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曜法师
昙曜法师
昙曜法师,北魏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昙曜的复佛事业中,首推云冈石窟的营造最为灿烂辉煌。
复兴北魏佛教的昙曜法师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西元四四六),拓跋焘下令废佛,佛教一片凋零。续后七年,主事者崔浩寇谦之及太武帝相继去世,佛教的复兴事业始出现一线生机,而实际担任复佛重任的沙门统正是昙曜法师。由于他积极致力复兴佛教事业,北魏时代佛教盛行的基础因而确立。
在各种复佛事业中,昙曜所开凿的云冈石窟,其石凋佛像和石窟内凋饰之奇伟,可谓当世之冠,也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灿烂的奇葩。而他所确立的「僧祇户」、「僧祇粟」和「佛图户」制度,不仅改善当时的经济生活,更是经济史上的一大贡献。
出家持戒 不动心志
昙曜法师,北魏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续高僧传》里描述他:「少出家,摄行坚贞,风鉴闲约。」年少出家的昙曜坚守戒律,节操高拔,深得太子拓跋晃(恭宗)的知遇和礼敬。
当时拓跋焘听从宰相崔浩、道士寇谦之的意见,欲崇儒教、道教,大事排佛,弹压沙门。一回,太武帝出兵至长安,见地方寺院有弓矢、矛盾、酿酒用具、密室及州郡长官富豪所托寄物品等,即怀疑佛门有不清净行为,加上崔浩趁机进言镇压,太武帝因而断然下诏,诛尽长安所有沙门,焚烧寺院,毁弃佛像。举目所见,尽是残经败卷,满目疮夷,一时北魏顿成人间地狱。《高僧传》形容此时的情况:「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军兵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之,得则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
在此风声鹤的情况下,许多僧人纷纷还俗以免惨遭杀害。太子唯恐昙曜遭到不测,一再劝诫他明哲保身,并要求他还俗以为朝廷所用。然而昙曜道心坚固,誓守沙门生活,暗中还将法物、法器带在身边,因而赢得时人的钦佩与赞叹。
复佛事业 直下承担
太平真君九年,寇谦之去世;十一年,崔浩因滥用权力,导致亲眷、部僚百馀人满门遭灭;隔两年,拓跋焘也为其官宦宗爱谋弑。三人相继身亡,原应给予佛教复兴事业带来契机,然因宦官宗爱的离间,太子早在真君十年即已忧愤而死,因此,迟至真君十三年十月,太子之子拓跋濬(拓跋濬)即位,复佛事业才得以开始。
真君十三年十二月文成帝下诏表示,佛教有助于王政的建立,增益仁智的善良本性,除邪恶,明辨真理。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之,加上当时人民亲见崔浩满门处死,太武帝暴毙,及僧亮开示因缘果报的道理,而深感因果昭然,加速佛教的复兴。
文成帝下诏后,便准许各州郡县、都邑各设一座寺院,并且只要有乡里出示良家出身、德行端正的证明,都允许成为沙门。此外,诏书又明示出家人必须勤于教化,摒恶行善,尽力于佛教的复兴。
废佛期间隐于山中的昙曜,此时也被召回京中,协助「道人统」(中央所设立统治、监督寺院造像、法会、度僧等之最高掌管者)师贤大师(宾国师)进行复佛的工作。在「监福曹」(中央统治及监督佛教教团的机构)和「僧曹」(地方州郡设立管理佛教事务的官衙)这些僧官的监督下,僧众受国家委托,担任教化民众的责任。
西元四六〇年,师贤大师圆寂后,昙曜承其志业,继任「沙门统」(道人统改名),成为整个复兴运动的中心人物。
灿烂辉煌 建窟祈愿
昙曜的复佛事业中,首推云冈石窟的营造最为灿烂辉煌。
