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街道
上海静安区下辖街道
天目西路街道位于静安区中南部,东起南北高架、大统路、普善路;西、南沿吴淞江,与普陀区接壤;北接中山北路,辖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区以铁路为界,划成南北两块。南块是以新建商务、商贸楼宇为主的新型城区,北块以老式居民区为主。辖区内有12个居委会,街道实有人口34749人(2010年)。
辖区内有铁路上海站、上海长途客运总站2个市级交通枢纽,天目路、恒丰路2条市级景观道路,8座水陆桥梁,1/3/4/12/13号线5条地铁线,公交40多条起始线、30余条过境线等。辖区内有50余幢商务楼宇,有洲际这样的高级楼宇,也有纽约手机市场这样的集聚个体经营户的老楼宇。居民小区有高档、中档、老公房等三类,还有像蕃瓜弄小区这样6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老公房。天目西路街道荣市级文明社区,辖区内有8个市级文明小区和13个区级文明小区。
2020年5月,获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街道概况
天目西路街道辖区内有19个居委会,居民19137户,人口569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还有纳入管理的外来人口8413人。街道办事处地址:沪太路150号。
地理位置
境内交通发达,铁路上海站坐落其中。长途汽车站有4个,市区公交路线有40多条起始线,30条过境线,并有轨道交通一号线和上海地铁3号线。是市区重要交通枢纽中心。辖区内有天目路、恒丰路2条市级景观道路,8座水陆桥梁。自1999年起,辖区内建成漠河市商业区,有50余幢高级商务商住楼,并有市属、区属、外资、民营企业、外省市驻沪办事机构等约2400家单位,是静安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街道资源
天目西路街道独特的地域优势,为街道经济发展造就了十分宝贵的外部环境。中华名牌“全聚德”烤鸭店、地平线手机市场等一批品牌企业加盟天目西经济,构建了街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市政工程、出租运输、都市工业园区新业态的新格局。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本着服务第一、互利互惠的精神,构筑招商引资服务高地,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招商服务和跟踪服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街道辖区内三个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72家企业入驻园区。这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均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辖区容貌
城市管理积极探索尝试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区城管监察二分队,环卫所等有关部门的作用,对辖区开展规范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使辖区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2002年,漠河市4万平方大型绿地竣工,为地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纽约地区的城市管理已成为静安区的品牌标志。
街道特色
服务居民
街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解决居民群众各类困难。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南北两块各建造一所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保健、阅读、娱乐等20余项服务项目,使居民足不出辖区,便可得到各类服务。街道社会保障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对贫困对象和无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作,保障了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学习型社区
街道以“五手”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得到市、区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街道制定《天目西路街道建设学习化社区三年规划》,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街道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发动社区单位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铁路上海站、上海隧道交通研究设计院、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单位积极支持创建活动,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社区教育基地,免费为地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教育场地,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
街道经济
1958年,街道动员组织家庭妇女参加劳动。1960年,有街道直属生产厂(组)9家,里弄生产组83个,服务站(组)、幼儿园、托儿所、食堂等151所(个)。生产和生活服务人员6442人,其中妇女5897人,占91.5%。1963年和1984年,两次撤并,29家工厂、4家生活服务单位归口于市、区工业等部门。
1978年,大批下乡知青返沪,1979年起,街道陆续兴办生产生活服务合作社、劳动服务公司、社会劳动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1987年,有经济单位76个,年收入1981.77万元,利润151.17万元。
