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之战
1578年摩洛哥与葡萄牙间的战役
三王之战,又称马哈津河战役、艾尔克扎尔·基维尔战役,发生于1578年8月4日,地点在摩洛哥北部的凯比尔堡(葡萄牙称阿尔卡塞尔·阿尔克比尔)附近。这场战役也被称为阿尔卡塞尔基比尔之战,是葡萄牙海外扩张过程中遭受的最大军事灾难,标志着葡萄牙试图重新夺回在摩洛哥失去的领土的努力告终。参战的一方为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和摩洛哥前苏丹穆泰瓦基勒的联军,另一方为摩洛哥苏丹马立克率领的摩洛哥军队。因有三个君王参战,故名。尽管摩洛哥军队装备略逊一筹,但进攻十分凶猛,最终葡萄牙军队被击溃。葡军在向马哈赞河对岸撤退时正值涨潮,塞巴斯蒂昂、穆泰瓦基勒和许多官兵被淹死,其余大部分被俘虏。马立克也于次日不治身亡。这场战争是葡萄牙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葡萄牙贵族为了从摩洛哥人手中赎回亲戚,不得不支付巨额的赎金,葡萄牙经济受到重创。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趁机派遣阿尔瓦公爵率军强行合并了葡萄牙。
历史背景
摩洛哥马林王朝后期,内忧外患。1465年,瓦塔斯家族篡夺素丹位,建立瓦塔斯王朝,国内掀起反对篡权的斗争。政局的持续动荡使农业生产衰落,内外贸易停滞。至于外部,1415年休达被占之后,西、葡等国不断侵入摩洛哥沿海地区。西班牙占领了摩洛哥北岸的梅利利亚和一些岛屿;葡萄牙据有休达、丹吉尔、阿尔西拉、阿泽穆尔、马扎甘、萨非、阿古兹和阿加迪尔等。西、葡殖民者利用这些据点骚扰沿海地区,干预内政,甚至梦想侵入内地,建立一个大北非帝国。另一方面,已经占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土耳其人又从东面威胁着摩洛哥的独立。摩洛哥处于西方殖民者和奥斯曼帝国的东西夹击之中。
瓦塔斯王朝无力改善国内状况,更无力无力抵御外敌,尤其是对西葡殖民者一味妥协退让,割地求和。摩洛哥人民眼见国土沦丧、宗教感情受到凌辱,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反对瓦塔斯王朝和殖民侵略的斗争,这些斗争最后汇集成萨阿德人的强大运动。
萨阿德人自称是先知的后裔,15世纪后半期,他们在苏斯平原建立扎维亚,举起反侵略的旗帜。1511年,萨阿德人意图从葡萄牙手中夺回阿加迪尔,但没有成功。于是他们转变策略,先统一了摩洛哥南部。1525年,萨阿德人占领马拉喀什,1541年收复阿加迪尔,同时迫使葡萄牙放弃了阿泽穆尔和萨非。
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使萨阿德人威望日高,其首领穆罕默德・马赫迪充分利用有利形势,北上攻占非斯,统一了摩洛哥全国。瓦塔斯末代国王阿布·哈松逃往阿尔及尔省,勾结土耳其人,向非斯反扑。1553年10月,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向非斯推进。穆罕默德·马赫迪在塔扎附近与之遭遇,未经战斗即行撤退。1554年,奥斯曼军队进入非斯,阿布·哈松向奥斯曼素丹称臣。驻在非斯的土耳其军队骚扰居民,为所欲为,引起群众不满。
此后不久,哈布·哈松以大量黄金,买来了奥斯曼军队的撤退。穆罕默德・马赫迪乘机反攻,阿布·哈松被杀。1554 年9月,穆罕默德·马赫迪重占非斯,瓦塔斯王朝寿终正寝,萨阿德王朝建立,穆罕默德·马赫迪称哈里发。
1557年10月,穆罕默德·马赫迪被土耳其策划谋杀。萨阿德王朝内部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土耳其和葡萄牙都乘机插手。
阿卜杜拉·加利卜继位后,他的三个兄弟阿卜德·穆明、阿卜德·马利克和艾哈迈德逃往特累姆森,投奔土耳其人。阿卜德·穆明被阿卜杜拉·加利卜派人谋杀,而阿卜德·马利克和艾哈迈德则远走伊斯坦布尔市,得到奥斯曼素丹的庇护
1574年,阿卜杜拉·加利卜病死,其子穆塔瓦基勒(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二世)继位。土耳其人于1576年1月派兵从阿尔及尔省出发,指定马利克为摩洛哥的统治者和土耳其素丹的封臣。穆塔瓦基勒的军队被打败,退往马拉喀什,穆塔瓦基勒逃往葡萄牙。3月,马利克进入非斯。
