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革命”的理论是指20世纪初期和
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由列宁为首的俄国
布尔什维克党提出的关于推动和实施世界范围内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它是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基础的。从理论上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垄断资本主义矛盾的分析是深刻的,但对它的发展趋势的论述则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以此为基础的“世界革命”的理论具有较多的主观因素和空想成分,它对
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在动荡和危机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没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世界革命”的战略是指
十月革命前后
苏联在“世界革命”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和实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和设想。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在1920年的
苏波战争中、在1923年
德国动荡的形势下、在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都曾实施或者打算实施“世界革命”的战略。由于这一战略具有主观盲动性和冒险性,缺乏赖以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实践的结果基本上是失败的。
可以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数年是全球最接近世界革命的时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触发欧洲大陆各地
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政党起义,在初期颇有斩获,当中最著名的有德国革命、匈牙利革命和芬兰革命战争。在1918至1919年期间,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似有被永远肃清之势。由于当时
欧洲列强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土地的面积,这也就意味著不仅资本主义在欧洲,而且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消亡。还有,在1919年3月由各国独立的共产主义组织创立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在俄国内战以后变成由新生的苏联政府支持,以协调全球推翻
资本主义的革命活动。
就在世界革命唾手可得之际,
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持乐观情绪—而这种情绪后来被证明是不成熟的。在欧洲的革命被逐个击破,只有布尔什维克得以幸存。由于当时他们认为像
俄罗斯那样的农业国家要建立
社会主义需要
欧洲工业化国家的革命政府(如果有的话)的支持,在这种协助变得不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发现自己处于危机之中。
国际形势就再没有那么接近世界革命了:1930年代
法西斯主义—而非即时的革命—在欧洲日渐猖,
共产主义国际于是成立人民阵线反击。1943年在西方
反法西斯同盟的请求下,共产国际宣布解散(根据共产党方面的说法,解散是为了与方便各国共产党与
法西斯主义作战)。
革命情绪再次弥漫于欧洲,但已经不如昔日强烈,而且没有产生
暴力革命。由于战争期间担起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领导角色,诸如
法国和
意大利等国的共产党提高了它们的地位,而且得到民意支持,在1940年代后期的选举中得到显著的成功,而且通常能成为第二大党,但从未能取得执政地位。在东欧的共产党虽然取得选举胜利,但被认为只是一场秀而已。
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全球各地爆发起义,加上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西方的新左派、
民权运动,具战斗精神的
黑豹党,以及在各地类似的、带武装的“解放阵线”组织,以至稍有起色的劳工运动—有一段时期,世界革命似乎不但是可能,而且即将到来。所以当时有一句流行话:“东方已红,西方也预备好了”(The East is
红色,and the West is Ready)。但这股激进潮流很快就在80、90年代
保守主义的反扑和
中原地区和平发展之中又一次消退了。
在
卡尔·马克思理论中,列宁的“工人贵族论”和
帝国主义理论,以及托洛茨基的“被扭曲的工人政权”(虽然两者未必毫无联系)等都为世界革命尚未发生提供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