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
以数据形态存在的可变资产
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s)是企业拥有或控制、以数据形态存在,在日常活动中生产、经营或持有待售的可变资产。数字资产具有成本递减、互动性强、无限供应、依附性强、价格昂贵、主体明确等特点。
数字资产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98年,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了“比特黄金”的想法,但未付诸行动。2008年,中本聪撰写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论文,并由此推出了第一种加密货币。2011年,第一个替代币莱特币问世,它使用了与比特币不同的工作证明机制,称为加密(Scrypt)。2014年,稳定币问世,它在消除波动风险的同时,还能加密货币。同年,美国联邦统一州法委员会出台了《统一受托人访问数字资产法》,规定数字资产是指电子化的记录。
从2016年到2018年,数字资产市场出现了快速扩散。然而,在这一时期之后,市场迎来了下跌,被称为“加密货币的冬天”。2018年5月,泰国颁布了《数字资产法》,将数字资产类型分为加密货币和数字代币。进入2019年后,市场开始好转。2019年6月,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发布了INR15,明确对数字资产的监管细节。在中原地区,“数字资产”一词最早出现于出版、音像等领域。随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区块链技术出现后,数字资产的外延再次得到拓展,“数字”的属性逐渐弱化,“资产”的属性逐渐强化。2024年1月11日,中国财政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等三方面。
数字资产一般来自两种渠道,一种是外购所得,一种是自主研发。对于外购数字资产,企业按其购入数字资产的实际支付价格,及投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该项数字资产,再按预计使用期限进行摊销,会计处理可参照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进行。企业采购电子设备并投入技术力量、研发团队、日常工作人员,主动获取、整理分析形成的数字资产,可按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确认及核算。数字资产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是进行合理合规的计量,并正确入账。采用未来现金净流量进行会计计量相对来说更符合数字资产的特性。影响数字资产未来收益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质量因素等。
随着数字资产的不断快速发展,它们在机构和零售业的采用率大大增加。截至2023年5月,包括美联储在内约80%的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寻求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部分观点认为,尽管人们担心数字资产的价值波动,但数字资产将长期存在。
历史沿革
国际发展进程
数字资产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了“比特黄金”的想法,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形式。他的目标是创建一种不受中央机构控制的支付机制,并作为一种长期的价值储存。比特金的去中心化性质是由其加密和挖矿特性带来的,而工作证明机制允许记录和验证带有时间戳的区块,类似于比特币的区块链。然而,尼克从未将这一提议付诸行动。
2008年,中本聪撰写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论文,并由此推出了第一种加密货币。它是一种使用区块链技术创建的点对点数字货币,没有中间机构或中央权力机构进行管理。由于比特币所使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转移货币或数字资产时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开始受到即将出现的新参与者和受监管金融机构的关注。随着一些新的加密货币和代币化资产的推出,人们意识到这种技术的好处,从而推动了数字资产的发展。以太坊是第一个引入智能合约的公共区块链,并引发了去中心化金融和不可兑换代币的诞生。
随着比特币的成功,成千上万种被称为“另类币”或比特币(有时是以太坊)替代品的其他数字货币应运而生。这些替代品或侧重于弥补比特币的不足或缺陷,或侧重于完全不同的目的。2011年,第一个替代币莱特币问世,它使用了与比特币不同的工作证明机制,称为加密(Scrypt)。与比特币的共识机制相比,它的能耗要低得多,速度也快得多。
随着数字资产的不断发展,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波动性受到了社会的质疑,因为这会损害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和投资者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稳定币于2014年问世,它在消除波动风险的同时,还能提供加密货币及其它新功能。稳定币可以实现点对点转账、数字钱包功能和顺畅的跨境交易。此外,由于稳定币的价值与法定货币或商品等传统资产挂钩,其波动性也会降低。
从2016年到2018年,数字资产市场出现了快速扩散。然而,在这一时期之后,市场在2018年迎来了下跌,被称为“加密货币的冬天”。 在这一熊市中,比特币的价值从最高点跌至最低点3217美元,跌幅达83%。同样,以太坊的价值也下跌了94%。2018年10月,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FATF)更新了其“建议和术语”(Recommendations and Glossary),指出数字资产(Digital 资产s)是一个综合术语,主要指数字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数字货币、数字证券、数字商品及上述产品的数字衍生品。进入2019年后,市场开始好转,到2021年11月,比特币的价值反弹至近69000.9美元。
中国发展进程
“数字资产”一词最早出现于出版、音像等领域。当书籍、音乐和视频等出版物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发布以后,为方便进行分发和计量,版权所有者将此种形式的文件称为“数字资产”。随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石油”。区块链技术出现后,比特币、首次币发行(ICO)、在合法合规的监管框架下开展的证券代币化发行(STO)、数字法币等随之产生,数字资产的外延再次得到拓展,“数字”的属性逐渐弱化,“资产”的属性逐渐强化。
截至2024年7月28日,上海市数据交易所的数字资产共有44个发行方、23个发行平台、发行325个数字资产,发行量为197832个。