马利克会说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了解世界局势。他回到非斯后,立即以丰厚的黄金馈赠土耳其人,使其撤出摩洛哥。接着他开始建立自已的军队,招募安达卢西亚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参军,按照奥斯曼帝国的模式训练和装备军队。
战役过程
近代的葡萄牙一直以海洋帝国自居。由于国内领土面积狭小,人口数量不多,资源也不丰富,葡萄牙人在15世纪初尝试远征海对岸的北非地区后,便义无反顾的将目光转向了海洋。
从最初寻找西非黄金,到在大西洋热带岛屿上种植经济作物,再到开拓好望角航线进入印度洋海洋贸易圈。葡萄牙人一直用自己不断提升的海战技术,使用尽可能少的人力,控制着相当广阔的海域。
16世纪后期的时候,葡萄牙王国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全球的殖民贸易帝国,其殖民地遍及南美洲,西非沿海和马来群岛。然而海洋事业的兴旺发达却无法掩盖葡萄牙本国发展不足所形成的众多问题。作为一个传统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葡萄牙人无法产出足够吸引力的商品,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本国经济产业。
在海运技术尚不够发达的16世纪,去往亚洲的船队虽然收益颇丰,却也需要在沿途消耗大量的成本,对于人力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甚至,当亚洲的大宗货物运抵欧洲后都需要再次转运到北方佛兰德斯的繁华港口出售,最终利润自然不会高到什么地方。
长此以往,葡萄牙人开始觉得这样的发展模式有些难以为继。深受邻国西班牙人影响的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开发美洲和非洲的内陆殖民地,希望通过获得更多土地来改变自己创收模式与经济结构,并最终将自己变成一个像西班牙那样的全球殖民大国。于是,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开拓趋于停滞,而更多原本期望去亚洲某得发展的贵族和平民开始渡海开发巴西,并对西非安哥拉刚果等地进行征服战争。
虽然葡萄牙殖民探险队的人数总是很少,但他们依靠欧洲的先进军事技术与欧洲战场磨练出来的军事素养,一次次以少胜多的击溃挡在面前的土著军队。欧式火炮、新式火绳枪板甲和重骑兵,都是葡萄牙军队在非洲等地无往不利的关键因素。
不满足于此的葡萄牙人在1568年迎来了亲政的年轻新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这名身体孱弱多病的年轻贵族自小就生活在由祖母和叔叔摄政的安逸环境下,享受着前几代葡萄牙人奋战世界各地所换来的贸易红利,对于实际政务并没有多少经验。但满脑子的骑士文学与宗教情节,都促使塞巴斯蒂昂对征服非洲大陆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恰逢他的祖母和叔叔已经将国家的发展策略从海洋逐步调整到了陆地,最终促成了1578年灾难性的马哈赞河之战
当塞巴斯蒂昂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国王时,他未来的对手摩洛哥国王曼苏尔便已经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他的父亲,摩洛哥萨迪王朝的开创者穆罕默德·谢赫,于1557年遭到政敌刺杀而死。曼苏尔便与兄长马利克一起逃亡到了地中海东部的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一直希望通过各种直接与间接手段来控制整个地中海地区,马利克和曼苏尔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棋子。
1576年,终于获得奥斯曼军事力量支持的两人带着装备精良的加尼色里(耶尼切里)近卫军返回故乡,将在位的艾哈迈德·阿卜杜拉曼赶下王位。但当时的摩洛哥在地缘政治上可谓是四面楚歌。葡萄牙人在一百年里逐步控制了北方地中海沿海的数个城市,还在西面的大西洋地区建造了堡垒要塞。南方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有着丰富的盐矿资源,却被强大的黑人帝国桑海帝国所占据。就是支持曼苏尔回国的奥斯曼人也将近卫军常驻摩洛哥地区,正如他们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所做的控制一样。因而,摩洛哥如果想要摆脱危险境地,就必须逐步解决这些头上的枷锁。
