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娴(1902年11月-1997年1月16日),字稚秋,号蜕阁,枕琴室主,贵州贵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女书法家。萧娴先后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曾在南京、
济南市、贵阳、北京等地举办
书展。
萧娴1964年被吸收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81年,
江苏省南京市文联为萧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书展,历时一月盛况不衰,是中国建国以来江苏省最盛大、历时最长、观众最多的书展之一。1984年调入江苏美术馆,专门从事创作;1997年因病离世,享年95岁。贵阳市翠徽阁观有为萧娴作品陈列馆。
萧娴三岁随父移居
广州市,五岁丧母。七岁时摹仿父亲写了一幅字,劲健的笔力和豪放的气概令父亲欣喜不已,开始认真教她学习书法。
1922年随父亲移居上海。当时公认的文化盟主
康有为偶然见到萧娴临写的《散氏盘》,大为赞赏,题诗相赠,称赞她“雄深苍浑此才难”,又推许她将会成为“卫(琰)管(道升)”那样的女性书家代表人物。
1926年宋庆龄在广州组织书画义卖,筹款慰劳北伐军,萧娴亲赴广州参加,写了不少字,其中有一幅卖了一百块大洋,活动结束后得到了宋庆龄颁发的奖状奖章。同年随父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鬻书为业,书坛巨擘
于右任等撰写《介绍大书家萧娴女士》的文字刊发在报纸上为她助阵。
1964年萧娴受聘为
江苏省文史馆员。先后荣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书协名誉主席等职务。后在南京、
济南市、贵阳、北京等地举办
书展。
1989年赴香港与同环叙旧,
香港电视台为她作了专题节目:《
香港早晨》。1991年再回故乡贵阳,捐书一百零一件。贵阳市政府决定重修翠微阁作为“萧娴法书陈列馆”。回南京后再办
书展。
父亲萧铁珊是西南名士,精于文学和书法,清未当过广东
三水区县令,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入民国后参加南社,曾任
孙科秘书。
萧娴篆书,取资于石鼓文为多,特以“筋”胜,“气”则辅之。萧娴的字清映厚重,神彩远出。她篆隶楷皆精,而以楷书为第一。她的行楷大字,笔力雄厚,结字精微,气息浑涵,气势磅礴。在受康氏影响时,她摒弃了作行书偏求气血贯通,致使用笔时失质实的弊端,于气势感悟的同时,讲求字划的完整性。她最以大字行楷书胜,点画纵横驰骋,外放内敛,大气磅礴,与老师书如出一辙,以重、拙、大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萧娴纪念馆,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主展厅呈贵州民族风格,故居按萧娴生前的百子亭房屋式样复制,主展厅展线长100多米,展览面积为400平方米。