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明末
冯梦龙编撰的短篇话本小说集《
警世通言》第一卷中的故事,又称伯牙绝弦。
故事讲了
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
锺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峨峨兮若
泰山”“洋洋今若江河”。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典故的由来。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中华文化意象中的一段传奇。伯牙抚琴,无论志在高山还是流水,楚国樵夫钟子期总能会意。“高山流水”遂成知音的代称,也喻琴音的绝妙。
故事起源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部话本作品,讲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录在《
警世通言》第一卷中。《警世通言》是明末
冯梦龙编撰的短篇话本小说集,共40卷,收录的均为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作品中,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也有一些反映市民生活和道德观念的作品。不足之处是有少量作品鼓吹宗教
迷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内容情节
伯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音乐家,他从小就对音乐充满热爱。他的老师成连带他去
东海的蓬莱山,让他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这使他从中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他的琴艺非常优美动听,就像高山流水般悠扬。尽管有很多人赞美他的琴技,但他始终觉得还没有遇到真正能理解他琴声的知音。因此,他一直在寻觅着那个能与他真正产生心灵共鸣的人。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前往楚国。八月十五,他乘船抵达汉阳江口时,遭遇了风浪,只得停泊在一座小山旁。夜幕降临,风浪渐渐平息,云彩散开,一轮明月出现,美景令人陶醉。俞伯牙心生琴意,取出随身携带的琴,专注地弹奏起来。他弹奏了一曲又一曲,完全沉浸在优美的琴音中。突然,他猛然发现岸边有一个人静静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不小心用力弹了一下,琴弦断了一根。俞伯牙心生疑惑,正想推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这时那个人大声说道:“先生,请不要怀疑,我是个晚归的柴夫,回家晚了,路过这里听到您的琴声,觉得非常绝妙,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欣赏。”
俞伯牙仔细凝视着那个人,借着月光发现他身旁有一担干柴,证实他确实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里疑惑:一个打柴的人怎么会懂得我的琴曲呢?于是他决定问道:“既然你了解琴声,那就请你告诉我,我刚才弹的是哪首曲子。”
那位打柴的人笑着回答俞伯牙说:“先生,您刚才弹奏的是孔子赞叹他的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的是,在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让俞伯牙非常高兴,他迫不及待地邀请打柴人上船,细谈琴音的奥秘。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奏的琴,认出它是瑶琴,并传说是
伏羲所造。他接着讲述了瑶琴的来历。俞伯牙听了打柴人的讲述,不禁对他的知识佩服不已。之后,俞伯牙为打柴人演奏了几首曲子,并请他辨识其中的意境。当琴声雄壮高亢时,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出了高山的壮丽气势。”而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则说:“这后面弹奏的琴声,表达了无尽的流水之意。”
俞伯牙听到打柴人能够明白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感到非常惊喜和开心。过去,他用琴声所表达的情感,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然而,眼前这个樵夫竟然能够如此清楚地领会。在这野岭之下,
伯牙终于遇到了他一直以来寻觅不到的知音。他好奇地询问打柴人的名字,得知他叫钟子期后,俞伯牙和他一起喝起酒来。两人越聊越投机,感觉相见恨晚,决定结拜为兄弟。他们约定在来年的中秋再次相聚于此。
在中秋节的第二年,俞伯牙按照约定来到汉阳江口,但他等了又等,却始终没有看到钟子期的身影。为了呼唤这位知音,俞伯牙开始弹奏琴声,但经过漫长的等待,他仍然没有等到钟子期的到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不幸患病去世了。临终前,钟子期留下遗言,要将自己的坟墓修在江边,并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静听俞伯牙的琴声相会。
俞伯牙听了老人的话后,感到极度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奏着古曲《高山流水》。弹完后,他哀伤地挑断了琴弦,长叹一声,将心爱的瑶琴摔在青石上,使其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经离世,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角色介绍
俞伯牙,是
中原地区古代的一个著名音乐家,善于奏琴。
钟子期,楚国樵夫,精通音律。
历史变迁
关于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可以查到最早的文献出处,一为《
列子》,一为《
吕氏春秋》。通常认为《
列子·汤问篇》中的记录最早,但是《吕氏春秋》中的记载更多被后世文献采纳。
《吕氏春秋》记载“
锺子期受成连百曲,补做五百八弄,为廿八调”……“
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伯牙、子期其实并非陌路邂逅,用一曲高山流水而成知音。流传千古,成为佳话。他们都是
成连先生座下弟子,二人各有所长,伯牙善琴,子期善理,并勤于创作。
两者记录的故事大致相同,在《列子·汤问》中,故事的重点是纯粹审美上的善弹琴和善听琴,伯牙把心中所感付诸琴弦,钟子期可以精准感知到琴音中表达的情感、意趣。以至于伯牙感叹:“吾于何逃声哉?”这个故事颇具有道家的超脱性,是一幅留白甚多的片段速写。
《
吕氏春秋》中的故事把时间线拉长,增添了
锺子期死、
伯牙毁琴的情节,强调伯牙子期由高山流水之琴曲成为知音。这一故事前后分别有点明主旨的句子。前面是一句“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后面还有引申的论述,“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伯牙子期的故事被作为贤臣得到明君礼遇的例证。
故事影响
故事中的知音原指对音乐的理解,后引申为文学鉴赏和批评。”知音” 一词源出于《礼记:乐记》,但在《乐记》中只是对音乐的认知,尚无对音乐的鉴赏批评之意。《
列子·汤问篇》 载,
伯牙善鼓琴,
锺子期善听,能够听出伯牙琴声中蕴含的高山流水之志。子期死后,伯牙"以无知音者”遂不再弹琴。这则动人的故事使”知音”一词成为精于鉴赏的代称。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中华文化意象中的一段传奇。伯牙抚琴,无论志在高山还是流水,楚国樵夫钟子期总能会意。“高山流水”遂成知音的代称,也喻琴音的绝妙。
衍生作品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年),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世居葑门外葑溪(即今葑门塘)畔的葑水园,自谓“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他少有才气,和兄
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为“
吴下三冯”。冯梦龙一生将主要精力贡献给搜集、整理通俗文学的事业上。在小说方面,他完成了《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选工作,还增补了长篇小说《
平妖传》,改作了《
新列国志》,编辑过《
古今谭概》、《
情史》等笔记故事,鉴定了《有商志传》、《有夏志传》、《
盘古至唐虞传》等;民歌方面,他搜集、整理过《挂枝儿》、《山歌》两种民歌集;戏曲方面,他改定《精忠旗》、《酒家佣》等曲本,编散曲集《
太霞新奏》,并且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冯梦龙还是一位爱国者,在
崇祯年间任
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清兵南下,他进行抗清宣传,刊行《中兴伟略》诸书。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
参考资料
冯梦龙.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