在曼苏尔之前,摩洛哥人已经用几代人时间逐步收复了一些沿海的失地。从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进口的新式欧洲火器也让他们在武器技术方面并不比欧洲的基督教对手来得滞后。一些来自北方基督教国家的叛逃者和战俘都被他们收纳进了自己的军队,奥斯曼帝国人的强势影响则让摩洛哥人逐渐学会了一套源自东欧的步兵战法,加之机动力强的传统摩尔人轻骑兵战术,让摩洛哥军队在16世纪成为了地中海西部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葡萄牙人自1520年代后就很少涉足摩洛哥内陆,避免大规模陆战所带来的损失。但新继位的塞巴斯蒂昂一世却放弃了祖辈们谨小慎微的经营策略。1574年,这位年轻的国王就亲自渡海来到北非沿海的休达丹吉尔两地,企图发动一次入侵。但发现征服摩洛哥远比自己想得要困难后,他便回到欧洲,以帝国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开始募集军队,准备再次入侵。恰逢逃亡到北方的前摩洛哥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向他求援,这位志大才疏的君主便更加坚定了鲸吞摩洛哥的决心。
1578年,完成集结的葡萄牙军队在塞巴斯蒂昂一世的亲自率领下,渡海登陆北非大陆。除了由北非当地驻军与国内贵族们组成的冒险者部队外,大量葡萄牙平民被临时征召入伍。战术上,当时的葡萄牙军队重视单兵战斗力,单兵战斗力强悍有余但是纪律性和组织能力略显短板。
国王广泛招徕各国的雇佣军。一个叫罗泰的德意志商人为赛巴斯蒂昂从出产雇佣兵的德意志和位于当代比利时的瓦隆地区招募了2800名雇佣军,一个叫托马斯-斯图克里的英国人打着支持爱尔兰人反抗英格兰统治的旗帜从教皇那里借来了一些人马和船只,1000名来自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志愿者也加入葡萄牙军队。骑兵则主要由贵族骑士与扈从们组成。整支中国远征军多达2.5万人,并有36门用于支援的大口径火炮。阿卜杜拉和他的支持者们也为远征军提供了一些轻骑兵部队。
早有准备的摩洛哥人则利用手头的各方资源,凑出了5万军队。除了奥斯曼帝国人派来支援和监视自己的加尼色里近卫军外,摩洛哥人的主力包括不少从西班牙被驱逐的安达卢西亚穆斯林和基督教背教者。他们使用欧式的火枪和戟作战,并得到了大量摩尔轻骑兵的支援。
在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之后,大军在丹吉尔和阿尔济拉扎营,7月29日,葡军的15000骑、1500匹马和1000辆重车还有数千名后勤人员浩浩荡荡离开了阿尔济拉,向着内陆进发,和摩洛哥被废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的6000摩尔骑兵汇合,然后一起进军。
马利克采取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策略,主动向内地撤退。缺乏战斗经验的塞巴斯蒂昂一世轻敌冒进,向克比尔堡推进,深入干燥的山区。炎热的天气、长期的行军消耗了葡军的战斗力。8月4 日,马利克乘葡军疲惫不堪之际,率领5万大军突然发起攻击。
1578年8月3日,以逸待劳的摩洛哥军队在马哈赞河畔列阵迎战渡河而来的葡萄牙人,后者虽然体力消耗严重,依然选择背水一战。由于此战中即有新任摩洛哥国王和远道而来的葡萄牙国王参加,也有被废除的前摩洛哥国王,因而被俗称为三王之战。
葡萄牙军队分成前后两线布置,无论是本土部队还是欧洲各地招募的雇佣军,都无一例外地排出了当时西欧地区最为盛行的西班牙大方阵。在这种革命性的战术体系中,数个纵深可达10排以上的千人长枪方阵在战场上交错布置,相互掩护。在每个长枪方阵的两侧,都有4列火绳枪兵组成的纵队,每列有12名火绳枪兵。这些火枪手就在战斗中依次上前射击,尔后推到后排进行填装,保持火力的持续性。
葡萄牙人特意将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雇佣军与贵族方阵布置在第一线,经验浅、战斗力较差的平民部队放置在第二线。由骑士们组成的重骑兵部队分别部署在步兵部队的两翼,摩洛哥叛军的轻骑兵部队则部署在了右翼精锐骑士的外侧。36门火炮组成的炮兵阵地位于全军的最前方位置。由于担心摩尔人占据数量优势的轻骑兵进行侧翼包抄,葡军还将大量辎重车部署在步兵部队两侧,掩护外围的散兵火枪手抵御骑兵。
