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那那利佛(
法语:Tananarive,
马达加斯加语:Antananarivo)是
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的首都,也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城市,行政、通讯和经济中心。马达加斯加语意为“千人勇士城”。该城市位于
马达加斯加岛中东部,海拔1280米,是岛上海拔最高的首都。自18世纪以来,塔那那利佛一直是马达加斯加人口最多的城市。
简介
塔那那利佛人口123万(1991年)。旧称“阿纳拉曼加”。建于十七世纪。在中部高原东一处海拔1,470米的
山脊上。市区依地势起伏,山顶有伊麦利王国时期的宫殿,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布在稍低处,再往下是商业区。塔那那利佛的西半部是工业区,有棉纺织联合企业及水泥、面粉、木材加工、制革、车辆装配、化工、食品罐头等企业。市内有两所最高学府──
马达加斯加大学和塔那那利佛大学。塔那那利佛还是全国的交通枢纽,铁路和几条公路把首都与岛上的各大港口连接起来。郊外有
中国国航站。有天文台、动物园、植物园、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塔那那利佛是一座具有亚、非、欧三大洲混合风格的城市,漫步市区可见高耸的教堂尖塔、挺拔成行的
白千层属,红瓦盖顶的民居和块石铺砌的路面,其建筑与
欧洲城市无异,而路上的行人的体态、容貌、头发和肤色,又使人似乎置身于东南亚,同时,街上还有不少头发卷曲、皮肤黝黑的非洲人。
电话区号:国家区号:+261(
马达加斯加)地区区号:22
地理
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 (Tananarive) 位于南纬18°58′抄,东经47°30′,坐落在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一个马蹄形的
山脊上,海拔1000至2000米之间,是一座接近南回归线的高原城市。
环境
马达加斯加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传统。为纪念马达加斯加民族独立,塔那那利佛 市中心有一条宽阔、平直的“独立大街”,这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方,马达加斯加人民的传统集市──"佐马"(星期五集市)就设在这条大街的广场上。每到周五,市场上商贾云集,各种农副产品纷纷上市,各种蔬菜、水果、家禽、水产品应有尽有。漫步街头,可看石头商店、商摊比比皆是,各种各样的石头、石料制品和
矿石标本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
下图是摄于2013年的塔那那利佛一角,居民坐在简易房前,面前是一条废水沟。
传统节日
行割礼
同一些非洲国家类似,也是塔那那利佛当地人生活当中一项重要的风俗和传统就是割礼。在塔那那利佛当地人的传统观念中,男孩出生后不久都需要进行割包皮手术,只有这样,这些男孩日后才会有男子汉气概。所以,每年的6月到9月,也就是旱季期间,大人们会把这段时间出生或者是还没割包皮的的男婴都集中在一起,来进行割包皮的仪式。这样的仪式因为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也是热闹非常,人们载歌载舞来庆祝,规模大的时候,甚至会有几千人来参加。
国庆节
殉难日
3.29
城市历史
塔那那利佛约在1625年由安德里安贾卡王建立,城名(在
马达加斯加语意为“千人勇士之城”)取自安德里安贾卡调配守卫该城的士兵人数。此后一段长时间该城是霍瓦人酋长的主要村庄,当他们占领
马达加斯加的更多土地,该城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并发展成一座拥有80,000人口的城镇。1793年,该城成为伊麦利那王国的首都。马达加斯加王国第一位国王拉达马一世征服
马达加斯加岛大部分地区,塔那那利佛随之成为全国的行政中心。直至1869年城内大部分建筑物都仅以木材或
灯草建成,但
山脊中部阿杜拉鲁山山顶却有一座高达40米的王宫,据说运输宫内檀香木柱途中就有2000名民工因劳累而死。
塔那那利佛一条繁忙的街道自从引入石与砖作为建筑材料后,整座城市完全重建,新建有一些气派的建筑,例如王家的宫殿、贵族的房屋、法国人的住所、圣公宗和罗马天主教座堂、石制教堂以及其他以砖建成的学校、医院、法院、政府大楼等。
风俗习惯
塔那那利佛人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葬礼铺张,每隔四年掘开祖坟,举行隆重的翻尸换衣仪式。
元旦时,人们互赠鸡尾,以示祝福。
塔那那利佛人的房屋与非洲大陆的房屋迎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各族人民的房屋极其相似。现代城市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
地基很高,房顶又高又尖。在塔那那利佛,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象孩子一样要接受
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塔那那利佛的绝大多数部族都以农业为生,大米是主要食粮,煮好米饭一般就着用蔬菜、鱼、羊、家禽或野禽肉块做的卤吃,而且还撒许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们还喜欢吃白薯和
