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立足于前辈学者和笔者本人在文献整理方面所建立的资料基础,以
中原地区文献为主,与外国文献相互印证。并以
陈寅恪所揭示的“格义”之法,以及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中国学术传统和国际学术界范式转变的新趋向的结合为立论依据,力图从历史、文学、宗教、艺术诸领域来研究
吴历生平及其华化天学。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吴渔山及其时代研究;下编为吴渔山的华化天学研究。其关于华化天学的阐释,广涉哲理诗艺、画论和乐章,从社会变革中探寻心理历程,知人论世,提供了新的历史认识。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为
中山大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之一种。作者研究吴渔山多年,其今年在我局出版的《
吴渔山集笺注》使其研究更具有坚实的资料基础。书后附有图版,以供读者参考。
西学东渐和边疆危机,在晚清学人中激发深沉的反思,催生出探索中外交流往事的先驱者。
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
日本的
文廷式,于穷愁孤愤中治学不辍,遗稿《纯常子枝语》四十卷,广涉域外见闻和塞表殊俗,虽于环境和学力而识见未精,其学术视野毕竟是别开生面的。更具卓识的
王国维,学贯中西,在清末撰作组诗《咏史》二十首,讴歌了汉唐盛世的中华形象:
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十七)“西域”和“南海”,是中外交流的两大通道,汇聚着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明,因内涵丰富多彩而成为中外交流的两大研究领域。《咏史》诗发其端绪,功不可没。饮水思源,后辈对先驱应有所敬畏,才可避免传统的断裂,从古色古香中辨认出前瞻性。正是观堂先生
王国维,既开创一代学术风气,又孤明先发地提示了整套治学轨则。按
陈寅恪先生所作的概括,共有三项:“一日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日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