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菊春,男,
汉族,1937年9月8日出生于
隆回县。1960年毕业于
北京林业大学,并留校任教。40年来先后任学校教学试验林场技术员、研究生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确定为森林生态学科与造林学科学术带头人,1998年被选为生态学学科带头人。现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局与国务院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普通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专家评审组成员。研究方向是森林生态学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罗教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主讲教师,并带野外实习;曾担任2届班主任工作,每届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他多次被评为学校教书育人先进典型,他招收了较多的研究生,每年还带一些本科生做毕业论文;是学校带国外研究生较多的教授,1989年,与
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合带1名硕士生,所做《中国杉、农复合经营》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并获奖。
1961年,罗教授主动要求去学校
东北地区教学试验林场锻炼,承担了学校2个项目的研究任务,建立了一整套的定位研究试验地,并建立了林内、外的气象观测站、
植物标本室和土壤分析室。罗教授主持的较长时期的定点试验研究项目有:1983-1986年华北林区次生林生产力与经营技术研究;1987-1989年
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群落与立地条件分类;1990-1993年山东黄河故道沙荒地的改造,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1994-1996年“坝上坝下森林/草原交错带研究”、“长白山林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研究”以及“长白山林区
果子松原生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研究”。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中科院长白山生态定位站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林业部研究项目2个。
1990年主持完成的“大兴安岭西林吉林业局森林立地分类的研究”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1993年主持完成的“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中林业发展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被列为“林业部1996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之一;1998年主持完成的“长白山林区阔叶林林隙动态与林内
果子松恢复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了中科院
李文华院士主持的“西藏森林”(1986)“中国农林复合经营”(1993)的研究,并编写专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科研成果有2项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奖,2项获中科院
自然科学奖。
1999-2006年先后与生产单位合作开展“长白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
种群动态与培育技术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白音敖包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验,为发展我国
森林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探讨有效途径;承担国家林业局的“
沙地云杉引种育苗试验”项目,在内蒙西部与
陕北地区引种获得成功,为沙地造林提供了良好
乔木树种。
2007年
北京林业大学承担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项目,2008年北京市科技委又下达“北京重要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保护利用的研究与示范”课题,为此学校组织林学院、生物学院、园林学院和自然保护区学院4个学院成立专家组负责业务与技术指导,罗教授任专家组组长。
罗教授已出版《林业概论》《
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森林环境学》等全国统编
教科书,《中国农林复合经营》《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等专著(以上参编),以及《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林业卷)》《生态学论坛(一)》(以上主编);主编的《21世纪的林业》将再版;同时,在全国性
学术期刊与国外共发表了论文60余篇。 罗教授多次应国外学术组织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罗教授1978年率队进藏科考,在充分研究当地生态条件的基础上,使多个针叶树种与
阔叶树种引种成功,揭开了
拉萨市绿化与
西藏自治区中部地区造林历史的新篇章,受到中共拉萨市委的表扬;1987年授命率队进驻大兴安岭西林吉林业局做火灾后森林恢复规划设计与生产技术指导的对口支援,得到大兴安岭林管局的表彰,《规划设计》得到国务院专家组好评;1990年率课题组在
山东省做
废黄河沙荒地改造试点示范,把300hm沙荒地改造成了由高产田、果园、鱼塘、片林和防护林带组成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成为省级示范区;1989年9月,被国家教委、林业部联合评选为“在支农、扶贫和为农林生产服务中成绩突出专家”,并获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