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林墓是朱德父亲墓,坐落在
仪陇县马鞍镇毗邻的
周河镇(原名双龙乡)梁山村二社钟家湾的小山下。
地理环境
朱世林墓是朱家祖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它为研究朱德早年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94年12月15日,
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主简介
朱世林是朱德同志的生父,生于1861年,为人忠厚,勤俭持家。1919年,朱德同志任护国军旅长时,将父母接到
泸州市奉养。因“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20年10月27日朱世林从泸州的返乡途中,病逝于重庆,是年冬扶柩回籍安葬。
该墓建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春,雄伟壮观、工艺精湛,为研究朱德同志早年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1年3月7日,
仪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15日,
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修通了马鞍镇至朱世林墓地的公路,还改扩建拜台地坝近600平方米。
墓冢介绍
墓冢坐西向东,呈圆形,直径达3.9米,周围用条石叠砌,高约1.5米。正面建造了一道仿木牌楼形式的五重檐七两孔推棺墓石坊,石坊通高5.5米,宽6.5米。上檐以高浮雕手法刻了朱氏先祖灵位“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及花草走兽图案。两根滚龙抱柱引人注目,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中间刻有墓联:“积累功仁称两世,光昌守姓应千秋”,正下方对联:“墓对马鞍地势奇,经传鹿□□家声”。墓门两侧刻了披甲执戈的门卫武士像两尊,左似杨宗宝,右似
穆桂英。两孔墓室门均有对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寅恭生孝友、辛苦出英雄”;右门“□梦兰双盛、联方桂五株”。
石坊前面还建造有祭奠陈馔用的石香案和拜台。
两穴墓室石门首镶嵌着墓碑,左墓碑刻有墓主人朱世林的墓志铭。墓志记叙了朱世林的家世,并叙及朱德在护国、护法之役中所建树的“名震三省、福国利民”的丰功伟绩。右墓碑空无字迹,本是备作朱德生母钟氏逝世安葬之用。但后因其母受到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而难以与夫合葬,本属母亲的墓穴,埋葬的却是朱德最小的弟弟朱泰阶(朱德母亲墓在朱德父亲墓的西南方,1958年朱德胞弟朱泰阶逝世后入葬此墓穴),父子合葬在中国乃至世界墓葬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整个墓地依山傍水、俨然似一把太师椅,
慈竹茂密,顺湾生长,屏蔽成一个半园形的靠背,坟墓居中,端坐椅上,正面对着一个圆形的小山峦,一年四季
翠柏茂密、郁郁葱葱,宛如一乘绿色大轿,老地名就叫“轿顶包。”
墓台前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石坝,约100多平方米。石坝正下方相隔28级石阶外是钟家湾堰,绿柳垂丝,波光潋滟。据当地老人讲。堰内淹没有一眼古井,水流量大,常年不断,大旱不竭,堪称附近农民的“救命塘”。
盗墓故事
风雨沧桑,朱世林墓几经劫难而幸存,充满了传奇色彩。朱毛
井冈山会师后,
中国工农红军队伍日益壮大,革命势头不可阻挡,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中国国民党反动军阀极为恐慌,在两年间三次下令挖掘朱德的祖坟。他们
迷信地认为,捣毁了朱家的阴宅,风水败了,“龙脉”断了,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事业就要垮台,红军就会被消灭。
一九三四年农历正月二十八,四川军阀
杨森派部下李家钰带一连士兵,抄了朱德
曾祖父父母朱朝星夫妇、祖父母朱邦俊夫妇、养父朱世连的坟墓。一九三五年农历二月十五,杨森又派部下复抄朱家坟墓,并火焚朱世连的残骸。一九三五年农历腊月初四,杨森部下第三次来抄朱家祖坟,专程来“移葬”朱德生父朱世林的坟墓。杨森非常相信风水,这次派来的阴阳先生用罗盘测试地形后说:“此坟葬在卧虎地形上,朱德是白虎星下凡,挖了这座坟就等于放虎归山,朱德还要大大发迹。”在场围观的群众中,有一个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叫戴乾华,他仔细分析坟墓地形后也说:“马鞍场的地形是凤凰展翅走向,此墓是蜂包地形。把坟挖了就等于放蜂出巢,蜂拥而出,越飞越高。”
杨森部下思忖:一个朱德都难以对付,“朱德”多了那还了得!他们深信不疑,朱世林墓绝对挖不得!他们只好在第二天无功而返。
轿顶山
朱德父亲墓前面有湖名感恩湖,对面是轿顶山,也叫官帽山。轿顶山高约500米,顶宽60多米,整座山峦呈椭圆形,远看一官帽,近看一乘轿。山的圆椭形部份坐落在四条山梁的交江处,这四条山梁恰似两根穿轿的轿杠,每匹山梁前端两侧的树木,有似抬轿的轿夫。上下巧妙地组合成一顶青纱大轿。此山前面有油房包,后面有马桑包,两包各有高低不齐的
柏树上千根。每当大雾降临,远观此山,仿若帝王乘轿出巡,众人拥着一乘大轿,在云雾中浩浩荡荡,缓缓而行,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
朱世林墓志
窃闻
沛郡朱氏,籍起粤东,支分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土;世业农,数传而至于公。公讳世林,邦俊公之仲子也,妣氏潘,公前清
咸丰辛酉年八月十三日戌时生。赋性和厚,为人忠耿,事亲孝,持家勤,一兄两弟。克尽友恭,配夫人钟氏,和如琴瑟。生六男,育二女,教养皆无偏私。初公以生齿繁多,而家计日蹙,乃以先王父钱百缗,另佃躬耕,以供抚字,若非沐风栉雨,戴月披星,子若女乌得完婚毕嫁而有今日之安闲也。三男珍、虽过继于伯兄,其求学各费,皆公资助,厥后,名震三省,福国利民,又无非公庭训之力也。公年六旬犹健,民国八年,三男驻军于泸,就养于旅部、不幸跋涉感冒,一病不愈,次年秋九月十六日亥时遂卒于渝之旅邸。是年冬,扶榇回籍,旋葬于兹,其子以佳城功竣,求序于余。余不敏,特就其事实而勒之于石,是为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