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鳅
花鳅科花鳅属的一种鱼
花鳅(学名:Cobitis taenia)为花鳅科花鳅属的一种鱼类,别名沙泥鳅、泥鳅。在亚欧北部的淡水区域常有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各水系广泛分布。花鳅属于淡水小型底层鱼类,喜栖息在缓流且水质较肥的水域里。
花鳅体长38-87.4毫米,体长为体高6.9-8.6倍。体长形,侧扁。头侧扁,吻略突出,吻须2对。鳞微小,头无鳞。头体背侧灰褐色,沿背中线有一行黑褐色大斑;两侧较淡,有一纵行约16-21黑斑。花鳅行动缓慢,游动距离短,其多在夜间活动。花鳅主要以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维管植物叶片以及藻类为食,其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卵会粘附在水草、砂石、水稻上,性成熟的雌鱼怀卵量一般为3000粒左右。
花鳅味道鲜美、肉质紧致细腻、香味突出,富含脂肪、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花鳅肉、内脏可入药,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消肿止渴的作用,可治疗温病大热、神昏口渴、水肿黄疸等疾病。
形态特征
体型
花鳅体长38-87.4毫米,体长为体高6.9-8.6倍,为头长4.6-5.9倍。体长形,侧扁,体高为体宽1.3-2.2倍。
头部
头侧扁。头长为吻长2.5-2.8倍,为眼径5.2-8.6倍。吻略突出。前鼻孔位吻侧正中,有一短管状皮突。眼小,侧上位。眼间隔窄于眼径。眶前骨在眼前缘下方向后有一叉状骨刺。口小,下位,不伸过后鼻孔。吻须2对,上颌须1对,较长,约达眼前缘下方。
躯干
鳃孔侧位,下端略低于胸鳍基上缘。鳃耙钝短。肛门邻臀鳍始点。鳞微小,头无鳞。侧线侧中位。背鳍始于体正中央或略后,第一分枝鳍条最长。臀鳍似背鳍而窄小,距尾鳍基较距腹鳍基近。胸鳍侧下位。腹鳍始于背鳍第二至三分枝鳍条基下方,伸不到肛门。尾鳍圆形或截形。头体背侧灰褐色,沿背中线有一行黑褐色大斑;两侧较淡,有一纵行约16-21黑斑;腹侧白色。鳍淡黄色;背鳍、尾鳍有小黑点,尾鳍基上侧有一亮黑斑。成年雄鱼第二胸鳍条很粗长,不短于头长;雌鱼胸鳍圆形,短于头长。
物种分布
花鳅在亚欧北部的淡水区域常有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各水系广泛分布,包括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福建省等地。花鳅属于淡水小型底层鱼类,喜栖息在缓流且水质较肥的水域里,常见于江河及其支岔、湖泊等。
生活习性
花鳅行动缓慢,游动距离短,其多在夜间活动,白天会躲在石头下或草丛中,通常只把嘴部和眼睛的一部分留在外面。一般情况下,花鳅只会单独行动,其在受到惊吓后会潜入石底或沙内藏身,有时甚至会躲在水流柔和、阳光不会直射的岩石下度过一整天。花鳅主要以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维管植物叶片以及藻类为食。
生长繁殖
交配、产卵
雄性花鳅和雌性花鳅都开始兴奋地活动时,就代表雄鱼开始求偶。花鳅产卵时,数尾雄鱼追逐一尾雌鱼,并不断用嘴吻雌鱼的头部和胸部。当达到发情高潮时,一尾雄鱼很快地将身体缠在雌鱼肛门稍前的腹部上,压迫雌鱼产卵,同时放出精液,完成受精卵,雌鱼能在2-3分钟内连续产卵数次。花鳅的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卵具有粘性,会粘附在水草、砂石、水稻上,性成熟的雌鱼怀卵量一般为3000粒左右。
孵化
产卵后的雌性花鳅会将卵放置在茂密的藻类中孵化,孵化期约为4-7天,其孵化适宜温度为20-32℃,具体孵化时间取决于水温。水温为20℃时,孵化时间为50小时;25℃时为40小时,28℃时为30小时;水温为30℃时,仅需20小时。孵化后8小时,花鳅幼鱼开始长出3对外鳃,3-4天后外鳃退化,卵黄囊消失。
生长
刚孵出的花鳅幼鱼多附在水草上很少游动,直到卵黄囊消失后才开始游动摄食。这是因为花鳅的幼鱼在眼部色素沉着后,会表现出负感光性,因此在野外环境下,其为躲避光照会一直蛰伏在藻类中。随着游动摄食的开始,花鳅的避光性逐渐转变,其开始走向水藻边缘区域。之后,花鳅的自发迁移能力增强,避光特性不再成为其日常活动的阻碍,但为躲避鲇形目(Silurus asotus)等形目(Siluriformes)动物的捕食,花鳅白天依然会躲在水藻、石头等隐蔽的场所中。
人工养殖
人工受精
选择性成熟、个体大且无病害伤残的花鳅作为人工繁殖用的亲鱼,然后注射诱导花鳅产卵的激素,如鲤鱼脑下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时,要使注射针与鱼体平行,作胸腔注射时注意不要伤到肠管及卵巢。也可用剖腹取精的方法进行人工授精,需先将雄鱼由背部剖开,再取出精囊放在生理盐水中,压出精子。人工授精的雌雄配比是1:2,受精卵时需一面轻压雌鱼腹部使其排卵,并注入已调制好的精液,随即将受精卵附着于事先准备好的水草上,让其孵化。
鱼苗培育
在花鳅鱼苗开始摄食时,可投喂蛋黄,稍长大后则以水蚤、线蚓、蝇蛆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此时可将鱼苗转入培育池中进行培育,放养密度要适宜,一般需保证培育池水深30厘米,每平方米水体放养鱼苗2000-4000尾为宜,且应经常换水,每天1-2次。在鱼种放养前,培育池应先用大草沤水,以培养大量的水蚤,为鱼苗下池后提供充足的饵料。