概念
经济学角度来说,数字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以数据形态存在,在日常活动中生产、经营或持有待售的可变资产。数字资产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包括网站及其内容、域名、应用软件、代码、电子文档、图片内容、媒体内容、虚拟币、电子邮件、游戏账号、社区网络账户及其关系和内容、云端服务账户及其数据等。
从本质上说,数字资产是指拥有二进制形式数据的所有权,产生并存储在计算机、智能手机、数字媒体或者云端等设备中的资产。数字资产以密码学保证资产安全,被所有者拥有并可以安全传输。数字资产的产生得益于办公自动化,数字资产依托电子支付系统而发展。
狭义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倾向于虚拟货币;广义的数字资产泛指一切以数字表示的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数字符号,包括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同资产交易相关的直接数据(物流、资金、信息、商品流)和行业数据。
数字资产必须是可以交易的,并且交易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任何交易模式。区块链智能合约赋予了数字资产的可无限交易属性。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可以安全、迅速、不受任何阻碍地转移,这是区块链赋予的特性。而使用的授权、除权、任意模式的所有权和授权管理,可以借由智能合约实现。
特点
1.成本递减:有形资产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正比关系递增。数字资产的成本主要是在前期的研究开发阶段以及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和其他经营费用,由于数字产品产量的无限性,其开发成本会按传统财务会计的方法被分摊到产量上,数字产品的成本会随着销售量的不断扩大而越来越低。
2.互动性强:即使是最简单的应用软件也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比如,对操作人员的错误提示,就是IT行业产品最基本的优越性体现。
3.无限供应:作为资产,数字资产是稀缺的,但它的供应却是无限的;而有形资产的企业财产和存储空间却是有限的。
4.依附性强:数字资产与传统资产最大区别于是传统资产存在于实际物理空间,而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空间,因此数字资产都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及流转。应用软件要想发挥作用,就要得到计算机硬件及系统软件的支持,不能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
5.价格昂贵:用途特殊的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种特定工作而研制的,成本比较高,价格昂贵。
6.主体明确:数字资产由个人、企业或者国家等主体拥有或者控制,主体拥有数字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等相关权利,并且其权利能由数字技术提供保障。
7.带来经济效益:数字资产本质是能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财富或者资源,没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数字资源不能确认为数字资产。
8.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数字资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付出相应劳动、资本、技术,通过生产、购买等行为获得的。
9.价值可计量、可拆分、可组合:数字资产可以通过资产定价、计量等会计规则,并且其价值可进行拆分和组合。
分类
按价值投资类型分类
原生数字资产
原生数字资产以Utility Token为主,代表币种是BTC、ETH。它们是区块链发展的创始者,原生于区块链生态中。它们的诞生,是为了解决链上生态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链下应用场景的问题。该资产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区块链生态本身的发展,不仅在链上生态中创造出了使用场景,还从链上生态逐渐影响链下应用场景,引起了场外用户和投资者的关注,代币开始承载越来越大的价值。
通证经济类数字资产
通证经济类数字资产的代表币种为BAT。BAT是Brave浏览器项目团队发行的一种代币,可以屏蔽互联网世界的广告。在Brave浏览器中,如果要插播广告,广告商必须向观看广告的用户支付BAT代币,不能强行植入。该项目可以用代币解决某一现有行业存在的问题,比如,激励不足、利益关系不清晰等;以区块链技术为工具,就能重构某一行业的业态,改变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改变原有业态中的价值分配体系。
证券类数字资产
证券类数字资产以平台通证为代表,典型的是BNB、HT和OKB。交易所的平台通证和平台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平台的创新性、商业运营能力都会影响平台通证的价值。作为区块链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业务形态,交易所的平台通证依托于自身强大的商业价值,资产价值潜力无法得到释放。
按资产金额是否可固定分类
货币性数字资产
货币性数字资产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可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能立即投入流通,用以购买商品或劳务,或用以偿还债务的资产,包括法定虚拟币、虚拟数字货币等数字货币。
非货币性数字资产
非货币性数字资产,指货币性数字资产以外的数字资产,在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如数据类资产、数字权益类资产等。
确认和会计计量
确认
数字资产既不同于有形资产,又不同于无形资产,数字资产是综合体,在企业获得的前期,有资金的投入、硬件设备的建设,又有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组成。数字资产一般来自两种渠道,一种是外购所得,一种是自主研发。
外购数字资产
外购产品的会计计量较为简单。企业按其购入数字资产的实际支付价格,及投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该项数字资产,再按预计使用期限进行摊销,会计处理可参照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进行。取得计算机产品成本及商品化软件研究开发费用、维持软件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费用等可同时确认到“无形资产”科目下的“数字资产”明细中。同时,可采取“直线分摊法”,按预计使用年限,摊销入年度成本。也可按预计销售数量,将核定分摊的部分,分摊入产品成本。