1987年,兴建铁路上海站之际,原天目西路街道利用空闲房屋、墙边空地、借房买房等办法,开办饮食店、打包托运站、小件行李寄存处及百货商店等商业网点50余家。1988年,营业收入1574.5万元,比1987年增长212.6%;利润349.7万元,比上年增长311.9%;税收83.2万元,比上年增长85.3%。原汉中路街道1988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比1987年增长19%和34.4%。地处铁路上海站的天乐饮食店开张于1987年底,在饮食店成群地段,针对旅客来去匆匆特点,供应快餐,1988年收入230.6万元,利润40.1万元;1993年收入470.4万元,利润105.7万元,年人均创利2万元。彭浦家具店在彭浦地区7家家具店竞争中,坚持优质服务,经济效益逐年上升,1993年,人均创利1.73万元。
综合治理
1987年,铁路上海市站通车后,客流猛增,天目西路沿线非法经营违法犯罪现象增多,交通受阻,市容差乱,有损上海文明窗口形象。1990年,区政府根据区十届人大关于对新客站外围加强管理”的议案,于8月21日筹建天目西路一条街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区长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街道办事处主任兼任主任,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物价、卫生、防疫、市容监察等部门派出18人组成执法组,另有一支63人的保洁队伍。
一条街综合治理办公室建立后,执法管理人员在天目西路周围,边宣传、边执法,日常执法管理与突击检查整治相结合。1990~1991年,配合迎东亚运动会、迎国庆、迎全国卫生城市检查,全面整治,侧重查处非法拉客、斩客现象和整顿摊贩。1992年,主要打击取缔假冒伪劣商品。3年间查处违法经营个体旅社、饮食店400余家(次),取缔地下旅社、无证饮食店56家;对84个单位,125名非法拉客者予以处理,取缔无证摊位3.8万只,查处与销毁走私外烟和假烟共6万余包;对摩托车、大黄鱼车无证驾驶非法载客,残疾车乱停乱放,阻碍交通,加强教育管理,给予疏导。1990~1993年,对非法经营屡教不改者,给予处罚。处理案件近1.8万件,罚款236万元。每年春节前后,在铁路上海站广场设立宣传咨询站,劝返盲流人员,疏解“民工潮”。
境内保洁以天目西路为中心地段,与沿街100余家企业签订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1990~1993年,签约率98%。1991年,街道拨款6万元,购买花卉树木780棵,龙缸800余只,置于马路两侧和快车道隔栏处,美观市容。环卫部门增员保洁路面,保洁队伍晨6时至晚6时,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管理,清扫人行道,劝阻乱扔杂物与乱贴广告者。1990~1993年,教育、劝阻9874人次,参加突击整治1587人次。
社区教育
1988年12月,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10人德育讲师团,6个教育基地,坚持基地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同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协助学校教育管理与改革,建立青少年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动手、动脑多种兴趣活动。发动社会力量,由上海扬子木材总厂每年投资7000元,建立“枫叶少年女子足球队”。组织中小学生按活动内容每周上街一次,定时、定点、定人数,身佩标带,设点宣传文明卫生和清扫、咨询等服务,坚持三年之久。1992年,共和中学师生与公交104路车队共建“小扁担”服务队,在铁路上海站设点服务,周五为活动日,有5个为旅客排忧解难项目,参加服务者达2500多人次。结合中小学语文教育,组建“啄木鸟科”小分队,整改铁路上海站地区工厂、商店招牌广告等文字错误,使语言文字更规范。1991年,建立1.5万元的教育奖励基金会,用于每年一次的优秀作文演讲、青少年书画表演和“好苗苗”讲故事等比赛活动及一年一度教师节庆祝活动。每隔一年评选“优秀园丁”,1989~1993年,有112人获优秀园丁称号;18个单位和30个人,被街道表彰为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与个人;30名学生被评为“十佳儿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育人才、共建文明一体化管理。市有关部门和中宣部、国家教委、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团中央等5个部委领导,亲临德育基地观摩。1993年,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获上海市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安全工作
街道在加强安全防范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居民参加治安联防工作,有一支4673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每晚坚持值班巡逻,为居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已创建4个市级安全小区,10个区级安全小区。
文明建设
近年来,街道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多居民和单位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刘玉瑛等代表的一大批社区志愿者热心参加社区管理和助困、助残、助业的“四助”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区氛围,社区志愿者活动已成为天目西地区的一大亮点。
天目西路街道 上下团结一致,认真学习,贯彻领会“十六大”精神,以“不夜城新一轮开发”为契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把天目西路街道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现代化社区。
街道荣誉
1988年以来,天目西路连续被评为市市容交通卫生文明街。1991年,获得市最佳文明街提名奖。1992年,被评为市“十佳路段”,成为市文明卫生窗口路段。
2002年,街道被市里授予“文明社区”、上海市“双拥”模范街道、上海市“社区教育”先进街道等荣誉称号。
2021年1月,被表彰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街道概况
地理位置
街道资源
辖区容貌
街道特色
服务居民
学习型社区
街道经济
综合治理
社区教育
安全工作
文明建设
街道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