在培育过程中,随着鱼种的长大,投喂的饲料需逐渐掺入米糠、玉米粉、熟面粉等,最好是制成混合饲料。一天投喂3-4次,每次数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时间要特别注意水质的变化,经常排污,注入新水,保持水体清新。鱼种长到6厘米左右时,即可转入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的鱼池面积一般为100-200平方米左右,水深为30-50厘米。放养量以每100平方米,投放体长3厘米的种苗10-20斤为宜,饲料以鱼粉、蚕蛹粉、米糠、皮和小麦粉等为主。
鱼病防治
花鳅极少生病,偶尔会在鱼体和鳍部生出灰白色和红色环纹,防治的方法为每立方米水喷施0.2-0.3克的孔雀石绿水溶液。
物种保护
花鳅作为一种食物被人工大量养殖,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无濒危风险。2010年,花鳅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但花鳅的野生群体数量有限,在欧洲面临生存威胁,为保护该物种,欧盟将其列为Natura2000(欧盟生态保护计划)受保护物种。
用途
食用营养
花鳅有“水中人参”之称,其味道鲜美、肉质紧致细腻、香味突出,其嫩肌肉中含有天冬氨酸转氨酶,鲜肉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脂肪、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花鳅还含有F-型前列腺素、肌肉蛋白,其皮及黏液含黏多糖、酶、乳酸脱氢酶、黄嘌呤脱氢酶等,每日吃70克花鳅就能补充一天所需要的钙量。
医学药用
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花鳅肉(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内脏(阴干研成细粉或鲜用)可入药,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消肿止渴的作用,可治疗温病大热、神昏口渴、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疾病。
相关研究
饲料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饲料中蛋白和脂肪组合对花鳅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饲料对花鳅的特定生长率数存在显著影响。当饲料中蛋白或脂肪含量升高时,花鳅的特定生长率逐步升高,其中蛋白水平42%、脂肪水平14%时,花鳅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这表明在花鳅生长阶段,喂食蛋白和脂肪含量适宜的饲料,有助于提高花鳅的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比较
有学者通过实验比较野生花鳅和养殖花鳅营养价值的差异,发现与养殖花鳅比较,野生花鳅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显著下降,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在18种氨基酸中,野生花鳅的异亮氨酸含量极显著升高,亮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的生物合成、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升高。在15种脂肪酸中,野生花鳅的花生四烯酸单细胞油含量极显著升高,肉豆蔻酸亚麻酸含量显著下降。这表明野生花鳅整体上的营养价值要优于养殖花鳅。
诱食效果比较
有学者通过实验评估泰国榴莲、麝香、丁香、阿魏提取液和二甲基-β-丙酸噻亭单独或复合诱食剂对花鳅摄食行为的诱导作用,发现对花鳅诱食效果最佳的单一诱食剂为榴莲提取液。复合诱食剂效果优于单一诱食剂,对花鳅诱食效果最佳的复合诱食剂为榴莲+麝香提取液,混合比例为1∶1。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1-15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2024-01-23
Colmilleja (locha espinosa), Cobitis taenia.animales biologia.2024-01-15
花鳅.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2-15
花鳅.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23-12-1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体型
头部
躯干
物种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交配、产卵
孵化
生长
人工养殖
人工受精
鱼苗培育
成鱼养殖
鱼病防治
物种保护
用途
食用营养
医学药用
相关研究
饲料研究
营养水平比较
诱食效果比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