏式,抱剑归原。
太极刀
七星跨虎交刀势,腾挪闪展意气扬,左顾右盼两分张,白鹤展翅五行掌,风卷荷花叶内藏,玉女穿梭八方势,三星开合自主张.起脚来打虎势,披身斜卦鸳鸯脚,顺水推舟鞭作,下势三合白由招,左有分水龙门跳,
卞和携石凤还巢。
太极对劈刀
阳五刀法 :里剁腕,扎腹,外剁腕,割喉,砍腿。
阴五刀法 : 停肩,外截腕,刺腰,上截腕,下截腕。
抖枪
抖枪分为两种抖法。1:开、合、发,亦称拨、逼、扎;2:拦拿、扎。
太极四散枪
怪蟒钻窝,仙鹤摇头,羁子擒雀,燕子穿帘。
粘黏四枪
怪蟒钻窝,鹗子擒雀,仙鹤摇头,燕子穿帘。
掷摔四枪
采、捌、掷、铲。
太极十三枪
崩一杆,青龙出水,童子拜观音,饿虎扑食,拦路虎,拗步,斜劈风扫梅花,中军出队,宿鸟归巢,拖枪败势,灵猫捕鼠,手挥琵琶势。
太极八枪五字诀
捌、掷、崩、劈、缠。八枪用法 :平刺心窝,下刺脚面,斜刺膀尖,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咽喉。
人物评价
杨澄甫本人拳艺精湛、教法老道,有着深厚的家学基础,而且集中了杨氏三代及其传人的练拳和传拳经验。
杨澄浦性情敦厚,淡薄白名利,伸张正义,疾恶如仇,将毕生精力都放在了研习和传承杨式太极拳上,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他积极参加国术推广运动,长期担任浙江国术馆的武术教习,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一位德艺双绝的太极名家。
杨澄甫为人忠厚,性情憨直,虽然不善言辞,但是为人处世重情重义。他平素授拳之时,常常亲自示范,直到徒弟学会为止,丝毫没有架子。杨澄甫为人低调,处事平和,十3-)4棘口德,从来小轻易臧否人物,不议论其他门派的长短。
后世纪念
为透过科学创新,推广太极,弘扬正脉传承杨澄甫式太极拳,增进人类共同健康,2011年8月14日,杨澄甫式太极拳研究院成立。
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主办,广西太极拳学会承办的2015年广西杨澄甫式太极拳比赛,于2015年8月7日,在广西体育馆精彩上演。
1998年,在
杨振铎宗师的的大力支持下国际杨氏太极拳协会在
西雅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