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突击步枪(StG-44 Assault Rifle),全称为Sturmgewehr 44,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该枪由
德国轻武器设计师
雨果·施迈瑟研发,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配备
德军。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冲突中,150米至400米区间内步兵
火力支援不足。20世纪3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开始研究能替代步枪、冲锋枪和
轻机枪的突击武器。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开始了研制工作。雨果·施迈瑟担任方案设计师,并解决了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1942年,第一批样枪诞生,之后被命名为MP-43冲锋枪并开始进行量产。1944年4月,该枪被正式改称为Sturmgewehr 44(44型突击步枪),简称StG-44,并优先生产。从1944年到1945年
德国战败,StG-44一共生产了40多万支。StG-44没有普遍装备
德军。
StG-44突击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StG-44突击步枪重量4.62
千克,长度940毫米,枪管长度419毫米,口径7.92毫米。该枪可发射7.92毫米弹药,采用30发
弹匣供弹,
半自动步枪模式下最大射程600米。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阵地战在战争时期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静态
消耗战,双方士兵在阵地之间依靠
单兵武器,如步枪,进行远程射击对抗。为了在这种环境中取得优势,步枪需要具备远距离射击的能力,最好能在敌方的
有效射程之外就将对手击毙。二是阵地冲锋战,双方士兵在百米距离内展开短兵相接的战斗。对于冲锋枪这种武器而言,其射程并不是主要考量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应具备强大的密集火力压制能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局部冲突(如
西班牙内战)中,步兵间的交战距离明显缩短,大部分战斗集中在大约400米的范围内。然而当时主流的步枪设计,其有效射程普遍超过600米,明显超出了实际战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手动步枪射速相对较低,无法实现对敌方的有效火力压制。同时,步兵配备的冲锋枪在火力上也存在不足,其
有效射程普遍限制在150米以内。因此,在150米至400米这一距离区间内,步兵的
火力支援存在明显的缺口。
为了填补这一火力空白,各国步兵通常依赖
轻机枪来增强火力支援,但轻机枪在基层部队中的配备数量有限,且其使用的弹药威力较大。此外,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弹,而轻机枪和步枪则使用步枪弹,这种弹药种类的多样化无疑加重了部队的后勤供应压力。统一基层步兵的武器弹药系统对于各国的军工制造和后勤管理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便利。为此,许多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探索突击武器的研究,以期研发出一种能够同时替代步枪、冲锋枪甚至轻机枪的武器。
研制历史
试验论证
1934年,
德国开始威力小一些的减装药的短药筒弹药方面的研究,使用短药筒弹药可以将冲锋枪的特点结合到全自动步枪上,可保持步枪轻便以及连发射击容易控制的特点。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按照军方要求,开始了研制自动步枪的工作,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有效解决现有7.92毫米
毛瑟步枪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轻武器设计师
雨果·施迈瑟(Hugo Schmeisser)担任方案设计师,提出用短药筒的
中间型威力枪弹代替原有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
生产样枪
1942年7月,随着弹药问题的解决,黑内尔公司制造出了使用7.9233毫米步枪短弹的50支样枪。同年,军方另外一个制定研究的公司——卡尔-沃尔特公司也研制出50支样枪,这些武器经过
德国军方枪械专家的严格测试。最终黑内尔公司的样枪MKb42(H)步枪由于综合性能而中标。
实战测试
1942年11月,德国黑内尔公司批量制造出了一批样枪,这些样枪全部于1943年春季开始陆续交付给当时部署在东线的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五装甲师(
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测试。在实战中,MKb42(H)步枪发挥了战斗作用,增强的火力密度以及可靠性受到好评,不过战斗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通通都报告到黑内尔公司。黑内尔公司根据这些报告,对MKb42(H)式步枪进行了改进。
批量生产
黑内尔公司研制的MKb42(H)样枪,虽保持7.92毫米口径但弹药长度缩短,更易于全自动射击控制。然而,