木薯,爱喝酸奶。
塔那那利佛居民大部分人的穿戴几乎被西装革履所代替,特别是年青人,喜欢
欧洲的流行时装。同时还保留有民族服装──一种颇似
印度"沙丽"的"兰巴","兰巴"上面绘有精美的花卉鸟兽图案,披在肩上,既是御寒物又是装饰品。
著名建筑
塔那那利佛有一个公园,被人称为"革命公园",这是
马达加斯加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不懈斗争的象征。塔那那利佛昔日的王宫现已改建为纪念马达加斯加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博物馆,这里陈设着当年马达加斯加人民使用过的矛、盾、土枪和
土炮,反映了马达加斯加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这里还陈列了马达加斯加特产──石墨制成的勺、盒、罐子以及各种精致的雕刻品。
南京总统府位于首都塔那那利佛近郊,乘车从市区向东行驶20多分钟便可抵达。总统府依山势而建,排排建筑物层层升高,既宏伟壮观,又森严壁垒。在穿过两排建筑物组成的一座院落后,便来到了主建筑前的广场。广场面积很大,站在广场上,头顶阳光灿烂,你会感到天地无限开阔。主建筑前方是巨大的声控喷泉,喷泉两侧各有一株盘根错节的
仙人掌科,其叶片足有蒲扇大,可见生长年代之久。穿过广场,拾级而上,来到主楼前。主建筑呈四方形,四角耸立白色的角楼,正门处是三层建筑,四根白色的廊柱直插云天。这是一座典型的东方式建筑,是由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援助建设的。
塔那那利佛的津巴巴札自然公园以饲养
狐猴科而闻名,这种世界上的珍奇动物如今只生存在
马达加斯加岛和
科摩罗两地,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大约有40余种,有的小巧玲珑,可以装进烟盒内,有的足有半米多长。它头部像狐,体形与生活习性又与猴子相仿,属于原始种类的动物,在研究生物进化上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塔那那利佛山城清晨和夜色十分诱人,每当晨曦微露,山谷中弥漫茫茫的白雾,始如袅袅炊烟,继而笼罩整座山城,山坡上的王宫、树木和楼房时隐时隐,宛如
海市蜃楼。当夜幕降临,依山而建的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楼宇,灯火闪烁,犹如银河降落人间。
代表地区
塔那那利佛市中心有一条宽阔、平直的“独立大街”,这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方,
马达加斯加人民的传统集市“佐马”(星期五集市)就设在这条大街的广场上。塔那那利佛有一个公园,被人称为“革命公园”,这是马达加斯加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不懈斗争的象征。
安布希曼加(Amblhimanga)马达加斯加古城。位于首都塔那那利佛北20公里处。是一座树木茂密的山
庄,称“临色山丘”。因在这里建有王宫和皇室陵寝,又称“圣城”。王宫坐落山头,现存惟一最古老而又较为完整的王宫,是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麦利那国王在1788-1810年执政时的住地。
王宫为木质结构,建筑在石砌的台基上,长约7米,宽6米,屋顶由一根10米长
绒毛黄檀支撑,双层黄檀木板为壁,每块板宽40-45厘米,厚7厘米,共计110余块木板。从
地基痕迹看,原来房屋分隔成5间,现室内陈设两张木床。一张为高脚木床,须登梯而上,是国王所用,另一张木床是后纪所用。沿墙陈列3个多层架,架上有菜刀、
棉花灯和黏制成的碟子等物,还有当年作炉灶用的5块石头、一只7根叉的烤肉架。板墙上挂着国王用的一支双刃标枪、3支单刃标枪、一把
马刀及3支牛角等兵器。“圣城”地势险峻,防卫坚固。护城沟周长2500米,围墙有7个隘口,每个隘口都修了石结构城门。今存较完好的是东面的安巴图米桑加纳门。城门上端建有圆草顶、红墙壁的瞭望亭。城门为单独一块圆石板,直径4.5米,厚0.3米,晨开夜闭,每次开关必须几十人推滚。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麦利那国王于1810年死在塔那那利佛。根据他的遗嘱,发葬于此,但
法国殖民当局在1897将国王遗体移葬于塔那那利佛王宫陵墓。
城市今貌
塔那那利佛在1895年被法国占领写,被划为
马达加斯加保护国的一部分。法国统治期间,质量较高的道路在全城广泛铺设,斜坡上又建有宽阔的楼梯以便通行。城内的饮用水来自山脚的泉水,现正计划从由南至西绕过该城的伊科帕河抽取大量水源。城市的东面及西南面分别由两座建于山上的要塞守卫。包括一座圣公宗和一座罗马天主教的座堂,该城连同市郊约有50座教堂以及1座清真寺。马达加斯加大学亦座落于此。
机场交通
塔那那利弗伊瓦图机场(IATA代码:TNR, ICAO代码:FMMI)(法文: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Antananarive/Ivato)是
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国际机场,是该国最主要的机场,也是马达加斯加航空的
枢纽机场。
城市荣誉
2020年2月3日,第五届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初评结果发布,塔那那利弗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