他在平城西方武州塞的狭谷石壁上,开凿佛教石窟。其中包括拓跋珪以下至当今皇帝,分别置于十六至二十等五所窟殿,每一窟高二十馀丈,约可容纳三千人;而每一窟内的佛像高有六十或七十尺,凋饰奇伟特秀,型态庄严伟岸,神情各不相同而栩栩如生。第七、八窟中描绘佛陀的前生到成佛、说法等情形;第五、六窟则取材自《维摩诘经》、《法华经》、《金光明经》等大乘经典,气势之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窟中少数的「造像铭记」,这是造立佛、菩萨像的祈祷发愿文,内容首先祈愿帝室和国家隆盛安泰,祈愿造立者的解脱,最后祈愿同乡道心增进,并刻上「太和七年(西元四八三)八月三十日」及村中善男信女五十四人姓名,可知云冈石窟的开凿并非独赖帝室和国家之力,而是集合民间力量创作而成,此点尤为难能可贵,并且深具意义。
云冈石窟的建造,在中国建筑艺术史和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佛法教化 安定民心
昙曜复兴佛教的另一项功绩是经济上的成就。
由于当时佛教团体急速增加,佛教事业不断发展,人力与净财出现短绌的现象。另一方面,北魏强迫齐地降伏的汉族迁移到平城区附近居住,政府当局以农奴待之,给予百般苛役。这些汉人心中原存不满,加上被视为农奴,受到胡族朝廷的监视,又苦于凶年、饥,于是不断出现反叛的怨民,致使社会隐藏一股危机,昙曜不仅注意到这些问题,并且费尽心思,谋求解决之道。
昙曜首先将这些被视为累赘包袱的齐地汉人,移到自己统辖的「僧曹」之下,藉佛法教化的力量,给予引导、教育,鼓励他们振兴农业,参与社会公益及佛教的福利事业。这些人每年缴纳六十粟粮给僧曹,称之为「僧祇户」,所纳的粟粮则为「僧祇粟」。这些粮食储存下来,平时可以活用,作为资助百姓的融资,遇到荒年,更可以供作赈灾解厄的资粮。
实行的结果,僧祇户日渐增加,丰富的僧祇粟使得融资更为快速,财源因而大增。将这些净财运用在佛教各项事业上,佛教社会教化的功能也因而日益活络。
此外,昙曜成立「佛图户」,藉由佛教的教化,对于叛乱的重犯、俘虏、投降者施以辅导、管理,以他们的劳力为寺院清扫或耕作,此引用自律部所提的「净人」(杂役劳务者)和「园民」(田园耕作者)制度。他们不仅兴隆三宝,并且经由佛门劳动作务的潜移默化,也使得心灵逐渐净化,乃至为己修福修慧,植种善根。昙曜这两项措施,不仅改善当时的经济,也为社会民心注入一股安定的力量。
疑经译经 隆盛佛教
北魏时代「疑经」风气盛行。所谓「疑经」,根据僧祐律师《出三藏记集》所解:「模彷汉译经典,作伪经或饰虚构之说,乱经典之真善者。」因拓跋焘下诏废佛,许多经典都遭焚毁,即使偶存零星数卷,也都是断简残篇,不足为庶民所归信。
昙曜一方面向民众宣扬佛法,致力使民间信仰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一方面也积极邀请沙门大德,于云冈石窟通乐寺共同译出《入大乘论》二卷、《净度三昧经》一卷、《付法藏因缘传》四卷等。这些疑经虽非真经,然而内容却融合中国文化、思想、民俗等,明白易解,广为人民所接受,因此提供人民心中信仰的安定力量,并且对于传播佛法,提供有力的研究方向。
其中《净度三昧经》内容提及受斋戒者可得善神守护,如法实行能增福延寿,升天获福,此为广大庶民在修学佛法上,开辟一条人天增上道,也正符合当时情况所需。经文并云:「人民依沙门,沙门依佛,佛依人民。人民若依于沙门,得若干种福。」此则引导民众以沙门为依归处,修慧增福,行于圣道。经中亦明白揭示,不知精进于佛道之沙门与白衣弟子,为遭逢毁佛的原因之一。此对规范僧俗二众,守持戒律助益颇深,亦可见出昙曜致力复佛的方向。由于此经通俗浅近,很快盛行于民间,使得百姓乐于信受佛法,而使佛教呈现重建后急速发达兴隆的盛况。
此外,《付法藏因缘传》则明示教法东传历史的可考性,并且昭示传灯来由,法藏住持不绝。在人心惶惶的时代,此经无疑提供人民心灵依归的力量。
昙曜一生处于风云变幻的时代,然而他以大无畏的气度,展开一连串复兴佛教的工作,无论在政治、经济、教化、艺术或译经,都将佛教带向复、繁荣的景象,可谓为北魏复佛的一代法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复兴北魏佛教的昙曜法师
出家持戒 不动心志
复佛事业 直下承担
灿烂辉煌 建窟祈愿
佛法教化 安定民心
疑经译经 隆盛佛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