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
现代化俱乐部总干事
何传启(1962年2月-),男,研究员,现任中科院计划局职务,兼任现代化俱乐部总干事、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杂志副主编。他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同响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传启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纽约科学院院士。
人物简介
何传启 男,1962年2月生,湖北黄陂人。研究员。毕业于武汉大学。曾任职于中科院计划局,现任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家科技与现代化研究工作。1990年提出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模型和效益管理理论。1996年提出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和战略性基础研究,参与起草《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汇报提纲》1997年6月获国务院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作重要标示。1997年10月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四个字系统和知识创新工程,主持起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1998年2月江泽民主席对该报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1998年中原地区掀起知识经济和创新高潮。1999年提出第二次现化化理论”。1985年以来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第三次现代化》、《公民意识现代化》、《K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效益管理》、合著《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与未来》、《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和《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等。
简历
2002-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
2000- 北京同响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998-2001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研究员
1996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
1996.1-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杂志副主编
1995.10-1999.4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规划处处长
1993.4-1995.5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二等秘书,外交官俱乐部副主任(1994年)
1988.12-1992.12 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助理研究员,副处长
1983.8-1988.1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学历
1985.9.--1988.7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79.9.--1983.7 武汉大学生物系,获学士
主要成就
①1996年提出基础研究国家目标四个分目标和战略性基础研究,1997年初参与起草《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汇报提纲》,同年6月获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科技部启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②1997年8月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四个子系统和“知识创新工程”,主持完成《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
③1998年初起草《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同年6月获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④1998年提出人类社会发展新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999年推出《第二次现代化》丛书,2000年推出《第二次现代化的行动议程》,2001年推出《第二次现代化的前沿》。
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研究员何传启多年前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即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
第二次现代化基本概念: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是关于两次现代化的力量。在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第二阶段的现代化简称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
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其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济质量4大类指标、16个具体指标,还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劳动力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等4个信号指标。16个具体指标包括知识创新经费投入、知识创新人员投入、知识创新专利产出、中学普及率、大学普及率、电视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例、人均能源消费等。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它基于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而建立起现代化理论与文明发展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分阶段理论,包括第一次现代化理论、狭义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的主要特点:首先,知识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其次,信息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第三,生态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第四,创新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源泉;第五,全球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普遍现象;第六,分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空间特点;第七,多样性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文化特点;第八,个性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行为特点;第九,智能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技术特点;第十,终生学习是第二次现代化的生活时尚。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刚刚走过三、四十年历程,其规律与特点尚处于发育当中,21世纪的不确定性还很大,因此目前对第二次现代化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也无法阐述第二次现代化以后的发展,这为22世纪的世界发展留下悬念。
⑤ 2001年以来,推出《中国现代化报告》年度报告11本(2001-2011)和报告概要3本。
⑥ 2000年组建北京同响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2002年组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等。
主要著作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0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China Modernization Report Outlook 2001-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何传启,《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10
第二次现代化前沿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
何传启,《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
第二次现代化的行动议程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何传启,《公民意识现代化》
何传启,《K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丛书 高教社 1999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
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
何传启,《效益管理》,中国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何传启译,《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出版社,1996