自主研发数字资产
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企业,基本采用自行开发数据。企业采购电子设备,投入技术力量、研发团队、日常工作人员,主动获取、整理分析形成的数字资产,可按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确认及核算。其中开发成本构成数字资产原始价值的主体,投入生产前产生的评审鉴定费、注册费、版权费、测试费、处理费等也是数字资产成本的组成部分。
会计计量原则
数字资产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是进行合理合规的计量,并正确入账。数字资产计量应遵循公平性、客观性、合理性、独立性、系统性、替代性、科学性等原则。按会计准则规定,一般做法有以历史成本法计量、重置成本法计量、可变现帐面价值法计量、现值或公允价值计量、市场评估法计量等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历史成本法计量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的原则,会计信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容易取得依据。但由于数字资产价值的不稳定性,会计信息提供决策的准确性会大大降低,不利于管理层做经营和投资决策之用。当某项数字资产的市场价值超越开发成本,甚至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时,其价值将大大高于历史成本计量的金额。相对市场评估法计量而言,重置成本法计量较容易获得客观的定价支持,但对于设备类的重置计量,容易因设备不再生产而无法取得依据,或因设备老旧无法确认其成本,造成核算的困难。可变现帐面价值法或现值法计量能较好地反映市场价值,但可能因净值较难核定而影响会计处理。市场评估法计量可能因精准度不够,造成核算的困难。
采用未来现金净流量进行会计计量相对来说更符合数字资产的特性。该计量方法的前提是比较合理地确定数字资产的预期收益。其中一种计算预期收益的方法是“成本加利润”,即企业按投入的成本与预计利润值的合计作为产品商业销售价格,再乘以数字资产预计生产的产量或产能,合理确定数字资产的总额。另外,如果有确实的证据证明买方市场接受高于合理定价,也可以按买方市场平均定价作为计量数字资产的方法,这就需要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来客观评定。当然,后者计量的数字资产价格还必须得到会计界的认可,并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税收风险
实际情况中,需视企业具体情况确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研究开发阶段的支出,除为明确的项目支付并符合特定条件的开支外,均应按“研发费用”规定,列入当期损益,不宜资本化,特别是未成功的项目研发,只能列入当期损益。另外,对于数据的获取、确认、前期处理等价值不高、产权争议大的部分开支,宜列入当期费用,不宜资本化。对于数据深度挖掘、有效加工并形成数据包(库)的部分,可以整体或拆分销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及商业价值的,应纳入数字资产。
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企业拥有高技能人才、良好的企业文化、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制,是数字资产价值的重要保障。数字资产是一种人的智力成果,要想保证企业数字资产市场竞争力,离不开技术全面、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他们对商品收益的预期、应用范围的估计以及风险偏好都会对数字资产的销售及收益造成影响。
2.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企业在所属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具有较好的市场信誉、稳定的消费群体,推出的数字资产就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从而获得收益。同时,时效性反映数字资产的使用时限及生命周期,稀缺性显示所有者对资产的占有程度、利润获得的程度及稳定性,这些都是数字资产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
3.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如果整个社会环境稳定、经济景气、信息产业化程度高、企业发展空间大、销售渠道广,数字资产的开发和销售也就有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从宏观环境角度,判断国际、中国各方面对数字资产的预期及持续情况。当宏观环境出现变化、技术革命出现断裂,数字资产的价值将有很大变化。当企业竞争对手涌现,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将对数字资产的价值有较大影响。
4.质量因素:数字资产的真实适用性、完整性、便利性和数据应用广泛性,以及获得数字资产的成本合理性,是数字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决定数字资产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力。
作用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字资产的发展完善了数据要素定义定价和交易市场。数字资产市场定价标准是确保数据要素交易具有符合市场的定价依据。随着数据交易规则和数据交易标准更加健全,制定数据交易格式、交易管理方法等标准体系,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提供支撑。通过建立数据资产评估机制、数据资产会计入账目等制度,确保企业数据在企业资产中得到其应有的价值体现,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价值。
实现数字经济普惠共享
坚持普惠共享,提升民生福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普惠经济需要普惠金融的支撑,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加大金融服务对农村、偏远地区、弱势群体的覆盖,为这些受限人群提供一系列适宜的、负责任的金融服务,包括支付、转账、储蓄、信贷、保险、证券、金融规划和账户报表等,从而为他们融入现代数字经济创造有利条件,让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普惠。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数字资产的增长与金融科技有效结合,为数字资产提供便利的交易场所、资产管理工具和产品、金融服务等。发挥数字资产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对数字资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数字资产与现代资产体系的融合及管理具有创新性的变革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资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将带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形态。
