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地貌
气候地貌
气候地貌是指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受到气候条件的显著影响,包括风化、流水、冰川、风等多种外力作用。
历史发展
气候地貌学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它专门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地貌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尽管人们对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早已有所认识,但直到20世纪初期,随着冰川地貌、荒漠地貌、溶洞等领域的发展,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特殊气候地貌现象的研究。德国科学家柯本提出的气候分类体系,为地貌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他们开始将各种气候地貌现象与柯本的气候参数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的比德尔,他在1948年发表了“气候地貌学系统”的论文,并于1963年出版了《气候地貌学》专著。此外,法国的特里卡尔和凯勒也在1966年发表了《气候地貌学导论》,这标志着气候地貌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确立。到了70年代,英国的德比希尔主编了《地貌和气候》一书,记录了该学科的新进展。
研究目的
气候地貌学旨在排除内营力的作用,专注于分析由气候要素引起的地貌特征。气候对外营力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定了主导的地貌形成力量,例如冰川区的冰川作用、荒漠区的风力作用等,这些力量仅存在于特定的气候区域内;二是影响外营力的强度,大多数外营力不受限于某个气候区域,但由于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其作用强度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此外,气候还会通过植被、土壤等间接影响外营力作用。
研究内容
气候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气候地貌的成因。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貌的发育过程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除了使用现代气候参数来解释现存气候地貌的成因之外,气候地貌学还将之视为过程地貌学的一部分进行研究。此外,气候地貌学还研究气候地貌过程系统和气候地貌分区。全球可以大致划分出四个大的气候地貌区:寒冷区、中纬度森林区、干旱区和湿热区。
影响因素
在全球的不同气候地貌区,气候起着关键作用。在寒冷区,冰冻是最具决定性的气候因素,也是地貌形成的主要力量之一。冰川发育区形成了多种冰川地貌,而冰缘区则因为多年冻土和地表的冻融交替而产生了独特的冰绕地貌。中纬度森林区由于植被的保护作用,地貌塑造过程相对温和,因此能够保存较多的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古地貌。干旱区植被稀疏,降水较少,山麓沟口处发育了大量的冲积扇或山前剥蚀平原,而在干燥的地面上则形成了广泛的沙丘等风积地貌。湿热区的特点是机械风化微弱,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尤其是在碳酸盐岩地区,形成了各种溶洞。在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则发育了广阔的夷平地形。
特征
气候地貌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常见的气候地貌类型包括冰雪地貌(如冻融、冰川地貌)、温湿地貌(如流水、地下喀斯特地貌等)、热湿地貌(如流水、峰林地貌等)以及干旱地貌(如风沙地貌)。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影响因素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