路甬祥主编.《创新与未来》,科学出版社,1998
媒体评价
他曾经有三个选择:留在国外,浅吟低唱家国;回国挣钱,直奔自己的小康生活;做一名本色的科学家,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让何传启作出选择,更比他人艰难,因为他深刻了解中国与国外的差距,以及中国距离现代化的遥遥路途。最终,他选择了第三条路。
“我深刻体会到了‘差距’”
武汉市东北方向70公里外,木兰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何传启生长于此。在16岁上大学以前他没有去过武汉。
“1979年我考上武汉大学生物系,大学4年,我深刻体会到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差距。1983年毕业,我来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于是,我发现北京和武汉还有很大差距。”
何传启的生活重心不断前移,他所看到的差距也越来越多。1992年,他到美国参会期间,参观了一些小镇和农场。他看到美国的小镇景色如画,风格独特的建筑和商店,使他联想到武汉市的脏乱差。
“落差非常巨大,当时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我的感受,就是非常震惊。武汉是中国的一个大城市,但它与美国农村一个小镇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何传启说。
1993年,何传启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工作,当时美国政府正好提出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美国人率先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过渡。何传启回忆说:“我很感兴趣,美国的现代化水平到底有多高?于是,我就进行系统比较研究,这才真正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100年。”
在得出这个多少有些令人沮丧的数据之后,何传启认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中国现代化的前景确实很渺茫。中国和美国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差别很大,不可能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实现现代化,中国必须要走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采用传统的工业化、现代化模式,中国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那么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何传启说。
为中国寻找一条现代化路径
在中国,知识界有这样的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有一些人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生的理想站出来。
何传启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工作者。1995年,他带着深刻认识到的“中国现代化实现之差距”回到中国,在中科院计划财务局任规划处处长。
这时,他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在欧美社会学界,热门话题是后现代和新现代化;在经济学界,讨论比较多的则是知识经济和新经济;而在科技界热衷于探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
何传启用业余时间开始潜心研究这些新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在其中寻找联系性,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经过几年的研究,他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1997年8月,他和同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四个子系统和“知识创新工程”,主持完成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1998年,中科院正式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其推动者——何传启却于此时悄然离开。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要专注于中国现代化研究。就像当年没有丝毫犹豫地回国一样,他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不为世俗名利所羁。
1998年4月,他在《光明日报》发表《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一文,同年6月在《科技导报》发表题为《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的文章。
为了生存,他给一家金融企业兼做顾问。“我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潜心研究。至于其他,都不在本人的关心内。”何传启这样说,脸上带着他惯有的纯真的笑容。
其时,中国人口多、资源少、很难赶上去的观点甚嚣尘上。“但我是比较乐观的。我认为知识经济给了中原地区一个迎头赶上的契机。”何传启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并不盲目乐观,而是经过精心测算。
何传启曾以日本为例作过一次简单分析。日本自然资源很少,人口密度也很大,在1950年的时候,日本人均GDP为112美元,同年美国人均GDP为1582美元,美国人均GDP是日本的14倍。到1990年,日本人均GDP比美国人均GDP高1658美元。也就是说,战后的日本仅用40多年就赶上了美国。2002年,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相对差距是35倍,中美经济差距大约是当年日本与美国经济差距的2.5倍。既然日本人花了40多年赶上美国,中国要想赶上美国,会花更多的时间,简单算算就知道,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这也意味着中国迎头赶上美国是有可能性的。
“未来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悲观、折中和乐观的观点,在知识界都存在。我认为要将未来的可能性讲清楚,但乐观的可能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对国家持悲观态度,那何来奋斗?”何传启说,“至少我们的研究是要提高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
此时,他已经有了一个崭新、明晰的奋斗目标,即分析300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130多个国家的经验,基于事实,归纳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找出其背后隐藏的原理,以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使中国能有实现现代化的合理路径。
分析世界,服务中国
何传启又回到了中科院,那是2002年的事。何传启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已经进行得有声有色,出版了4本专著和4本合著。
“回到中国科学院,不为别的,因为现代化是国家目标,要想使我们的现代化研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国家科研机构,需要回中科院。另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的一个历史责任。”何传启说。
在中科院领导的支持下,何传启迅速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他提出,中心的责任是“研究世界、服务中国”,以自然科学眼光审视世界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之路寻找比较理想的前景。
作为一个新机构,现代化中心经费少、人员少、压力大,所从事的又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高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论。对于这样一个交叉科学研究,真有些一将难求的意思,所以何传启始终坚持在研究一线,独立承担着80%以上的研究工作。他主张只做科学,不论其他。
对于前来应聘的年轻人,他每每都要先叮嘱一句:“追求回报就不要来这个中心,在这里没有个人利益,也没有部门利益,只有国家利益,国家至上。”
何传启很清楚作战略研究是一项高风险、高要求、低回报的研究,成功的机会太少,限制的因素太多。他曾对网友分析:“如果真的选择了战略研究,你就要作长期的准备。我的建议是,首先,你要具备坚实和广泛的知识基础,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短平快,更不能急功近利;第二,你要有百折不悔的意志,否则你很快会退下阵来;第三,你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的战略思维,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看不到的趋势,并且把握住这种现象和趋势,转化成社会接受的建议;第四,你要有非常优秀的文字和语言能力,能够让你的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创造变成一篇美丽的文字,打动社会、科学家、政府。”
令人惊异的正是何传启的清醒和乐观。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世界的发展,他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他也并不主张别人效仿自己的路,但他以纯真的学者风范、执著的求索精神,凝聚了一批人,他们不求回报,一起为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途径而奋斗。对此,何传启说:“对于我们这些人而言,没有什么利益驱动,我们只是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简历
主要成就
主要著作
媒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