摩洛哥军队由于在数量上占据2:1的优势,而选择拉长阵型,在两翼合围葡萄牙人的劣势兵力。他们在第一线布置了战斗力最差的安达卢西亚裔步兵,身后则是由大量欧洲背教者组成的职业军队。奥斯曼近卫军则作为总预备队部署在第三线位置。2000多名摩尔轻骑兵分配部署在三条步兵战线的两侧,其余的则位于全军最后方待命。他们中的不少人装备了新式的火绳枪。同时,摩洛哥人还有一些欧式火炮进行火力支援。
两军的交战在炮兵的相互射击中开始。虽然葡萄牙人的炮兵在质量上占据优势,却很不幸地在第一轮炮击中便失去了自己的指挥官。但他们的持续炮击还是逼迫摩洛哥军队抢先发起了冲锋。大量位于第一线的安达卢西亚人顶着火炮与方阵中火枪手的连续射击,成功地占领了葡萄牙人的炮兵阵地。
在步兵进攻的同时,摩洛哥的骑兵也在两翼展开了大范围的包抄。他们用手中的火绳枪不断射击葡萄牙人部署在两翼的重骑兵部队。后者由于装备了质量较高的板甲而不必太担心火枪在远距离上的射击。又因为常年在北非轻骑兵作战的丰富经验,让他们绝不会冒失地发起追击。中国远征军部署在两侧的散兵则用火枪还击,给予己方的骑兵以支援。
看到自己的炮兵被击溃,葡军第一线的精锐方阵部队立即发起了反攻。无论是中央的贵族部队还是右派的德意志-瓦隆方阵和左派的卡斯蒂利亚-英格兰方阵,都举起手中的长枪,以密集的方阵发起冲锋。方阵两侧的火枪手也在前进中不断填装射击,有效地压制了对面的安达卢西亚人。在枪矛林立的方阵面前,摩洛哥第一线步兵被无情的击溃。
葡萄牙全军乘势发动了反击,逼近了对方第二线的背教者部队。随即,更为血腥的近身肉搏战在两者之间爆发。而部署在他们外围的重骑兵也看准机会,同时发动夹击。在两股重装部队的夹攻中,摩洛哥军队处于崩溃的边缘。
然而,由于葡萄牙军队的反击,使得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由辎重车和河流组成的防御阵地。大量摩洛哥轻骑兵开始从葡军的侧翼绕到他们身后。位于第二线位置的葡萄牙民兵部队因为缺乏训练,无力承受这样的高强度袭击。同样位于后方位置的还有年轻的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本人。当国王和地方武装先后开始动摇溃退后,第一线的步兵和骑兵都陷入了摩洛哥军队的包围之中。
最终,落荒而逃的塞巴斯蒂昂淹死在了马哈赞河之中。怂他入侵北非艾哈迈德·阿卜杜拉曼同样命丧此地。大量的葡萄牙民兵在溃逃中被摩洛哥骑兵轻易屠杀。看到大势已去的第一线精锐部队也不得不在无谓的挣扎后,选择向敌人投降。
有趣的是,马利克也在战役过程中突然暴死(一说次日病逝),而艾哈迈德·曼苏尔则在会战行将结束前,率领一支军队投入战斗,轻取“三王之战”的胜利果实,并被拥立为摩洛哥素丹,称“曼苏尔”(al-Mansur,意为常胜)。
战役影响
战后,曼苏尔依靠在战斗中的出色发挥,继承了摩洛哥王位。此战胜利不仅为他竖立了巨大的威望,大量欧洲战俘与缴获的武器也成为了摩洛哥加强军备的一针强心剂,帮助他摆脱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十多年后,他的军队又南下西非腹地,消灭了当时最大的黑人帝国——桑海帝国,使得摩洛哥一跃成为非洲西北部的地区强国。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马哈赞河之战的失败则是灾难性的。葡萄牙军队在马哈赞河之战的惨败中损失了包括国王在内的8000将士,而包括更多大小贵族在内的15000名士兵成为了摩洛哥人俘虏。这些贵族们的1.6万克鲁扎多赎金在之后几年里,成为了后者的重要收入来源。大量消耗的人力与财力,则让原本就资源不足的葡萄牙人元气大伤。
更为要命的是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在战死前并未留下带有自己血统的继承人。结果,具有继承资格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两年后的1580年挥师入侵葡萄牙。在经历了两次较为轻松的陆战与激烈的蓬塔德尔加达海战后,葡萄牙正式成为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虽然在名义上两国依然独立自主,但葡萄牙此后不得不被西班牙人绑上了欧洲争霸的战车,在不断被消耗国力的同时,忍受着新崛起的英国荷兰殖民者的袭击。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远海帝国就此走向无可挽回的衰退,马哈赞河的失败无疑是这个过程中的标志性转折点。
参考资料
三王之战.全民国防教育网.2024-06-29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战役过程
战役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