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新格局
随着中国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数字贸易成为数字时代的象征,是科技赋能的标志,是贸易发展的方向。全球信任与合作是数字贸易的基石,全球数字资产的发展有助于建立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推动多边、区域等层面数字贸易规则协调,针对隐私保护、数据确权与安全、数字税收、数据法治等内容,在组织与制度创新方面不断发展。通过共享数字贸易成果,努力弥合数字鸿沟,共促数据开源开放,共建信任网络,以数字技术、数字贸易增进人类福祉。
相关法规
美国
2014年,美国联邦统一州法委员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missioners on uniform state laws)出台了《统一受托人访问数字资产法》(Uniform Fiduciary Access to Digital Assets Act,UFADAA),该法总共有15个条文调整受托人(个人代表、监护人、代理人、受信托人)对数字资产的访问和管理,其第2条第9款指出:“数字资产是指电子化的记录。”
泰国
2018年5月,泰国颁布了《数字资产法》(Royal Decree on the Digital 资产 Businesses B.E. 2561),其中包括《2018年数字资产企业法》和旨在监管相关税务的《2018年税收法修订案》两部分,该法令将数字资产类型分为加密货币和数字代币(其他相似用途的电子数据单位也将被证券交易委员会授权指定为加密货币或数字令牌)。
欧洲
2019年6月,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FATF)发布了INR15,明确对数字资产的监管细节,并给出实施时间表,规定各国应严格执行监管要求。
新加坡
2019年,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推出了《支付服务法》,该法案直接影响众多在新加坡市场中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钱包及OTC(柜台外交易)平台,并将从风控和合规两个方向对相关业务进行全面监管,该法案的监管范围是所有在新加坡市场有实际运营的相关机构。在这一法案下两条监管框架并行,它们分别是“指定制度”和“牌照制度”。其中,“指定制度”授权新加坡金融监管局指定某一大型支付系统以保持经济稳定;或在“一家独大”时指定另一支付系统加入竞争,以杜绝垄断市场的可能性。而“牌照制度”则是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灵活性而设置的监管框架,其中共设有三类牌照,即“货币兑换”牌照、“标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牌照和“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中国
2024年1月11日,中国财政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等三方面十八条内容,明确要以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充分释放数据资产价值为目标,以推动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为主线,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化,加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更好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应用案例
耐克为Crypto-Kicks申请了专利,可以将数字资产绑定到每双鞋上。当有人想转售它们的鞋子时,它们可以出售鞋子并转让与该鞋子配对的数字资产的所有权。
北京工人体育场(工体)东大厅内的北京工体元宇宙中心,聚焦于观赛、观演、商业活动及社交场景,拥有覆盖超过3万平方米区域的数字资产,该中心每年能够接待并服务超过10万人次的体验者。其中,“穿越工体”项目是基于工体元宇宙自主开发的混合式元宇宙Maas平台实现的,它部署了超过三万平米的数字资产于工体现场,旨在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为亲临工体的球迷、观众及消费者提供跨越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地理位置服务(LBS)体验,模糊了物理界限与时间维度,为工体的多样化活动场景创造了数字与实体融合的新消费体验。此外,工体元宇宙直播平台实现了3D视频流的采集、直播中台与播出平台的独立运营,这一过程依托于数字基础设施、智能中台、全面数据支持、5G-A专网技术、混合云架构以及多模态智能终端等关键技术要素。该平台创新性地为在线观众提供了沉浸式个人视角观赛、数字身份社交互动以及数字资产交易等元宇宙直播体验。
相关事件
2024年7月,“中华文化数字资产北京发售仪式”和“中华文化数字资产洛杉矶首发仪式”同日举行,首期四个具备代表性的中华文化数字资产产品在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纽约数字资产交易所同步发售成功。
2024年7月,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和追光动画达成合作,共同推出《白蛇:浮生》系列数字资产,旨在以科技赋能艺术,结合数字化技术,激发观众的仪式感、参与感和互动感,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动画的魅力,助力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播和价值实现。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国际发展进程
中国发展进程
概念
特点
分类
按价值投资类型分类
原生数字资产
通证经济类数字资产
证券类数字资产
按资产金额是否可固定分类
货币性数字资产
非货币性数字资产
确认和会计计量
确认
外购数字资产
自主研发数字资产
会计计量原则
影响因素
作用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实现数字经济普惠共享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新格局
相关法规
美国
泰国
欧洲
新加坡
中国
应用案例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