阿道夫·希特勒因偏好长射程的毛瑟式步枪而对其不感兴趣。为了绕过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下令停止该枪研制的干扰,顺利投入大批量生产,它借用了冲锋枪的命名方式,命名为MP43式。前线将领向希特勒汇报时赞扬了MP43的表现,并要求增加该枪的配备量。此时,希特勒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误解,并亲自将MP43命名为突击步枪。为了加速生产,
德国开始对MP43的生产工艺进行简化。1944年4月,该枪被正式改称为Sturmgewehr 44(44型突击步枪),简称StG-44,并优先生产。德国军方曾计划1944年开始用该枪取代
步兵班的步枪、冲锋枪和
轻机枪,但终究因为
德军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和最终的投降而中止。从1944年到1945年德国战败,在德国饱受轰炸和原料缺乏的情况下,StG-44一共生产了40多万支。
装备历程
在德国,该枪主要装备东线和西线的德军精锐步兵,比如死守卡昂的党卫军希特勒青年师就大量装备该武器。在柏林战役,死守国会大厦的
党卫军士兵也是装备了StG-44。整个柏林战役中,大部分党卫军都装备了这款武器。
苏联在1945年前缴获的StG-44,在冷战期间提供给它的友好国家。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新武装之初,装备的就是
苏联红军缴获的
德国StG-44突击步枪。在西德,国防军军官曾主张将StG-44作为新的制式武器。在非洲很多的地区冲突中,有人使用这款武器。在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法国营的德国籍雇佣军也有装备此枪。截至2022年,在中东地区仍能见到Stg-44突击步枪的身影。
基本设计
总体结构
StG-44突击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即利用子弹中的
发射药于击发后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过枪管上的导孔来推动连接枪机的结构)、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该枪在子弹击发后,火药气体被导出枪管进入导气管驱动活塞带动枪机动作,并完成抛
弹壳和子弹上膛动作。StG-44突击步枪可选择单发或连发的射击模式,由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
弹匣供弹,机匣等零件采用冲压工艺制造,易于生产,而且成本较低。StG-44突击步枪用
胶合板枪托取代了实木枪托,在小握把上采用塑料护板,还取消了枪口螺帽,简化了准星座。
StG-44突击步枪的金属材质护木上开有散热孔,连射中当枪管发热后存在“烫手”的问题。其木质枪托前部为金属连接部,通过一根
销子即可与枪身连接;同时该销子还起到机厘分解销的作用,当需要对其进行分解时,只需要拔下这根销子,即可在分离枪托部件后,对下机厘进行下折操作,进而可以分离出枪机组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保养。
性能参数
StG-44突击步枪采用7.92×33毫米弹药,这种弹药被称为
中间型威力枪弹,比当时的德军7.92×57毫米标准步枪弹更短、更轻,
有效射程也相应缩短。7.92×33毫米弹药长度比原有的毛瑟步枪弹缩短了三分之一,使得枪支射击时的后坐力大大减小,并解决了自动步枪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服役情况
1944年底,德国的“大剪刀”突击队在
白俄罗斯普里皮亚季沼泽执行侦察任务时,被
苏联红军包围。面临被消灭的危机,
德军战略运输机空投了一批StG-44突击步枪给
特别行动队。获得这些武器的“大剪刀”
突击队战斗力增强,突破了苏军的防线。由于德国战败,StG-44突击步枪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二战结束以后,StG-44突击步枪由于自身性能的局限,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苏联在1945年前缴获的StG-44,在
美苏冷战期间提供给它的友好国家。
以色列人于1982年入侵
黎巴嫩的时候,发现巴解组织的兵器库里存放的StG44数量也不少。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新武装之初,装备的就是
苏联红军缴获的德国StG44突击步枪。在西德,当时的国防军军官甚至主张将StG44作为新的制式武器。2012年,
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向外界展示了他们发现的5000支德国StG-44突击步枪。
衍生型号
StG45
1945年,
德国原本计划以
StG45突击步枪替换StG-44突击步枪,因为StG45突击步枪的生产成本仅为45德国马克,而StG-44突击步枪的生产成本高达70德国马克。另外,StG45突击步枪所需的生产时间及原材料也较少,正适合当时严重缺乏资源的德国。然而直到德国战败,StG45突击步枪也没有正式装备,仅仅生产了30支。
相关评价
StG-44突击步枪是德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研制的突击步枪,该枪是世界各国首批使用短药简的
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突击步枪图鉴》评)
StG-44(Sturmgewehr 44)突击步枪也叫MP44突击步枪,是
德国在二战时期研制并装备的一款突击步枪,是首先使用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自动步枪,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终极火力:全球突击步枪精选100》评)
StG-44由于使用中间弹药,子弹初速和射程均不如步枪,但在中远距离射击中,StG-44较容易控制,基本可以做到保证较高的命中率,在连续射击时,火力也非常凶猛,甚至可与
轻机枪媲美。(《
兵工科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