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水库在
黑龙江省宾县
蜚克图河中游河道上,西距
哈尔滨市57 公里,1958年9月15日动工兴建,1960年初停建。1959年8月24日2时,大坝决口,水库下游36个村镇受害,1966年12月动工复建1971年12月工。
1971年二龙山水库竣工,堤坝长800米,高18米,顶宽6米,蓄水量为9400万立方米,积水面积2.49万亩。二龙山水库控制流城面积275.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农田11.5万亩。冬季冰封。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
溢洪道、输水洞三部分组成。⑴大坝为
黏土心墙砂壳坝,全长800米,平均坝高18米,最大坝高22米,坝顶宽6米。迎水坡和背水坡均设2米宽的马道,迎水坡马道以下坡比为1:4,马道以上1:2.75;背水坡马道以下为1:3.5,以上为1:2.5。迎水坡坡和背水坡均采用干
砌块石护坡,迎水坡马道4米以下为抛石。⑵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山的
鞍部,为河岸敞式,堰顶净宽20米,设2孔
泄洪闸,每孔净宽10米,由10×6米弧形
钢闸门控制,最大泄洪量660立方米/秒。
溢洪道上游引渠段长150米,中段闸室部分42.5米,下游采取挑流消能形式,尾水渠长800米。⑶输水洞位于大坝右端,洞身长106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口为2孔方型管,每孔断面为3×1.4米;中间为直径1.4米圆管;出口为直径1米的4孔圆管,最大输水量25立方米/秒。(见附图)二龙山水库大坝两端有被称为大龙山和小龙山的两山脉,两个山脉的“龙头”之间有一个圆形
小岛,名曰“
珍宝岛”。民间流传过“二龙戏珠”的神话故事,当地的村庄和水库皆因此而得名。
龙山水库是“
大跃进”时期上马的工程,经过两次设计和两次施工,于1971年12月建成。第一次是1958年9月破土动工,由宾县水利科设计,全县出动7000人,500辆马车参加施工。1959年5月大坝第一次合龙,8月下旬由于上游连续降雨,大坝右端临时
溢洪道被冲毁,10月又第二次合龙,1960年秋季停建。第二次上马续建是1966年12月,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宾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居仁、
宾西镇、
永和县、糖坊等4个受益公社,出动1100名
地方武装参加施工,1971年12月竣工,共完成工程量155.7万立方米。国家投资782.4万元。1974年8月,由省和
松花江地区,以及
宾县等水利、建委、财政、银行部门组成的鉴定验收工作组,进行检查验收。竣工验收后,1976年对大坝迎水坡护坡隆起部位进行了翻修。1980年对大坝坡沉陷部位进行了处理。1985年对
溢洪道进口段左侧边坡护坡进行了翻修。
二龙山水库建成后,一直到1980年,因连年降水量少,库内蓄水量仅4000万立方米左右,1981年以后库内蓄水量增多,达到了设计要求。1984年利用水库蓄水灌溉水田2万亩,1985年增加到3万亩,达到设计灌溉效益面积。水库每年供应宾州镇(县所在地)居民和宾州糖厂用水300万立方米。在防洪方面,1981年8月水库上游降两次暴雨,频率相当于10年一遇洪水标准,水库先后拦蓄4200万立方米的洪量,减轻了对下游的威胁。水库养鱼水面11820亩,鱼池261亩,1984年捕捞量8万公斤,1985年捕捞量11.2万公斤。库区有宜林面积3000亩,已栽种
经济林2000亩,1982年以后进行了3次间伐,收入6.5万元。由于水库距省城
哈尔滨市仅58公里,又在哈(尔滨)同(江)公路附近,交通方便,已成为兴旺的旅游区。1982年以来,每年夏季平均接待游人50万人次。1983年以后,水库管理经费达到自给,并略有结余。1983—1985年水库管理处被水利电力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授予水库管理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还被评为
黑龙江省水利管理先进集体。
黑龙江
水系,二龙山水库水系,水域,初级产量日0.534克氧/平方米。日,初级产量年225千卡/平方米。年,鱼产量2.66千卡/平方米。年,F/P1.18,
生物量7.8克/平方米,日P/B0.44,总氮2.1毫克/升,无机氮0.705毫克/升,总磷0.17毫克/升,
磷酸盐0.13毫克/升,
有机化合物耗氧5.79毫克/升,透明度33厘米。
浮植产量0.534,浮植现存量1.482,浮植优势种
双鞭毛虫门、
绿藻门,
浮游动物量3.340。
原生生物量0.01,
轮虫生物量0.01,枝角生物量1.75,
桡脚类生物量1.57,总生物量3.34,春季生物量2.45,夏季生物量4.21,秋季生物量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