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
审计信息化
审计信息化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和完善的信息系统。
发展历程
审计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审计工作逐渐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初期的计算机审计软件主要用于财务收支审计,提供基本的功能支持。随着审计职能的扩展,审计信息化产品也开始涵盖更多类型的业务数据审核。2002年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案(SOX)推动了审计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在中国,审计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加速,从国家到行业再到企业组织和个人,审计信息化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
必然性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技术创新的核心,对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还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环境。
基本原则
审计信息化的原则包括客观性、重在应用、开放性和全员参与。这些原则确保了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主要内容
审计信息化的目标是建设国家审计信息系统,培养适应信息化的审计队伍,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精良的装备系统、强大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全覆盖的数据联网系统、完善的办公系统、科学的审计管理系统以及合理配置的人才队伍。
主要做法
推进审计信息化的方法包括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制度上的保障、学习培训的加强以及运用上的创新。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审计信息化的优势。
行业认可
2012年,“第四届中国行业信息化奖项评选活动暨2012中国行业信息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审计信息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必然性
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主要做法
行业认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